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子鉴定应该如何学起?

  古代银锭铭文,用印记打压上去,赝品用模子一次翻铸,不见打压痕迹,仔细辨别,多看多练。

  老银锭,它身上聚集了岁月积淀,同时又有历史文化,自然超越了纯银本身,具有很大收藏价值,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

  私银大多是在公估银的基础上铸造,成色并非没有保证,反而比官锭铸造严格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当时商家多“信义”保证,而官锭多用于漕运、赋税、军费开支,与民众生活关系不大。私银只要适应当时的流通环境和民间习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银锭造形无规定,特别是从清代 开始,银锭的器形更加多样,各省各地各有千秋,异曲同工。牌坊锭表现比较突出,因其外形类似牌坊,又因其银成色足,可以信赖,故有此名。

  为了方便不同成色的白银间换算,清代官方将含银量935.374‰的白银,规定为“纹银”。使用中,含银量高于“纹银”的白银,买标价“一两纹银”的东西,实际付出无需“一两”,称之为“申水”;相反,使用含金量低于“纹银”的白银,付出则要超过“一两”,是为“贴水”。

  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

  目前我们发现的实物遗存非常丰富,从府、县到直隶州、直隶厅都有“足色纹银”铭文的出现,可见这类遗存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区域,而是覆盖了四川地区。到了咸丰朝以后,随着税收的不断增加,白银实物上的铭文也越来越丰富,这种单一表明银子成色的打铸方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税收的需要,从而逐渐地被各式各样的铭文打铸内容所取代。后期的诸种打铸方式,也或许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足色纹银”戳记逐渐演变而来的。

  银锭铭文是指铸造银锭时錾刻或铸造在银锭上的文字,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大体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用途、成色、官员或工匠姓名等。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 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如汉代银锭铭文字少;唐代的银锭字开始多起来了;宋金银锭铭文较以前有了显著变化,用途也较广泛,很多银锭开始注明用途、地点、成色、匠人等铭文;元代用途进一步扩大,有了税课银徭役折银税等铭文。明代的铭文多涉及税银内容一般包括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工匠、监铸押运官员等;清代和民国时期银锭铭文变化最 大。

(0)

相关推荐

  • 银两如何鉴定?看看这篇吧!

    我们目前看到的早期上解银锭的遗存,大多数铭文并没有打铸银号的名称,甚至直接加打"足色纹银"来表示成色的优劣.笔者按照打铸铭文的内容,将其分为五大类,其主要的变化在于铭文上对于时间或 ...

  • 银锭鉴定知识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 ...

  • 银两现在这么火

    民间对白银鉴别有很多口诀,这里鉴宝为宝友介绍含黄铜和红铜的两个口诀:①含有黄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②含有红铜的银色为"七黑八红九带白,九五成时还原色 ...

  • 银两卖不出去是有本质原因的

    目前见到的大多为錾刻铭文.錾刻铭文又分錾刻阴文和阳文,时间大致以清代雍正时期来划分,以前的多为阴文,以后的多为阳文. 从外观上看,老银锭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孔中有金黄 色的多色彩光.因浇铸时模中残留 ...

  • 银锭哪儿可以辨别真伪

    清代以前的银锭铭文到目前为止,除了一件上海博物所藏嘉靖三十一年圆锭外,基本上都是阴文.清代及民国的银锭都是阳文,或许是在银锭成型.还未完全冷凝时砸刻上去的,文字一般没有变化,内容丰富,因地而异. 古代 ...

  • 银两鉴定意见

    明清时期银锭,虽多省有铸造,但各省造形有彰可循.例如马蹄形银锭一般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吉林等,如果出现四川圆形省份,就要怀疑了!四川省的银锭,多是圆形,就是我们所说的馒头定,如果出现了马蹄形的标有 ...

  • 为什么禁烟大臣是林则徐?因为他发现了鸦片背后的货币战争

    从乾隆开始,历代清朝皇帝都是主张禁烟的,但上百年以来,流入中国的鸦片反而越来越多.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主持禁烟.林则徐不负重望,在广州查获两万余箱鸦片,并在虎门彻底销毁. ...

  • “银两雅韵,大国传承”

    使用银锭进行交易时,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要辨认成色.其次要称重量.最 后,称量结束,各取所需,完成 交易.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看银锭的成色,银锭的成色不同价值也不同,成色高的银锭相应的 ...

  • 中国财税博物馆藏元代“扬州元宝”考 ——兼论元代前期白银的使用和流通

    "至元十四年扬州元宝"五十两银锭是中国财税博物馆于2004年从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征购并收藏的,现陈列于该馆中国古代财税历史展厅.该银锭的两端呈弧形,束腰,首端宽9.8厘米,腰宽5.5 ...

  • 银锭快速出手

    对用真白银制作的假锭,由于作假银锭的时间较短,不可能像老银锭一样生成天然的包浆,它的色泽看上去像刚出炉,火气很大,尤其是在底部和侧面.制假者都为了掩盖这一特征,往往在银锭身涂上一层化学药物,使银锭表面 ...

  • 银两欣赏之让人陶醉!

    在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从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银和珠宝.黄金等一样,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在唐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被用于赏赐大臣.政 府开支.上交税款等,而极少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