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两传针法心得:借势与造势
编者按: 台湾伤科泰斗 林两传医师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创建的林氏结构还原疗法的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对相关领域的思考和研究。林老师医文兼通,言而有据,俱出心裁;且行文流畅,体裁不拘,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其文不仅可读性极强, 其理念更是犹如一盏指路明灯。
针法心得
林兩傳 2020.01.25
穴位的作用,依所在的經絡及穴性而定。
穴性有聚散的作用及使亢衰的功能。
針穴位要先還原穴位結構才能有長久的效果。否則只是穴位藉經絡的勢而有一時效果。
沒有還原穴位微觀結構,在穴位的手法操作,就是腰痛扳腰一般,看似有效,徒增紛亂而已。
針法效果,在還原微觀的勢,固定局部小勢,引動聚散或亢衰,傳導至大勢,所以還是只在勢與可動否!
治療只在陽經或陰經上的聚散或使亢衰。陽經重在亢衰,陰經著眼於聚散。
原來五十肩是這樣來的。
不同方向、來源的肌肉,相互之間的牽扯,加上不同層次被扭旋的滑囊發炎黏連,使得肌肉之間的相互滑移空間消失。
所以要先還原遠端骨架,下臂跟體軸肋排,就是我以前做的,這樣可以使肌肉活動不痛,但滑囊黏連沒有解開歸位,功能角度無法恢復。
所以還必須用針刺激,還原一層一層的肌肉收縮的功能,使滑囊的黏連組織在肌肉收縮時鬆解歸位,功能角度才能正常。
難就難在如何找到每條肌肉回家的路,針刺在每條肌肉應該在的層次,那些是代償下正常的糾結,那些是應該分離的深處結構網絡皺摺⋯⋯
借势与造势
林兩傳 2019.05.06
我的立太極針法,雖然可以從任何地方下針,引到任何地方去,但是畢竟屬於造勢的針法,造完勢後,在原本的情志狀態及日常生活習慣下,未必能維持所造的勢。
傳統穴位所選的位子,基本上是可以借身體已經成形的勢而用,氣機的流動像風像水,針灸就是調風水,穴位有穴性,借穴性而使風、水的流動,增強或減弱,積聚或疏散。這樣的借勢,原本的天然體式相近,容易穩定。
望穴下針,如能針在傳統穴位,是最理想的(是真正的望穴,而不是依症狀歸經絡的選穴)。如在穴位附近找顯象最劇處為開穴下針,症狀立即改變的效果最好,但問題在並沒有真正借到勢。不管傳統穴位,或以病氣轉折處為開穴下針,都碰到沒有造勢、改勢的問題。
所以很多後來發展出來的針法,腕踝針,頭皮針,皮內針,XX氏針法,對應針法,都只是稍微改變風水流向而改變症狀,既沒有真正借勢,也沒有造出新勢,或許臨床暫時很好用,終究還是處理表面問題而已。
所以如何在造勢後,依勢借勢,或借勢時一併造勢,應該有不同的使用時機。造勢的關鍵在解終端筋膜、完成跨關節連結及深層臟腑筋膜的可動。
流體
林兩傳 2019.04.11
跟結構有關的治療醫學裡,很多都將要調整和治療的標的,視為一個固體,一種固態。
用筋膜系統的概念,所有東西只是包裹在筋膜這個可以流動系統裡的一環,不要想去拉扯割裂這種流動,會製造更多的小亂流妨礙整體的流動,甚至形成纖維組織更糟糕。一指导引归根术提示針灸之所以有效,也是因為身體是個流體,針刺引起這個流體的改變。所有針刺無效或效果不持久、不完全,常常不是針刺位置的問題,而是系統流動沒有完成,要考慮的是如何讓系統流動完整。
這種流動發生問題,是大一點或裡面小一點系統的流動方向發生改變。而有些學派的想法裡,認為致病是因為流動變緩、阻滯,或是內容物的節律改變。但是還是因為不同小系統流動方向的互相牽扯而來,真正有意義的治療還是要還原不同小系統的流動方向,而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流速或節律!沒有這種還原的概念,即使表面有效也只是製造新的亂流打亂原有症狀而已。
一個醫案 下頜半脫位
林兩傳 2019.09.12
一個醫案 下頜半脫位(網路對話)
學生:老師好,我碰到難題了,一個老年人,下颌關節半脱位了,老師我要怎麼做?
我:找下巴一小坨針開,要針不少地方,範圍包括下巴、頰區、鎖骨、肩胛骨的堅硬皺摺。
學生:老師,以前這樣的患者,我碰到以後就是把手伸進她口腔裏頭,按住下頜牙骨往下按壓,鬆動以後自然就彈回去了,這個我怎麼都按不動。所以就向老師求救了。我現在開始按照老師方法,一點兒一點兒做。然後會把消息反饋給老師。
兩三天後⋯⋯
學生:老師,這個患者是一個八十多歲的巴金森氏症的患者,說找了好多大夫都不肯接接診,我按您说的方法做了,她配和的不好,所以我針一小坨針的也不是很到位,針後没馬上復位,睡一覺醒來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下頜關節自己復位了,患者和家人都很高興。
我:結構改變一半,症狀改變九分!
學生:有您的技術支持,我才有接診這麼重患者的底氣。
我:這算什麼重症,以後要救命的。
學生:老師這個患者八十多岁,長期卧床,瘦的皮包骨,坐都坐不穩,而且需要醫生去患者家裡做治療,她的兒女找了好多醫生,都没有人肯出診,我禁不住她家人的請求,同意去試一試,(其實心裡也怕出意外),還好老師的手法很柔和,讓我平安完成任務。
我:信心是逐漸累積出來了,要慢慢養出一顆無所畏懼的心,心中沒有恐懼,手下才有真正清明。
(說明:一小坨針法,是我所用的一套特別針法,用微針來解決微觀結構的糾合或黏連,尤其在解決創傷或手術的疤痕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