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村居》统编二下语文第一课内容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是谁写的啊?

我是高鼎写的,你认识他吗?

他是清代后期的一位诗人,浙江杭州人。

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可惜他没留下什么事迹。

他写过很多诗,编成了一本诗集《拙吾诗稿》,因为大多数诗都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所以就没怎么流传,也就没什么名气。幸好他写了我,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我——诗词界十分著名的与放风筝有关的《村居》诗。

能说说你是什么意思吗?

别急哈!等我翻翻字典先,毕竟咱们隔了一百多年,有点代沟是难免的。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4)醉:迷醉,陶醉。

  (5)散学:放学。

  (6)纸鸢: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前村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出来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被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的。他们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诗,你能告诉我你的“题解”是什么吗?

说到“题解”,你首先得明白“题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题解”什么意思呢?

题解的意思是,关于诗文典籍题旨的阐释。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篇诗文的中心思想。

那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我嘛,这个问题应该问高鼎先生比较好。可惜他现在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你先别急,我仔细回忆下,我记得他是这么说的——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我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着风筝。诗句里面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表达了我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当然,这不是他的原话了,我翻译了一下,意思差不多。嘿嘿!

《村居》诗,我们考试的时候,经常会考对诗句的赏析,如果你出现在试卷上,我该怎么赏析你呢?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不过我有办法,以不变应万变。我从头到尾给你“欣赏分析”一遍,你可不能说我吹牛哦。虽然我在诗词界十分著名,内心有那么一点小得意,不过我还是很低调的哦!

《村居》诗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无穷欢乐。

第一句写的是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诗人选取了“儿童”“ 东风”和“ 纸鸢”这些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了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构成了浑成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你一点都没吹牛,我感受到了你蕴含着的优美,谢谢你!现在,我要送你一份礼物,一篇以“风筝”为关键词的微童话。

真的吗?快点念吧,我等不及了!

呃,对不起,一时找不到了……

一篇以“风筝”为关键词的微童话。

你能写一写吗?

请留言。

QQ群:528037856

公众号:congmingzuowe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