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边区的财政收入情况
从1937年到1948年边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有四个部分,公粮、没收地主富农、战场缴获物资、发行货币。由于边区控制面积以农村为主,没有大城市,只有中小县城,城市工商业税所占比例很小,税目税率都是沿用国民政府制定的,公营企业数量也很少,利润上缴也非常少。四项收入之中,以公粮为最大和最稳定。
公粮比例是产量的百分之15%,最高不过20%,一百个人负担1.5个士兵,一亿四千万人口,负担两百多万部队。
山东解放区,公粮与其他收入对半,晋冀鲁豫边区公粮四分之三,其他地区公粮是90%以上。
军费支出是财政支出的85%,地方工作人员的数量不得超过25%,部队与地方人员比例保持在3:1
这种拥军制度让部队的供应始终保持充足,作战力得到有效的保障。
而地方上的非军事人员相对就比较清苦,但是大家都是供给制,不开灶,长官的津贴与普通士兵差距很小。
《南汉宸传》里记录有一条,毛主席又一次在延安散步,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见到其中有一个小孩儿穿的鞋子破了,脚趾头在外边露着,就问是谁家的孩子?卫士回答,是南汉宸家的。当时南汉宸是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部长,岳母王爱贞身体虽然有病但是也不甘落后,坚持自食其力,还教身边的妇女纺线织布,妻子王友兰和机关妇女一起成立合作社,为359旅的战士织毛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以后,苏联红军配合中国共产党收复张家口,这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比较大的城市,当时进占的军队领导发布命令,废除国民政府一切税费,几万大军与城市管理者都是依靠在边区农村征收的公粮,战场缴获,对地主富农的财产没收,和发行货币来维持运转,经济难以为继,不得已在1946年9月放弃张家口。
这张照片是原察哈尔省税务局长贾林的旧藏,照片背面写有,“1945年冬在阳高县东井集区所照的”,(东井集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史上一直属于大同阳高县,是明朝戍边前线与后方经济交接之处,也是内陆货物与塞外居民货物交流的场所,清末这里被人们戏称为“二上海”1949年后东井集镇隶属于张家口市阳原县),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了,各地生产生活趋于正常,经济条件也渐渐好转,塞北的冬天是离不开羊皮大衣的,为什么大衣做这么长?当时他老婆生病,来阳原县东井集镇找一个大夫看病,所以他老婆穿的是平时贾林穿的大衣,哈哈。
咱们红税工网站多年前征集到贾林局长的系列照片,贾局长很认真,很多照片背后都写拍照的时间地点,有时候写拍照的原因,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