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语文
我始终觉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语文的影子。
我带着我的语文,走进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和我的语文在阳光下散步,在绿荫下唱歌,在文字里成长。
散步时,我看见路边一朵盛开的碗豆花,特别漂亮,于是,我走近它,掏出手机拍下了它。我拍照完全是出于对美的亲近,或者说,是美丽的花朵吸引了我。回到家,我打开手机相册,继续欣赏那一朵美丽的碗豆花,多么美丽的花啊!这是春天的信息,这是美丽的季节,这是顽强的生命……就这样,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无数个语文符号,瞬间,我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难道它只是一张照片吗?不,它是字,它是词,它是句子,它是段落,它是篇章。
我沉醉于这张美丽的照片之中,设计了一份配图作业:看到此图,可以尝试表达内心的感想,用一个字表达;用一个词表达;用一个句子表达;用一段话表达;用一篇文章表达。作业发出后,我希望学生能给出漂亮的答案。
当我把作业发给学生后,我也尝试表达内心的感想,完成“下水”作业。
用一个字表达:
美,乖,丽,佳,好。等等。
用一个词表达:
漂亮,美丽,好看,美观,幽美。等等。
用一个句子表达:
(1)一朵漂亮的豌豆花开了,像一位春姑娘,守在路边向行人指路。(2)一朵美丽的豌豆花,穿着漂亮的裙子在风中舞蹈,真像天上掉下来的一位仙子。(3)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唯有那一朵小小的豌豆花,站在角落里独自开放。等等。
用一段话表达:
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会儿伫立在油菜花上,一会儿又栖息在胡豆花上。角落里,有一朵孤单的豌豆花不停地向蝴蝶招手,嘴里还唱着动听歌。她以为蝴蝶一定会去陪她跳舞,她盼啊盼,最后,蝴蝶振动翅膀,没有理睬她,飞向了远方。豌豆花看见蝴蝶飞走了,伤心地哭泣,泪水落在草地上,瞬间,整个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洲,豌豆花也变成了漂亮的仙女,飞到天上去了。
用一篇文章表达:
从前,有一位农民到山上收割完豌豆,背着豌豆回家,路上,一粒小豌豆不小心从袋子里被挤了出来,掉落在路边的草地里。她迷了路,一直哭着找妈妈,可是,农民根本就听不见,背着豌豆妈妈继续往家走。
小豌豆哭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妈妈,她只好躲在草地里睡觉。当她醒来时,一阵微风吹过,她伸了伸腰,不仅忘了自己的遭遇,而且习惯了住在草地里。她向地里的胡豆学习生长的本领,努力地寻找水分,没过多久,她活过来了。从此,她和胡豆成了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来了,小豌豆开始生根、发芽、开花。有一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会儿伫立在油菜花上,一会儿又栖息在胡豆花上。豌豆花不停地向蝴蝶招手,嘴里还唱着动听的歌。她以为蝴蝶一定会去陪她跳舞,她盼啊盼,最后,蝴蝶振动翅膀,没有理睬她,飞向了远方。
豌豆花看见蝴蝶飞走了,伤心地哭泣,泪水洒在草地上,瞬间,整个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洲,豌豆花和胡豆花变成了一对漂亮的仙女,飞到天上去了。
设计这样的作业,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用心去发现,去书写,就一定能从中获得乐趣,进而感知到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一切,那么,语文就是活水。如果离开了生活,语文就只是冰冷的文字,没有温度的文字,没有文辞的句子,没有文化的段落,自然就不会产生有灵魂的文章。单一地学习书本知识,绝对不是学的语文。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我把一张来自大自然的照片交给学生,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从中发现大自然之美,学生思维一旦被激活了,就会发现其中蕴藏更多的美。如果把学生的思维囿于文本框架,抑或圈定在固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模式中,学生就无法把语文学活,也无法用语文意识去观照生活、体验生活、书写生活。那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肯定是一句空话。
非常遗憾的是,学生丢不了课本,融不了自然,错过了美丽的风景,错过了温暖的文字,说不定,还错过了一篇美文。而我,在语文的世界漫步,有了生活感悟,有了细心观察,有了用心思考,有了认真记录,我和我的我的语文,在温暖的春风中相遇,在斑斓的色彩中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