奇事:乾隆年间,一头狼大白天跑进黄县城,后被人锤杀 2024-06-10 11:23:21 胶东野外现在还有没有狼这一物种的生存?众说纷纭。虽然有些深山区域(如昆嵛山等)偶尔还会有关于狼踪的传闻,但根据上世纪末编撰的《山东省志·生物志》的记载,山东省内仅鲁南山区尚有狼的踪迹。也就是说,业内的主流观点是:胶东半岛及鲁西、鲁北平原已经没有野生的狼。现在虽然没有,但在过去(半个世纪及更早之前),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胶东半岛,狼的数量应该在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很多村庄都有老人亲眼见过其身影或亲耳听过其嚎叫。 (动物园中的狼)更有甚者,在胶东历史上,还发生过“狼在大白天跑进城里”的事情。具体来说,此事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地点是登州府的黄县城。由于它白纸黑字记载在清代的《黄县志》当中,其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在古代,狼虽然比较常见,但基本上都分布在深山野外。一头狼大白天出现在县城的街上,这样的情形,不仅会令现代的人们瞠目结舌,即便对于古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奇事异闻了。因此,当地文士在编纂县志时,就将此写入“祥异”当中。实际上,县志对此事的记载很简略,仅二十个字:“(乾隆)二年九月,狼白日入城,街民赵瓦匠以铁锤击杀之。”不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这段文字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意境不亚于一篇“微小说”。大体来说,此事令人遐想之处主要有三。 第一,这头狼是从哪里来的?从哪里进的城?众所周知,古代的城都有城墙,高度一般在二三丈以上,狼虽然身形灵活,但一般情况下也难以爬上城墙,因此推测是从大门进城。而根据县志的记载,清代黄县有四座城门,东曰寅宾、南曰环翠、西曰迎宣、北曰澂清,到底哪一座城门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这或许还要结合黄县的地形分析。总体而言,黄县的大山主要在东、南两个方向,如石门群山与莱山山脉,向北向西距离海边不远,地形也相对平坦。就概率而言,这头狼从东、南两个方向而来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多半是就近自东门、南门而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就曾有一头老虎从栖霞进入黄县南部,然后来到县城附近(详阅: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这也可以作为推测的参考。 第二,当时黄县城里的人看到这头狼之后是何种反应?现在有些品种的狗,在外观上跟狼比较相似。但在近代之前,国内的狗主要是中华田园犬,身形与狼还是有明显区别。因此,当一头狼出现在城里的大街上,应该很快就会被认出来。这显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尤其是对妇孺来说。不过,由于县志中没有记载,当时现场的详细情况已经难以复原了。 第三,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是何人?千人千样,人群当中,总有胆大者。多数人看到狼会害怕,但有的人却不以为意。比如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处置大型猛兽,一般需要向官府汇报。顺治年间来到黄县的那头老虎,就是被时任知县带人用弓箭射杀。而这次的情形可能过于紧急(老虎那次是在城郊,这次的狼是出现在城里),官府还没来得及派人处置,赵瓦匠就已经出手了。如果按照好人好事的模式试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有可能是这样:赵瓦匠带着工具正准备去干活,在街上忽然遇见了这头狼,周围的人十分惊恐向后避让,而此时有一个小孩落在了后面,危急之际,赵瓦匠拿出铁锤,上前与狼搏斗,将之击杀。 不过,通常来说,瓦匠用的锤小,而石匠、铁匠用的锤比较大。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如果当时赵瓦匠真是用大锤将狼击杀,虽然也值得称道,但毕竟是在可理解的范围内;而倘若他用的是小锤,那可就真称得上是勇士了。县志在提到赵瓦匠时,加了一个“街民”的前缀,以此来看,这位勇敢的赵瓦匠,应该就是黄县城里人。而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明清时期,赵姓在黄县城里的确很常见,太平街、北巷子、粮食市等处均有分布,赵瓦匠的家,也有可能在这附近吧。 赞 (0) 相关推荐 烽火狼烟古战场,福安古道补遗篇! 烽火狼烟古战场,福安古道补遗篇 作者:刘昌荣 福安开发区境内的大留村,位于白马河畔,赛江西岸,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村. 据史料载,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张姓先人从福州乌 ... 华州古驿道上的四大名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西潼公路华州段横穿华州平原地区,从赤水入境,经老县城至柳枝出境,全程31公里.在这条以古驿道为基础建成的主干公路上,架有数座石桥,现仅就其中四座摘录如下: ... 南塘:毁于乾隆年间,但是作为银川文脉,不应该被人忘记 <南塘泛舟>-陈棐 长夏阴阴柳带烟,将军清酒载楼船. 远山倒(浸)光浮座,低树随波影入筵. 胡月不惊黄峡口,麦云已熟黑山田. 主人爱客还希范,岂慕风流学水仙. 刑部郎中(明代官职名称,不是 ... 