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隔绝

关键词:灯塔 孤独

前一段在创作关于新西兰灯塔的一个小系列,对于灯塔题材相对比较关注,然后注意到,2019年有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名字就叫做《灯塔》,于是也想拿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灯塔》应该算是部加拿大电影,归类到惊悚片比较恰当。不过导演是一位美国的新锐导演,叫罗伯特·艾格斯。这位80后的男导演在2015年曾经以一部《女巫》获得不同凡响的成就,但实际上,在涉足电影圈之前,这位导演是纽约市很多舞台剧的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些封闭型舞台剧的特点倒是非常正常,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不由得让天舒想起了贝克特的著名剧作《等待戈多》,人数极少,舞台极简,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将故事或者情节演绎得丝丝入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需要对舞台剧这种形式具有极为高明的把控能力,主要是台词和形体动作设计,电影圈中有一小部分人非常擅长做这种情境的本子,豆瓣7.2分说明这位导演的努力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之所以将这部与新西兰基本上没有关系的片子拿来与大家分享,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进入到2020年,几乎所有人都有着一种被关在一个固定的逼仄空间的经历,这与电影中的设计非常相似,感同身受;其二是新西兰的灯塔很多,发生在灯塔中的各种奇闻轶事也很多,有的完全不亚于这部电影的惊悚与诡异。

凡是有航道的地方就会设置灯塔,所以灯塔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是与航海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初期的灯塔各方面都很原始,像现如今技术的进步已经将人解放了出来,而无人值守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还是拿新西兰来说,直到1990年代,才真正实现了远程控制,从此灯塔值守人这个职位陆续淡出历史舞台,所有灯塔变成了无人值守,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在此之前灯塔管理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位,孤独寂寞艰苦并且很危险,对于他们来讲,这份工作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是通讯,那个时代的通讯极不发达,其实即便现代也不行,灯塔很多都是位于非常偏僻的地方,通讯信号覆盖都极差,况且在那些年更谈不上无线通讯,像新西兰的居维叶岛灯塔就训练了信鸽,放飞带信往来于主岛与灯塔之间,虽说不完全靠谱,但毕竟是一个可以持续的手段,所以灯塔管理员的工作内容还多了一项喂鸽子。在前面说的那个莫科希瑙岛还出现过更可怜的情况,由于一度联系不上主岛,灯塔管理员被迫用罐头的马口铁制作了一艘小船放入水中,船上卡了三封信分别写着寄给海事部门(自己的上司)、最近的一个杂货店和自己的一个朋友,请求捡到这艘船的人帮忙把信寄出去,等风浪合适时就将这艘“世界上最小的邮轮”放了出去,幸运地是几天后还真的有人在主岛海边拾到了小船并按照请求寄出了求助信,九天之后,一艘携带物资的临时补给船被紧急送上灯塔所在的岛屿。

在灯塔工作最难以预料的就是天气,尤其是偏远的地方更是麻烦,三四个月连续的风浪导致补给无法运送的情况毫不罕见。所以在灯塔值守人工作圈中对于灯塔的好坏挑选很大程度就要看能不能经常收到补给,并且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毕竟新西兰还算是一个海产丰富的地方,如果地形合适,龙虾鲍鱼比较好抓的地方当然会更受欢迎,最主要的是岛屿上可以进行简单的开垦,能够种一点谷物和蔬菜是稳定军心的重要措施,但绝非所有灯塔都这么幸运,有很多岛礁根本无法行走,抓鱼抓龙虾危险重重,新西兰的中心岛灯塔就曾经发生过两名管理员因为钓鱼溺水身亡的惨剧,而且很多岛上根本也没有土壤,比如南岛的告别角灯塔,建造的时候就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沙子里建起的灯塔,等投入运行之后,悲催的灯塔值守人发现他们比其他灯塔的工作内容多了一项,就是每天清除屋子里的沙子,这个工作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因为除了沙子之外,整个岛上别无任何植被,这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工作,你甚至无法分清这算是工作还是放逐。

心理问题也一直是长期值守所带来的大麻烦,很多值守人都陷入长久的与世隔绝中产生抑郁甚至出现幻觉,就像电影中的人一样,分不清时间和空间,怀帕帕灯塔就曾出现过灯塔值守人自杀的情况,这也是需要多人值守和轮换岗位的原因。此外还要防范一些意外的发生,像臭名昭著的南岛普伊瑟古角灯塔,位于极偏远的福德兰保护区西南端,这里曾经发生两次人为的火灾,其中至少一次是蓄意所为,原因令人哭笑不得,附近的一位隐士嫌弃灯塔的灯光和响声影响到了自己的休息和睡眠,于是冲过去放了一把火,要知道当时的灯塔使用都是易燃物,包括柴油、煤油、菜籽油,也有用鲸鱼油的,反正在电力不通畅之前,灯塔可以说是个小小的火药库,这一点在电影中你也可以看到,那个年轻的家伙拖了一大桶燃油爬到上层,居然没有想过直接分罐成小桶运输,也是够奇葩的。当然这是导演的刻意为之,毕竟人孤绝久了什么都可能做得出来。

