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大熔炉

巴黎圣母院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大熔炉

原文作者 / Ivan Hewett

翻译 / 杨静怡

原载4月16日《电报》杂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黎圣母院15世纪建造的管风琴Stephane De Sakutin / 法新社图片

巴黎圣母院令人心悸的熊熊大火将世人的目光锁定在这个伟大的宗教建筑上,它不仅是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遗迹之一,更是一个古典艺术的宝库。鲜为人知的是,巴黎圣母院也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大熔炉,是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见证地。

↑1750年的巴黎圣母院 / 法国人民报图片

自1196年被圣化后不久,巴黎圣母院就迎来了它辉煌的音乐时代。它座落在当时巴黎的各大人文机构中心,周边高等学府荟萃。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和理论家汇聚于此,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文学者中有一部分是从事音乐创作的,并致力于创新和改革,希望通过添加新的声部和更复杂的节奏来丰富古老的单声部圣歌。这些作曲和编曲的创新者,汇集唱诗班的歌手,以精妙绝伦的演绎,加上巴黎圣母院无与伦比的自然共鸣混响,共同造就了不同凡响的“复调音乐”。

↑巴黎圣母院历史上伟大的乐师佩罗坦 / Pinterest图片

复调音乐由多个声部构成,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最重大的里程碑之一,而这一切创造就发生在巴黎圣母院。那个时期有一位作曲家脱颖而出,他叫佩罗蒂努斯·马格努斯 (Magister Perotinus),又被称作佩罗坦 (Pérotin),他那高屋建瓴的四声部复调音乐杰作气势恢宏,在某种意义上从未被超越。

所幸佩罗坦的乐曲手稿和档案,以及“圣母院乐派”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手稿,目前大多散落保存在欧洲各个修道院和图书馆中,幸免于昨日的大火。

↑佩罗坦乐谱手稿 / topsimages 图片

在此之前,中世纪及其之后的一些珍贵音乐手稿已有部分遗失,数量也不在少数,可能因为中世纪并不是巴黎圣母院历史上唯一的音乐蓬勃发展时代,一些圣母院的优秀作曲家也辗转担任过其他音乐大师级职位,包括路易·坎普拉 (Louis Campra),这使他们的某些谱稿行踪成谜。

此外,巴黎圣母院于17世纪30年代建造的新古典风格的管风琴,在法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巴黎圣母院唱诗 / Jeditoo 图片

到了18世纪,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创作成就斐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当时的一位英国旅行者写道,她必须支付一先令才能获得圣母院里的好座位,甚至还不得不先派一个仆人提前去占座。

巴黎圣母院的晚祷是最受巴黎劳工阶层欢迎的仪式,也被称为“乞丐的歌剧” (l’opéra des gueux)。作曲家让·弗朗索瓦·勒叙厄尔 ( Jean-François Le Sueur) 因创作富含创新形式的赞美诗和歌剧而闻名。1787年他试图将巴黎圣母院主要的教会节庆作为灵感,创作成全新的音乐作品,由此掀起了一场风波,随后他被解雇了。

↑旧时巴黎圣母院唱诗台 / Jeditoo 图片

进入19世纪,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创作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政府介入为教堂建立了一个培训机构以培养音乐新人。

1868年,是一个重要时刻——新的管风琴来到了巴黎圣母院,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当时的浪漫美学。

这架管风琴由法国同世纪伟大的管风琴制作师阿里斯蒂德‧卡瓦叶-科尔 (Aristide Cavaillé-Coll) 主持制作。就像他在法国各地制作的其他管风琴那样,巴黎圣母院的管风琴同样具有独特的“交响乐”音色。这种交响管风琴甚至催生了一个新的学派,叫“管风琴作曲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路易·维尔纳 (Louis Vierne),他于1900年成为巴黎圣母院的管风琴演奏师,并为其撰写了六首声势浩大的管风琴交响乐曲。

↑巴黎圣母院管风琴的部分音管 / 华盛顿邮报图片

就像大教堂本身一样,这架庄严神圣的管风琴也承载了几个世纪的记忆,卡瓦叶-科尔在1730年的翻新工程中保留了一些旧音管,而上次翻新工程也保留了14世纪初建时原有的几根音管。由此产生了法国最大的巨型管风琴,由五组键盘、115个音栓和近8000根音管构成。这是乐器工艺的奇迹,也是音乐的奇迹,有幸演奏过它的管风琴家都心怀敬畏,终身难忘。

↑法国管风琴家约翰·维科索(Johann Vexo)演奏这架管风琴 / CBC图片

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事故当晚,有人担心这架管风琴已经被损毁,世界各地为此而悲伤的管风琴师甚至已为其撰写了讣文。

但现在的迹象表明,尽管长时间的烟熏火燎无疑会对其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但管风琴大体保留完好。

这架管风琴见证了巴黎圣母院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音乐史,对于它的幸免于难,我们心存感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