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专家共识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专家共识

2015-08-28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一般首选内科治疗,但出现这些症状就要手术了

导语
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有重要作用,但缺乏特异性。超声检查通常是影像学检查的第一步。为规范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特邀请国内部分消化内科专家和放射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共同讨论制定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华医君摘录了其中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诊断与评估

(一)临床表现
1
腹痛:

是大多数慢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84%。腹痛的发生常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患者常表现出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后缓解。

2
消化不良:

是慢性胆囊炎的常见表现,占56%,又称胆源性消化不良,表现为嗳气、饱胀、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3
体格检查:

约34%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体格检查可检出右上腹疼痛,但大多数患者可无任何阳性体征。

4
常见并发症:

当出现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源性胰腺炎时,可观察到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胆石性肠梗阻以肠梗阻表现为主。

(二)影像学诊断
1
超声检查:

是诊断慢性胆囊炎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检查,可以显示出胆囊壁增厚、纤维化、以及胆囊中的结石。胆囊超声的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95%,准确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95%;

1
CT:

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99%,准确度为89%;

3
MRI:

在评估胆囊壁纤维化、胆囊壁缺血、胆囊周围肝组织水肿、胆囊周围脂肪堆积等方面均优于CT,主要用于鉴别急性和慢性胆囊炎;

4
肝胆管CCK-HIDA:

肝胆管CCK-HIDA:是评估胆囊排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

(三)诊断要点
1

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

刻板消化不良症状,体格检查可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3

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和(或)CCK-HIDA评估为胆囊低喷射指数(喷射指数<35%);

4

需与急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肝脓肿、急性紧急梗死等可能出现右上腹痛的疾病相鉴别。

二、治疗
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应按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并发症分别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防治并发症。
(一)无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
1
饮食调整:

建议规律、低脂、低热量膳食,并提倡定量定时的规律饮食方式;

2
利胆治疗:

对于胆石症患者,使用熊去氧胆酸有助于降低胆源性疼痛的发生风险,避免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在利胆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茴三硫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作用;

3
预防性胆囊切除:

易患胆囊爱的高危人群;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的患者;体质量迅速下降的患者;“瓷化”胆囊导致胆囊癌风险增加者;

(二)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以控制症状、消除炎性反应为主。
1
解痉止痛:

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的胆绞痛。

2
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

在消化不良出现的早期,应用复方阿嗪米特或其他胰酶等有助于改善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药物,可提高消化道内胰酶的浓度,增强消化能力,改善腹胀症状和营养水平。

3
抗感染治疗:

根据慢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培养结果、患者感染严重程度、抗生素耐药性和抗菌谱,以及患者的基础疾病,特别是对于肝肾功能有损害等情况,在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的治疗中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三)外科治疗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地位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一般首选内科治疗,但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和表现,则需考虑外科治疗。
1

疼痛无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2

胆囊壁逐渐增厚达4mm及以上;

3

胆囊结石逐年增多和增大,合并胆囊功能减退或障碍;

4

胆囊壁呈陶瓷样改变。

(四)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原则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时,应及时请外科医师会诊及处理。如暂时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症时,可考虑超声或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摘自:中华消化杂志 2014年12月第34卷第12期
华医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更多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要点请点击阅读原文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