在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灯塔经常被讴歌成很浪漫的一个意象,喜欢灯塔的人也不计其数,我的朋友就送给我很多新西兰灯塔的模型,这些微缩的灯塔初看差别不大,但实际上都各有特点,同时在真实的历史上也发生过非常多的故事,当然现在灯塔管理简单多了,甚至连电力都不再是必不可少,Led技术的普及使得供电变得容易起来,远程的通讯技术将人员彻底解脱出来,只需要在惠灵顿的总部就能够遍览新西兰所有在运灯塔的工作状况,这与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也正因为如此,过去那种苦重、孤寂、隔绝的生活才逐渐变得诗意起来,甚至可以拍出《灯塔》这样的惊悚艺术片,很多事情是隔得远了产生美感,如果身在其中,怕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一件事情啦!

在体验了数日的隔离与孤绝之后(lockdown),看看这部黑白的邪典片,应该会让你对于人性又有不一样的感觉。尤其是片子里那些精彩绝伦的对话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当然,这个类型的片子必须有精彩的对话才撑得起来,这可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再聊另外一部与灯塔有关的电影,是部美国电影,沃尔特迪斯尼公司2016年出品的文艺片《大洋之间的灯光》。

故事改编自英国作家M·L·斯坦德曼的小说《灯塔里的陌生女孩》,一战后百废待兴,男主是个退伍兵,找到一份灯塔值守人的工作,还意外得到一位年轻女孩的追求,本想开启了幸福的人生,但是由于荒岛上的意外导致女主流产,然后令两人难过的是接下来好像这种流产变成了习惯性的。恰在此时海面上飘来一艘小船,装着一具男性尸体和一个婴儿,女主正在经受丧子之痛,不想放弃这似乎是老天送来的礼物,无奈男主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埋葬尸体,伪造了工作记录,抱养了这个女孩并起名叫露西。

好巧不巧男主在去主岛给露西受洗时发现露西的生母,她正在沉浸在失去双亲的悲恸之中,这使得男主纠结矛盾,经过一番波折,事情终于败露,男主与女主终于为自己当时的一念之差付出了惨痛代价。多年之后,女主已经亡故,留下垂垂老矣的男主独守空房,忽然远处开来一部汽车,下来的是位女子,她还带来了一个襁褓,里面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孩,而这个怀着深切谢意的女子,叫露西。

这是部不叙述一下剧情就剩不下啥的电影,片子既不美国也不英国,这似乎有点尴尬,为了将故事交待清楚,导演煞费苦心把控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节奏,结果造成了一种令人抓狂的魔幻感,这种企图迎合所有观众的不切实际的念头既没有讨好到喜欢流行恋爱的观众同时也让喜欢慢慢腾腾释放情绪的古典文艺青年大失所望,所以豆瓣评分6.9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而且我觉得这个分数还有一部分是送给那些优美的摄影画面的,对,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很多都是在新西兰。

灯塔选的是新西兰南岛的坎贝尔角灯塔,这座灯塔的特点是塔身上的黑色环形,像这种图案在新西兰总共也就有两座,另一座在狗岛。本来故事应该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某座灯塔上,但是上次天舒曾经提及,新西兰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对在新西兰拍摄的电影都有20%甚至更高的现金补贴,这使得剧组最终下决心移师新西兰,因为澳大利亚给出的补贴是16.5%。

电影还在新西兰南岛第二大城市但尼丁进行了拍摄,包括出现了经过改造的查尔莫斯港的镜头,但说实话,这些都没有对影片剧情起到什么必须的支撑作用,有的电影就是这样,美丽风光与剧情主线严重分裂,故事并不算一个差故事,但讲故事的方式还是有些问题,在背景方面本来可以着墨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男主从战场回到日常生活的不适应映射着战争对他造成的创伤,故而选择了远离人群独自看守灯塔),或者在盲目的母爱中找寻人性的自私等等,但导演无疑在整体把控方面欠缺火候,因此算不上一部成功改编之作。与2019年的这部黑白灯塔片,功力相较,立判云泥。

------------------------------------------

这个系列是天舒为YouTube自己的频道做的文案,基本不配图,以便大家观看顺畅,如果:

想看到油管上天舒的视频,请移步YouTube,搜索“新西兰天舒”

欢迎到“美迹”YouTube频道了解更多新西兰的旅行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新西兰的话题,在YouTube频道搜索“美迹”即可找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