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曾因天才而待你不再凉薄
此文为2016年9月24日纪念顾城诞辰六十周年时
天舒在奥克兰大学中文系举办的研讨会中的发言(文字稿)
顾城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没人知道他当时想的是什么。
来到新西兰之前,我秉承的也是主流的观点,认为顾城的杀妻与自杀源自情感的纠葛,是暴力的体现。可实际上随着对事件的慢慢了解,我不再肯定这个说法,至少没有那么肯定了.作为一个移民,一个新移民,我时时刻刻感受着来自全新环境的压力,来自对未知的恐惧,来自对自我的怀疑,而这些,在生性敏感的诗人心中,也许会被无限地放大,强化。
我对顾城事件好奇,也是想了解,除了残忍而浪漫的标签的海岛、杀妻、斧子、畸恋之外,有没有更隐秘,而更无奈的背景色,比如经济。
只有一种人能真正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是死人。
顾城梦想的是田园,是牧歌,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为此,他从大陆逃到新西兰,从奥克兰逃到激流岛,逃到自己设计的世界最角落的一隅中。可是他也许悲哀地发现,自己仍旧没有逃开一个幽灵的追杀,那就是生活的压力。
从奥大去职之后,顾城无可选择地必须面对收入缩减的困境,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租房支出的问题,两个人到当时房价最便宜的激流岛上去买了一套房子,即便如此,银行贷款是不可能少的。少了租金支出,多了还贷压力,甚至连往来于激流岛和奥克兰间的轮渡船票都让顾城掂量掂量。
顾城夫妇并不是穷人,可他们的积蓄也不让他们衣食无忧。
王:太好了!从此我们就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了。
答:臣妾实在做不到啊,还有一堆账单没付
一定有某个片刻,谢烨没好气地回答顾城:钱钱钱,哪里去找钱?有本事自己挣去!顾城只能选择默不作声。
一天,顾城曾对谢烨说:
“我知道什么是生活了,生活就是人不睡觉时的一种现象。”
继而解释道,英国有个翻译《红楼梦》的老头叫霍克斯,他原来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后来跑到威尔士放羊去了。他说,梦里吃饭不饱。
事实上,谢烨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她迅速地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疑难杂症。事实上,这是个天生的麻烦解决者。如果不是谢烨,顾城也不会出现在新西兰。谢烨以超群的攻击力一关一关地向游戏的终极推进,她分别克服了:
生孩子
买房子
语言关
开车关
交友关
与外界联络关
帮李英办登陆关
帮亲属办登陆关
等等等等
真值得佩服,谢烨,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可纵然是这样,顾城仍旧得面对柴米油盐的问题,这很具体。
顾城曾经到市场上去给人画画,(对不起,哥是个诗人,不是画家好不好!),肖像画。这个手艺顾城恐怕都没想到过能拿出来赚钱,可是,在这个粗糙的世界里,砍树,修剪花园,刷油漆,具体的手艺要远远比写诗有用得多。而且你写的是中文诗啊!中国还有几颗心灵柔嫩到可供诗歌栖息啊?遑论这ABCD的世界!
大家都知道,顾城画画的事情仅仅就是个花絮,最后当然是不了了之。
当然,还有养鸡,卖鸡蛋,做鸡肉春卷。脑补一下诗人拎着刀杀鸡的景象,我看到的不是残忍或者杀戮,而是心恸,世界如此凉薄,竟然迫英才至此。
当然,现实就是如此,谁也不欠谁的,况且,冷暖自知,作为移民的前辈们,大家恐怕多是沉浮在生存的苦海之间,自顾不暇,谁又有多余的手臂借给你依靠呢?
顾城的朋友还是不少的,经常会有人来到岛上看望他们,也会捎来一些岛上比较难以买到的华人的蔬菜(白菜南瓜什么好储存的)等等,这样的温情并不少见,也许一年中这样的日子是顾城最喜而乐见的,每每至此,他都免不了从俗,呼朋唤友,甚至和面烙饼露两手。可是聚会毕竟是短暂的,接下来仍旧得面临着一日一日的具体。
李英的到来,无非加剧了经济的窘迫,多一个劳动力制作鸡肉春卷,于事无补。
从逻辑上分析,没有经济的问题,就没有李英的离开。对么?
不无道理。试想,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顾城根本无法拒绝。1992年3月,谢烨联系了德国方面,获得了DAAD提供的创作年金,邀请顾城前去文化交流及创作。顾城放不下李英,征求她的意见,李英怎么选择呢?她只能说,去吧,我等你!