密云水库发现乾隆儿子永琪墓,进到墓室后,300年前一传言被证实 "当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听到这首熟悉的歌,琼瑶笔下<还珠格格>里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也渐渐浮现在人的眼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紫薇.古灵 ... 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今晚上线,据称,片场还跑进了一匹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明天就是传统的七夕节了,虽然说七夕节本不是"情人节",但在当代的年轻人看来,七夕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既然当代的年轻人已经把七夕节当 ... 乾隆年间阳宅八宅法全书 乾隆年间阳宅八宅法全书 清代乾隆年间《精品鎏金佛龛》 高度150厘米,长136厘米,厚116厘米 轻松跑进7秒俱乐部!这四款2.0T国产SUV性能炸裂,预算十几万就能拿下! 买车用车就找SUV大咖 前言:在全球愈发汹涌的电气化浪潮下,想要买台性能强劲的纯内燃车不是价格太贵就是空间不够实用.纯电车能提供极致的加速,但无法比拟燃油车货真价实的排气声浪,因此趁着市面上还有不少物 ... 清朝历史人物——富察·福康安(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湾林爽文起 ... 清朝人口是怎么从康熙年间的一千九百万,涨到乾隆年间的三亿的? 我们都知道如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18年,中国大陆人口有13亿9538万人,占据近五分之一的世界总人口数.实际上不只是现在中国是人口大国,可以说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人口大国,早在西汉时中国 ... 这匹奔腾的骏马跑进了... 12月26号,装修一新的贵都剧院门口被一排排精致的画作所包围,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欣赏,小克勒悄悄告诉你,这些作品是徐悲鸿先生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人画展的冰山一角! 滑动查看展览作品 一幅幅画作就像一段 ...
胶东野外现在还有没有狼这一物种的生存?众说纷纭。虽然有些深山区域(如昆嵛山等)偶尔还会有关于狼踪的传闻,但根据上世纪末编撰的《山东省志·生物志》的记载,山东省内仅鲁南山区尚有狼的踪迹。也就是说,业内的主流观点是:胶东半岛及鲁西、鲁北平原已经没有野生的狼。现在虽然没有,但在过去(半个世纪及更早之前),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胶东半岛,狼的数量应该在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很多村庄都有老人亲眼见过其身影或亲耳听过其嚎叫。 (动物园中的狼)更有甚者,在胶东历史上,还发生过“狼在大白天跑进城里”的事情。具体来说,此事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地点是登州府的黄县城。由于它白纸黑字记载在清代的《黄县志》当中,其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在古代,狼虽然比较常见,但基本上都分布在深山野外。一头狼大白天出现在县城的街上,这样的情形,不仅会令现代的人们瞠目结舌,即便对于古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奇事异闻了。因此,当地文士在编纂县志时,就将此写入“祥异”当中。实际上,县志对此事的记载很简略,仅二十个字:“(乾隆)二年九月,狼白日入城,街民赵瓦匠以铁锤击杀之。”不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这段文字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意境不亚于一篇“微小说”。大体来说,此事令人遐想之处主要有三。 第一,这头狼是从哪里来的?从哪里进的城?众所周知,古代的城都有城墙,高度一般在二三丈以上,狼虽然身形灵活,但一般情况下也难以爬上城墙,因此推测是从大门进城。而根据县志的记载,清代黄县有四座城门,东曰寅宾、南曰环翠、西曰迎宣、北曰澂清,到底哪一座城门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这或许还要结合黄县的地形分析。总体而言,黄县的大山主要在东、南两个方向,如石门群山与莱山山脉,向北向西距离海边不远,地形也相对平坦。就概率而言,这头狼从东、南两个方向而来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多半是就近自东门、南门而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就曾有一头老虎从栖霞进入黄县南部,然后来到县城附近(详阅: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这也可以作为推测的参考。 第二,当时黄县城里的人看到这头狼之后是何种反应?现在有些品种的狗,在外观上跟狼比较相似。但在近代之前,国内的狗主要是中华田园犬,身形与狼还是有明显区别。因此,当一头狼出现在城里的大街上,应该很快就会被认出来。这显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尤其是对妇孺来说。不过,由于县志中没有记载,当时现场的详细情况已经难以复原了。 第三,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是何人?