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华撰写千古词人李清照【上篇(1):绣面芙蓉一笑开】

【作者简介】郭宝华:笔名漂泊。80后,秦安县千户人,文字爱好者,常在农耕之余涂鸦自乐。诗观:无论世界有多繁华,仍有许多角落黯淡无光。

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郭宝华撰写千古词人李清照(上篇)

绣面芙蓉一笑开(1)

公元1084年(北宋元丰七年)二月五日的夜晚,在山东济南,一个新的生命嚎哭不凡地降临到了人间。

喜得千金的父亲,望了望屋外清辉映地的美好初春夜景,给她取名为“清照”。从此,她的名字伴着诗词轶事,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传奇。

  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朝廷有名的学者教育家,深受苏轼的赞赏,官拜为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身出名门,通琴棋书画。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清照从小便受到多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史记她天资聪颖,记忆惊人。小时父母讲的故事教的小诗,时隔数日后,当有人提及时,她便能一字不差地如数诵出。

在经过一系列封建社会传统的文化教育后,少女时的清照,对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她不仅经常钻进书房,如饥似渴地饱览着父母大量的藏书,就连她的闺房内、几案上、枕头边到处都放满了各种随手翻阅的书籍,她读书时的态度,也是相当认真严谨的,遇到有不懂的字句时,她便抄摘下来向请教父母,精彩绝伦的好段子,也常摘录下来加以推敲研究。

清照一边研究着他人的文艺理论,一边悄悄地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由于这个时期国政稳固社会安定,加之她家庭生活富足,正处少年不识愁滋味阶段,这使得她早期的的诗词风格明丽,语新意隽,到处都散发着蓬勃的春春气息,也充满了浪慢情怀。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绣面芙蓉:词中作者是借出水荷花的(形)明丽光艳,来衬托女子姣美的面庞。斜偎宝鸭:斜插在头上镶嵌着宝石的飞鸭状头饰,意为女子作了妆扮。一面:整个脸上。风情:这里指男女相互间的爱慕之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雨疏风骤:雨狂风急。绿肥红瘦:是说雨后花儿凋落了,枝叶显得茂盛)

   从这两首词中可以看出,少女时的清照,对诗词格律已有着极高的驾驭技巧了。词中她借“芙蓉”反衬“绣面”。使平面化的描述,产生了立体式的效果。“一笑开”可谓是一语双关,用得极妙!它不但打破了静物的描写,同时也活跃了全词的语势。“开”字本是指荷花开,但用在这儿,也暗指了女主人心中“情花”蓓蕾地绽开,给人营造了一种立体般的视觉美。清照通过比拟、衬托、侧面的描写手法,将少女天真大胆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细腻幽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一首词中,他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鲜明地写出了主仆二人的对话情景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当她酒意未消惺忪睡眼时,才发现昨夜下了一场大雨,她忙问正在卷帘的侍女,花儿怎么样了?侍女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儿还是和以前一样啊!清照听了凭以往的经验便道:风吹雨打后,必然是绿叶肥大,红花稀少了,怎么会和以前一样呢?

整首词中,清照以口语入词,简朴明了,一看便知。从这首词中,可以窥出她善捕形象,谐熟自然规律(风雨摧残后的花儿景象)。既形象鲜明地表现出了暮春海棠的特点,又流露出了她对春天感伤怜惜的淡淡情结。

   当时,清照虽身在富闺,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开阔的胸襟和高瞻的视野,她更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只是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寄情山水怀抱自然,以其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感触,来观察审视那个社会的一切。

当时,与清照同代的大文人张文潜,在看了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的唐朝诗人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后,感叹颜、元二人的诗字之美,于是写下了一首诗来歌颂唐朝的繁荣昌盛,当那首诗被游山的李格非带回后,清照便爱不释手地读了好几遍。她觉得张文潜的诗虽然写得很有气派,却对它所表达的内容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清照认为不能光说大唐中兴的好,也应该指出唐朝君臣腐败的一面。于是,她按照诗的原来格式,先后写了两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的叙事长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尘土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鬼神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张说当时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诗中,她铺陈场面,以副歌式的弹唱,虚实对照,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又借事引典地总结了历史教训,品评世事功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对宋王朝当权者予以劝戒,表现了她对北宋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的担忧。此诗读来清新爽朗,令人使人耳目一新。

一个乳嗅未干的女子,品评铺天盖地,下笔如此豪迈地把当今大才子的诗,对得一无是处,而且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

她所写的诗词很快通过上流社会传到了外界,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当弄清作者还是一个闺房少女时,不仅令文学中人一阵噪动,就连当时文坛名家晁补之,也对她大力称赞,更有纨绔子弟将她的诗词题上了折扇,以表崇拜艳羡之情。

清照头顶着五彩光环,像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尘世间蹁跹徜徉着……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淡荡:春光融和遍满的意思。寒食天:清明节的前一天。沈水:宋时一种很名贵的香名。山枕:因形状是“凹”状,故称山枕。花钿:金银珠宝制成的花朵形首饰。海燕:古人认为燕子产于南方,因春末夏初渡还飞来,所以叫海燕。斗草:古时一种花草相赛的民俗游戏,深受妇女儿童的喜爱)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袜铲:没有穿鞋子。金钗溜:发夹掉落的意思)

   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候,清照洗漱完备,懒懒地躺在床头,望着沈水香散出的袅袅烟丝,回想着梦中情景。春天快要过去了,她突然感到厌烦无聊,为了排遣心中的琐烦,便出门和人们玩斗草游戏解闷。梅子熟透,柳条长成,黄昏又下起了小雨,湿漉漉地打湿了秋千。

少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她彷徨着、挣扎着、却又不懈地追求着……

   清早,她荡完秋千,虽然衣服被汗水打湿了,“纤纤手”也被绳子勒得臃肿发疼,但她仍是玩兴未尽,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从花园门走了进来,清照一见,竟慌张得连鞋子发夹都顾不得穿拾,含羞的落荒而逃时,却又借“嗅青梅”回头瞥了一脸来人。

这就是少女,这就是清照。从这两首词中,我们看到了清照真实的身影,她活波,可爱,率真却又不乏文雅高贵的气质。

两首词用优雅含蓄的笔触,将她细腻而又丰富的少女情感,活活地展现了出来。从“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可以看出,来人在清照心中的重要性了!估计这是清照写的与赵明诚初次晤面时的情景了。否则,还会有谁,能让她如此的心仪灼情呢!

【本期编辑胡冬梅】

天安门文学编辑部人员

总编:海底月

主编:紫色玫瑰

副主编:梦未央

编辑:韩晗王 起

1、本刊所有来稿文责自负,附100字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真实姓名、生活照片,稿件以Word文档发送,否则不予受理。投稿微信:韩晗h15101221693,紫色玫瑰hudongmai

2、根据作品质量打赏,10元以内不发放,10元以外,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其余赏金作为平台运营,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自愿参与,适度打赏。

3、中国诗歌报,简称中诗报,平均日在线创作人员10000多人。作为中国诗歌报所属的天安门文学平台,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剧本、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