顾城确实也不得不去,在这一年多里,没了奥大的薪水,每周要还银行的贷款,寄养儿子的家庭要求支付寄养费用也一欠再欠,几乎都要闹到法庭去了,全家人要靠领取政府救济生活。经济,一直是困扰他的一个大问题,德国方面提供的条件如此优越,以至于只要完成这个任务,房子的贷款可以轻松还清,为什么不去呢?没理由。
谢烨心里怎么想的,不好猜,李英怎么想的,却好猜!
没有顾城的激流岛,就是个荒岛,她没有理由留在这里了。
多米诺骨牌一块一块地倒下了:
顾城去赚钱
李英选择去悉尼
谢烨情感走私
顾城受到极大打击
顾谢矛盾激化
悲剧发生
有因,有果,有逻辑关系。对于精神的追求势必囿于物质条件的限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再说说文化的问题。
文化的流浪究竟能够结出什么果实?
顾城显然是一种自我选择的文化流浪。他也许认为,只有远离,才能深切地怀念。只有苦痛,才有特定的价值所在。在他创作的后期,有大量的题材涉及到北京,或者准确地说,是他记忆里的老北京。而显然,这些诗的创作源于一种怀乡,也许对一个诗人来说,痛苦才是丰沛的创作源泉。换句话说,如果身在北京,身在中国,恐怕顾城很难写出那么动人的诗句来。这真让人感觉吊诡,似乎作为诗人是被注定要放逐他乡。
也许在某个时刻,诗人产生了对自我的巨大怀疑。
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他,面对比比皆是的陌生,兴奋之后应该是惶惑。尤其在语言是明显障碍的情况下,文化冲突一定使得每个移民在生活中都曾有过处处碰壁的感觉。况且新西兰属于地广人稀,好山好水好寂寞,这种远方的单调与乏味是移民必须承受的吗?记得顾城曾经对着兴奋不已赞叹海上美景的访友悠悠地说:一年365天面对同样的美景,那不是美好,是恐怖。的确,在新西兰生活过的人都了解这种感受,一种孤单、一种寂寞,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世上没有永久的巅峰,谁都能理解文学创作也有波峰波谷,况且写诗本来就是一件极为感性的事情,光靠耐心和勤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问题在于诗人不见得这么看。来到激流岛后,顾城的作品可以说变得成熟了,或者更为讲究文字的锤炼,甚至一种炫技。但是从诗歌的动人性方面,并没有超越以往的作品。我想顾城自己对这些是有所隐忧的。在美国的时候,曾经跟顾晓阳说过:“我挺高兴,会写小说了,以后有事干了,就写小说吧。”(指的是小说《英儿》)
我觉得这句话渗透出几层意思:
1、 顾城认为诗歌显然是优于小说的;
2、 顾城知道诗歌已经走向没落了,对前景也有所惶惑;
3、 顾城对于自我的体认也有矛盾,对于个人的创作能力或许也一直存有一种焦虑。
天才,最不能面对的是沦为平庸!
没有了谢烨,并不仅仅是失去了人生的唯一伴侣,也许在那些闪回之中,顾城忽然恐惧地意识到,自己将要独自面对邮箱中一封封看不懂的英文账单;惶惑无助地看着电话铃声响起而不敢去拿起话筒;要时常艰难地麻烦姐姐来开车载他去市场买菜,要去赚钱解决与毛利人之间的孩子监护纷争。他还要自己重新学习电脑打字,以便把自己的作品录入和打印、投寄,他甚至都不知道去邮局寄信的步骤。
笼统地下决心是容易的,顾城说:我不再靠你,我靠自己,我要好好的,我要学习驾驶开车,我要学英语,我要重新建立与孩子的感情,我要……可是当问题变得非常具体的时候,他发现困难巨大到自己不敢直视,无法处理。
这才应该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顾城,选择死亡,也许是再无勇气面对世界的狰狞。
诗人,是游走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吟者,生存还是毁灭,一直都是一个问题。死亡,对一些人来讲是终极的恐惧,但是对于情感世界丰富的诗人来讲,更像一种诱惑。
他终究找不到与这个世界之间合适的距离乃至和平相处的方式,而选择了不妥协。
今天,是顾城诞生六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诸位能够坐在这里纪念顾城,算不算是这个凉薄世界给顾城的一丝温情道歉呢?
也许,六十年还不够久,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后,那个时候的人才会明白,不是顾城配得上配不上天才这个称号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操蛋时代配不上拥有天才,配不上拥有顾城!
诗歌,与人类同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