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群鸦(Wheat Field with Crows)》是梵高先生在1890年7月创作的油画作品。一百年后,这位被时代错过的画师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音乐是我一位朋友的作品,她叫李晨寰。几个月前,在我另一篇推送中也介绍过她,她是著名音乐人Keith Stuart(司徒松)的学生,曾经组建过乐队,如今是一名独立歌手。Keith老师对她的评价是“harmony machine”(和声机器),据她说Keith老师帮她打造的第一首单曲在录制的时候,人声+乐器总共录了30多轨,是一位集演唱、创作、制作于一身的全能型音乐人。
几天前,李晨寰发给我一首新歌的试听版本,想问问我的建议。我大致听完一遍之后,建议她“人声的部分可以再修一下”。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追求懒散的效果,故意没把音准修的那么精确。我又听了一遍,并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脑补出了“精修”版本……果然还是这样更能体现这首歌的灵魂。用李晨寰自己的话说,她坚信艺术是相通的。这首《麦田群鸦》的灵感,也是来自梵高的同名画作,并且是她自己认为目前最满意的一首作品。虽然她不太擅长画画,但这幅画让人充满了感知。画中深邃的蓝与鲜明的黄交融,云层翻卷,天色纠缠于黑蓝之间,乌鸦哀鸣远去,焦虑、抵抗、阴郁、无处可逃。我注视着这幅画想一直望向画的最深处一探究竟。而这幅画的创作时间距离他的死亡那么近。执拗的生命、临终的回响。一群乌鸦骤然远去,好像被枪声惊吓一般。生活中充满了未知,但让人欣慰的是,总会有希望在那里。▲Keith Stuart为李晨寰制作的作品《那时候,爱情》……李晨寰从小学习钢琴,在音乐学院学的是美声专业。她在流行音乐方面的起步比较晚,但深厚的古典音乐功底,是绝大部分流行音乐从业者不具备的。起初涉足流行音乐之时,她也会发出许多与作品格格不入的音色,她也想过怎样能把美声、通俗这两种交集并不太多的声种碰,撞出一点火花出来。疫情期间的一次电台访谈,更坚定了她去做这件事情的念头。总之,这首歌要很特别、又要大家都能听懂、又要让大家产生共鸣。她想到了印象派画家梵高,梵高受传统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启蒙,却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梵高的作品有着狂野、厚重、粗犷的画风,充满了力量和强度。于是她开始翻阅梵高不同时期的画作、了解梵高的人生轨迹,最终选择了他生前最后一幅名画《麦田群鸦(Wheat Field with Crows)》作为了这首歌的主题。在经历了李晨寰相对漫长的创作周期,这首歌开始了完善编曲和录乐器的过程。
为了这首歌的录制,李晨寰请来了美国吉他手Mike McLaughlin。据李晨寰说,这是她见过最兢兢业业的吉他手,除了录音工作,他还参与过很多音乐综艺节目的录制(比如歌手、蒙面歌王等等)。尽管专业技术游刃有余,却依然每天雷打不动地,跟节拍器练习基本功。《麦田群鸦》的配唱制作人和混音师刘立成,给予了这首作品灵魂的迸发。正式录音之前刘立成和晨寰对编曲做了一些整理和删减,演唱的风格也时常探讨。虽说创作过程中,晨寰对作品已经有了大概的方向,但对于两种声线的把控,还难免生硬。这首歌光人声部分的录制时间,就断断续续录了一个星期之久,其间不停的磨合、调整、放下、再尝试。直到作品出来的那一刻,才发现之前漫长的准备周期不是白费的。这也让我们听到晨寰,拿出了她现阶段相对成熟的作品。我们也期待晨寰,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带给大家更多好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