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英||欢庆的秧歌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卢子英(常用名,卢改红),河北省无极县人。195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休干部。著有诗集《爱的呼唤》《春潮涌动》。現为无极县作家协会会员、无极县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委员。

欢庆的秧歌

文/卢子英

每年去阳原县,都到泥河湾文化广场看民间的秧歌舞。阳原县就是女作家丁玲写《太阳落在桑干河上》的故地。

秧歌舞,别样的队形、一致的步调、五彩缤纷的扇面、飘逸的长绸、扭捏的细腰、欢快的细步、翻转的身姿,把广场打扮成了花的海洋。

可能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可能为国庆节演出彩排,今年的秧歌舞别有一派新气象。

大红色的掐腰衬衫,雪白飘逸的裤子,鲜亮而活泼。

强大的声乐团队,除了一架所谓的西洋乐器电子琴外,其它全都是一色的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板胡、笙、笛、梆子、快板。还有一种底胡,粗壮的样子,低沉的回音,犹如现代的低音炮。当然,大小不一的铙,高中低音的唢呐,更是样样俱全。

鼓,是整个乐队的指挥。不管是秧歌舞开场,还是剧场休息后的接场间隙,杂乱的琴声不绝于耳,可是,鼓点一落,整个乐队立即整齐划一。随着鼓声响起,队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在领舞者的带领下,纷纷起舞。

舞场前面另辟一块场地,那是所谓的丑场,其实是欢乐的中心。

老太太㧟一彩篮,里面盛满了瓜果梨桃,扭着上场;老大爷手拿长杆烟袋,边吸边舞,挥洒自如,涣发着幸福的荣光;中年妇女肩挑花篮,随着鼓点扭着丰腴的臀部引人遐思;壮年男子身着唐装扭得如醉如痴,全忘了金秋的骄阳。

领舞者更是卓尔不群,颀长的身段,灵活的双臂、轻便的双腿、萧洒的舞步、翻转的彩扇,如同双飞的蝴蝶在花间飞舞。

领舞者胸前挂一口哨,每当起承转合,一声哨响,队伍就变换各种花样。有的像一字长龙、有的像众星捧月、有的像向阳花开,看的人好生心花撩乱。

秧歌。儿时略有点印象,长大后在电影上看过,史诗《东方红》中的《花篮的花儿香》;电视上见过,日本投降后的庆祝集会;和平解放北平欢庆鼓舞的纪录片,都上演了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秧歌舞。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秋歌竟插田。”(清代 ·  苏曼殊)秧歌,是传承的喜庆节目,是抒发喜悦心情的舞蹈。她从大西北走来,曾几何时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如今,我们这里随着广场舞的兴起,欢庆的节日不见了秧歌舞的影子了。还好,“秧歌声未绝,旗袍展新容。”县城内外处处响起了江南清丽的琴弦,华丽的转身,轻盈的团扇,悠雅的漫步,演绎着水乡的浓郁风情。

秧歌添异彩,旗袍争春风,国庆佳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徜徉在祥和幸福的气氛之中。

本文编校校:胡冬梅

天安门文学杂志,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原创首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

来稿除诗歌外,只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其它文学裁休均不受限制,来稿请连同作品和详细地址发送到收稿人微信英子fengjunying1027 紫色玫瑰hudongmai 素素j1360349969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