千人千样,人群当中,总有胆大者。多数人看到狼会害怕,但有的人却不以为意。比如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处置大型猛兽,一般需要向官府汇报。顺治年间来到黄县的那头老虎,就是被时任知县带人用弓箭射杀。而这次的情形可能过于紧急(老虎那次是在城郊,这次的狼是出现在城里),官府还没来得及派人处置,赵瓦匠就已经出手了。如果按照好人好事的模式试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有可能是这样:赵瓦匠带着工具正准备去干活,在街上忽然遇见了这头狼,周围的人十分惊恐向后避让,而此时有一个小孩落在了后面,危急之际,赵瓦匠拿出铁锤,上前与狼搏斗,将之击杀。 不过,通常来说,瓦匠用的锤小,而石匠、铁匠用的锤比较大。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如果当时赵瓦匠真是用大锤将狼击杀,虽然也值得称道,但毕竟是在可理解的范围内;而倘若他用的是小锤,那可就真称得上是勇士了。县志在提到赵瓦匠时,加了一个“街民”的前缀,以此来看,这位勇敢的赵瓦匠,应该就是黄县城里人。而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明清时期,赵姓在黄县城里的确很常见,太平街、北巷子、粮食市等处均有分布,赵瓦匠的家,也有可能在这附近吧。
胶东野外现在还有没有狼这一物种的生存?众说纷纭。虽然有些深山区域(如昆嵛山等)偶尔还会有关于狼踪的传闻,但根据上世纪末编撰的《山东省志·生物志》的记载,山东省内仅鲁南山区尚有狼的踪迹。也就是说,业内的主流观点是:胶东半岛及鲁西、鲁北平原已经没有野生的狼。现在虽然没有,但在过去(半个世纪及更早之前),以山地丘陵为主的胶东半岛,狼的数量应该在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很多村庄都有老人亲眼见过其身影或亲耳听过其嚎叫。 (动物园中的狼)更有甚者,在胶东历史上,还发生过“狼在大白天跑进城里”的事情。具体来说,此事发生在清代乾隆年间,地点是登州府的黄县城。由于它白纸黑字记载在清代的《黄县志》当中,其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在古代,狼虽然比较常见,但基本上都分布在深山野外。一头狼大白天出现在县城的街上,这样的情形,不仅会令现代的人们瞠目结舌,即便对于古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奇事异闻了。因此,当地文士在编纂县志时,就将此写入“祥异”当中。实际上,县志对此事的记载很简略,仅二十个字:“(乾隆)二年九月,狼白日入城,街民赵瓦匠以铁锤击杀之。”不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这段文字却给人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意境不亚于一篇“微小说”。大体来说,此事令人遐想之处主要有三。 第一,这头狼是从哪里来的?从哪里进的城?众所周知,古代的城都有城墙,高度一般在二三丈以上,狼虽然身形灵活,但一般情况下也难以爬上城墙,因此推测是从大门进城。而根据县志的记载,清代黄县有四座城门,东曰寅宾、南曰环翠、西曰迎宣、北曰澂清,到底哪一座城门的可能性比较大呢?这或许还要结合黄县的地形分析。总体而言,黄县的大山主要在东、南两个方向,如石门群山与莱山山脉,向北向西距离海边不远,地形也相对平坦。就概率而言,这头狼从东、南两个方向而来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多半是就近自东门、南门而入。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初的顺治年间,就曾有一头老虎从栖霞进入黄县南部,然后来到县城附近(详阅: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这也可以作为推测的参考。 第二,当时黄县城里的人看到这头狼之后是何种反应?现在有些品种的狗,在外观上跟狼比较相似。但在近代之前,国内的狗主要是中华田园犬,身形与狼还是有明显区别。因此,当一头狼出现在城里的大街上,应该很快就会被认出来。这显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尤其是对妇孺来说。不过,由于县志中没有记载,当时现场的详细情况已经难以复原了。 第三,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是何人?千人千样,人群当中,总有胆大者。多数人看到狼会害怕,但有的人却不以为意。比如用铁锤击杀这头狼的赵瓦匠。处置大型猛兽,一般需要向官府汇报。顺治年间来到黄县的那头老虎,就是被时任知县带人用弓箭射杀。而这次的情形可能过于紧急(老虎那次是在城郊,这次的狼是出现在城里),官府还没来得及派人处置,赵瓦匠就已经出手了。如果按照好人好事的模式试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有可能是这样:赵瓦匠带着工具正准备去干活,在街上忽然遇见了这头狼,周围的人十分惊恐向后避让,而此时有一个小孩落在了后面,危急之际,赵瓦匠拿出铁锤,上前与狼搏斗,将之击杀。 不过,通常来说,瓦匠用的锤小,而石匠、铁匠用的锤比较大。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如果当时赵瓦匠真是用大锤将狼击杀,虽然也值得称道,但毕竟是在可理解的范围内;而倘若他用的是小锤,那可就真称得上是勇士了。县志在提到赵瓦匠时,加了一个“街民”的前缀,以此来看,这位勇敢的赵瓦匠,应该就是黄县城里人。而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明清时期,赵姓在黄县城里的确很常见,太平街、北巷子、粮食市等处均有分布,赵瓦匠的家,也有可能在这附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