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者在“换把”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附换把练习曲

精品老紫竹二胡弓(专业人士使用-弹性好-手感好,点这里去购买)

演奏者在换把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向下换把后大臂没有随之下移,而是仍然保留在上把的位置上。
  2、换把后一指定位不准确。
  3、换把时把位概念没有放在大臂部位,而是放在虎口部位,这容易使换把定位不准确,尤其在大幅度跳把时,更不易做到一步准确到位。
  4、在换把时手指先移动,然后虎口再移动,这就使换把动作的从属关系颠倒了。
  5、由高把位换至上把位时,虎口不碰千斤(上把不到位)。
  6、换把不能上下垂直运动,以致琴杆在演奏过程中前后晃动过大,从而影响了换把的通畅性。
  7、虎口松紧状态不恰当,或换把时没有松开,以致动作艰涩,造成换把困难。

换把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步骤。只有通过换把,才能在琴弦上较宽的音域内自由驰骋;只有熟悉了换把,才有可能逐步掌握各种指法技巧。

  一、换把的意义:

1.能使拉奏体现出圆滑、缠绵的弦乐效果

    2.可以使运指显得有条不紊

由于二胡采用的是五度定音,四个按指在内外弦上刚好能按出一组音阶,所以换把不光是能在一根弦上扩展音域,而且按音还能与另一根弦保持等距的“对应关系”。

   3.可以变换出丰富多彩的音色

  有些乐曲连续出现的几个同度音,根据音乐内容的表现需要,可在一根弦的某一音位上依次用不同的按指来演奏,或者是利用某一按指在不同弦的相同音高上来演奏,这两种按弦手法均能产生出鲜明的音色对比。如果不熟悉换把,这种连续出现的同度音就不可能表现出那特有的情趣。

  4.可以摹拟出一些特殊音响效果

  有些演奏者在乐曲中惟妙惟肖地摹拟出鸡啼鸟鸣、风号海啸等自然音响,从而演染了乐曲气氛,增强了艺术效果。这种自然音响效果的产生,就是利用特殊的触弦手法并配合着相应的运弓、换把所得出的。如果不熟悉换把,这些特殊的音响效果就不能表现出来。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近代二胡演奏艺术的创始人、奠基人刘天华先生的二胡曲《独弦操》全部在内弦上演奏。《独弦操》的音域有两个半八度,它是充分地运用换把技巧演奏的。另外如历史上有名的嵇琴演奏家徐衍在一次宫庭演奏中,突然断了一弦,他依然不慌不忙的拉完了全曲,由此可知,当时他已熟练地掌握了换把技巧。

二、换把技巧的解析

把位和换把:把位是左手虎口在琴杆上的某个特定的位置。二胡的换把按照换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叫传统换把,另一种叫切把。

换把时要求左手肩膀、手臂、手腕、手指都非常轻松、自然,以保证在换把过程中发音的平稳和准确。左手必须保持正确的持琴姿势,左手手指按要求的那样轻松地按弦,左手在手臂动作的带动下沿着琴杆上下运动,当左手沿着琴杆上下运动时左手虎口迅速移向新的把位。待虎口移到新的把位时,左手上、下的运动就立即停止,左手手指要求迅速准确地按到新把位的终点音上。

换把注意事项:

1.向下换把后大臂没有随之下移,而是仍然保留在上把的位置上。(换把时,手指,手腕,小臂,大臂换把位置是保持一致的)

2.换把后一指定位不准确。(刚开始练习时找不到把位,可以在琴杆上用细胶布或涂改液,在相应的把位一指处做标记,常看,慢慢视觉就有记忆了)

3.在换把时手指先移动,然后虎口再移动,这就使换把动作的从属关系颠倒了。

4.由高把位换至上把位时,虎口不碰千斤。

5.换把不能上下垂直运动,以致琴杆在演奏过程中前后晃动过大,从而影响了换把的通畅性。

三、同指换把、异指换把和空弦换把。

1.同指换把是在换把时用同一个手指在弦上滑行来完成的换把。为了保证换把动作的放松,换把时必须减轻手指按弦的压力,特别是在换把距离较大和换把速度较快时,更要减轻手指按弦的压力。

2.异指换把是换把前后用不同的手指按弦的换把方法。在做异指换把时,换把过程中必定要有一个手指在弦上滑行,在换把完成前手指不能离开琴弦。

3.借助空弦的换把是换把前后两个音之间间隔有一空弦音的换把方法。这种换把方法可以在学习同指换把和异指换把之前开始,借助空弦进行换把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学会,因为它与换把过程中别的手指滑行无关,这种换把一般都不带滑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