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肝胆综合症多是喂出来的

肝脏是鱼虾蟹重要的腺体和消化代谢器官,其损伤或病变会引起水产动物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及抗病力下降。目前,高密度精养常伴随高档饲料的高投喂,也就造成鱼虾蟹肝胆类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养殖养殖过程中需重视肝胆类疾病。

一、水产动物肝脏的5大功能

1.代谢:淀粉、糖类、脂肪、维生素等的合成、储存、运输均在肝脏内进行。

2.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肝脏生成胆汁酸,分泌胆汁,经胆囊浓缩后输送到小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

3.解毒:肝脏清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毒素,药物代谢和分解的产物。

4.免疫:肝脏吞噬、隔离、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微生物。

5.调节血液循环:肝脏产生凝血因子,调节机体的凝血和抗凝血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二、鱼类肝胆问题产生的原因

1.饲料因素

长期投喂高性能的配合饲料或饲料档次不适合鱼虾蟹的营养需要,造成肝脏内脂肪积累,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维生素缺乏,会造成脂肪代谢障碍,引发肝胆综合症。

2.高密度养殖,水环境恶化

高密度养殖需高投喂量,高投喂量会有大量的残饵和粪便,其分解时消耗水体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溶氧缺乏,打破水体的生态平衡,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严重超标,引起肝脏中毒坏死。

3.药物滥用

经常使用消毒剂、杀虫剂、杀藻剂、重金属盐类化学药物,以及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等。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或在鱼病防治过程中使用高浓度药物,在体内积累,直接损害肝脏,诱发肝胆综合症。

三、鱼类肝脏疾病类型

鱼类正常肝脏为暗红色或褐色,颜色分布均匀,无血丝,不易糜烂。病理性肝脏主要体现在在颜色和性状、大小上的不同。

1.花肝:肝组织上出现白色交错纹路的病理现象,肝细胞萎缩、坏死,细胞核边移、淡染,中央静脉萎缩、消失,肝血窦局部消失,这种病理现象与投喂管理不科学或内服保健措施滞后有关。

2.黄肝:肝脏呈现土/浅黄色的病理现象,一是鱼体代谢功能出现障碍,鱼体血清总胆红色素含量升高,导致鱼体肝脏发黄和鱼体发黄;二是病因定植肝脏,肝组织红细胞受攻击破坏出现溶血时呈现黄色或土黄色病理现象。

3.白肝:肝脏局部或全部呈现(浅)白色的病理现象,肝组织间质水肿性增宽,肝索严重紊乱,细胞萎缩、坏死。

4.绿肝: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绿染的病理现象,肝组织中的胆小管、胆管发生堵塞,胆汁不能及时运输并储藏于胆囊,滞留胆管滞留并逐渐向周围组织中的肝血窦、中央静脉等血管结构中渗透。

四、鱼类肝脏疾病的防控技术

1.定期做预防性保健内服(华畜肝胆宁、VC鱼虾欢),提升鱼体肝细胞活性、改善肝血窦分布丰度、维持胆道通畅。
2.对已经发生肝脏疾病的,根据肝脏疾病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确认病清除主病因后,配合华畜肝胆宁+鱼虾欢+三黄散进行拌料内服。
3.做好池塘水质调节,鱼类发生肝胆类疾病时,抗病力一般较弱,需要保证池塘高溶氧和底质改善,减少病菌的继续侵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