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建筑-芮城:广仁王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仁王庙(五龙庙)
广仁王庙在古魏城北城墙的南端中龙泉村的一处高台上,距离永乐宫约一公里。始建时间约为唐大和五年(831),它与永乐宫、古魏城遗址、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 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
2001年06月25日,广仁王庙作为唐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该庙距今已有1188年的历史,在我国现存的4座唐代建筑(其它3座为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平顺县天台庵)中名列第二,可谓国之重宝。它也是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惟一的道教场所。
五龙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坐北向南,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
广仁王庙是唐代祭祀龙王习俗最早的遗存实证,曾经香火不断。该庙宋、金、元、明四朝情况皆无史料可考。庙里立的另外几块碑都是清代的,据碑文可知,广仁王庙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都有修缮。虽然经过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修葺,仍不失唐代风貌。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戏楼,虽属清代建筑,但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
在五龙庙正殿墙上,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这两通碑对研究我国唐中叶水利发展史有一定的价值。
近代以来,广仁王庙香火不旺,逐渐破败,主因有,一是人们脱离了对龙王的希冀,二是民众谋生尚难维持,顾不得祭祀神灵。广仁王庙好多建筑和神像不存,盛唐时代的雄风全无,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村中也只有一条狭隘的土路通到高台上。
1958年,广仁王庙曾动过一次“小手术”,施工人员锯短了正殿的前檐椽。2013年,国家文物局投资约250万元启动“落架大修”。2015年外出修缮。在院落内部布置了序庭、斗拱庭、碑墙、古魏城遗址观景台、晋南古建筑展廊等一系列庭院式展览空间,在其中设置了中国重要古建筑时间轴、广仁王庙历史、四座唐代木构斗拱足尺模型展示等内容,使广仁王庙成为一处以宣传中国古建筑文化为主题的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