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之心得

第五十一章  尊贵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上章老子谈到生命的根本在于生生不息,本章则继续上章的未尽之意,谈生生不息之本源(道与德),人若懂得尊道贵德,懂得尊重自己的本性,就是玄德,才能开启生生不息的自然造化。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这里的“之”代表万物。什么是“道”?

从道的体来讲是气,从道的理来讲是生化万物的规则,从道的用来讲是生生不息的自然造化,因此“道生之”是讲道为生化万物的总源头,道赋予了万物最为精粹的气以及生生不息的自然造化规则,这就是“道生之”的大概意思。

道赋予万物的这股精粹之气,祂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的,不断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变化发展着,这种合乎生生不息的造化规则的动就叫“德”,德者道之用也,道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而这个用是由“德”来实现的,是“德”促使万物不断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变化发展,所以叫“德畜之”

当“道”赋予的这股精粹之气在“德”的养育、护卫下不断造化,最终由无形变化为有形,也就是该物有了区别于其它万物的外相,这个过程就叫“物形之”

而万物成形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生生灭灭之中循环往复,而决定其生、灭的条件就是“势”,所以叫“势成之”

因此“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说天下万物的本源来自于道和德,道、德是万物的内在生命,正是由于道、德这一内在生命的造化,才会诞生出有形的物质生命。所以老子又说: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重视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并不是因为有一个谁来命令,谁来要求,而是其本性自然。

对万物来说,其实并不存在是否尊道贵德,因为万物都是顺其本性自然,没有尊与不尊,贵与不贵的好恶分别。因此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人类开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的关键点就在于能否尊道贵德,即能否做到无为,不以贪嗔好恶的心去干扰破坏本性的造化。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这里的“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是指万物从生、长、壮、灭、再生的一个生灭循环过程,这里的“覆”既有覆灭的意思,也有复归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万物因为遵道贵德,因为无为,所以能够从无至有,然后长大,开花结果,然后再归于无,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其生生不息。正因为如此,所以引出下一段话: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里我们先来说德,老子为什么要加一个“玄”字?

“玄”幽远,不可见,不可触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德看不见,摸不着,既然如此,那么它一定是在内而不在外,因此老子说的“玄德”是指人内在心性的本然与清真,没有任何的遮蔽和染污,其具体表现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生而不有”

“生”胸中气机因喜怒哀乐的发动而动荡不已。

“不有”对动荡不已的气机没有好恶分别对待。

也就是说“生而不有”是指不对胸中的气机起伏有所好恶,没有好、不好的分别对待。

为而不恃

“恃”依赖的意思,其作为不依赖于内在感受,而是顺本性自然而为,就是“为而不恃”的意思。

“长而不宰”,“宰”控制、掌握或者指挥、命令等意思,对内在感受没有贪嗔好恶,不会因为好的感受而去助长它,也不会因为不好的感受而去打压它,就是“长而不宰”的意思。

因此,能够不对胸中气机有所好恶,不以内在感受而作为,不对内在气机有所控制,就是一个具有玄德的人。

要做到这些,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在往内观照、觉知,去看清让我们烦恼罣碍的气机实相,它不过就是胸中的一团起起伏伏的气,其本身并没有好的或不好的意义,这个好或不好的意义其实是我们内在的习性使然,而通过持续地对习性的观照、觉知,就可以卸掉过去的习性,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

  • 德经之十四、尊道贵德,恒自然也

    帛书校订本: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弗宰也,此 ...

  •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1

    51.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年四季,生长 ...

  • 胡说《老子》57 —— 道生德蓄

    原创胡涂医 胡涂医 昨天 胡说<老子>57-- 道生德蓄.m4a 音频: 00:00 / 04:23 老子在前面指出了,修道有成的人"无死地" --生命完全可以自己把握 ...

  • 《道德经》五十一章《尊道贵德》悟读述杂【51】

    《道德经》五十一章《尊道贵德》悟读述杂【51】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五  大象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章之心得分享

    第五十章 生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第二十五  混成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之心得

    第五十二章 守母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之心得

    第五十三章 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 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之心得

    第五十四章 善建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之心得

    第五十五章 含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之心得

    第五十六章 道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家好!今天与大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之心得

    第五十七章 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