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纹样:18种纹样
18种纹样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起自远古文明初、延至当代,不论是玉器、漆器、服饰还是装饰,都铭刻着传统纹样的特色瑰美。
传统纹样计十八种:
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忍冬纹、凤鸟纹、如意纹、饕餮纹、方胜纹、唐草纹、曲水纹、垂鳞纹、万字纹、缠枝纹、云头纹、八宝纹、寿字纹。
云雷纹
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比较少见。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主要铭刻的纹饰。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状。圆弧形也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合称云雷纹。
祥云纹
现于周代中晚期的楚地,至秦汉时期,祥云纹的变幻已达极盛,且绵延至今,是极富生命力的艺术。
祥云纹仿照云彩之流动蜿蜒,是祥瑞之云气,寓意美好与吉祥。
环带纹
现于商代,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时,常见于青铜器纹饰。
形似波浪起伏,故别名波纹或山云纹、盘云纹;或,形似山势起伏,也称波曲纹。
环带纹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交垂带状。
忍冬纹
现于东汉末年,盛于南北朝,是一种植物纹路。
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俗名卷草、金银花、金银藤,故而又名卷草纹,常用于佛教装饰,指代灵魂、轮回。
一般为三叶片或多叶片,且变化多样。
凤鸟纹
现于良渚文化、二里岗文化,此时多为鸟纹;至商周时,凤凰是为神鸟,有凤鸣岐山典故,故而凤纹雄浑、肃穆,是当时的审美纹样。
唐代凤纹十分灿烂,且造型多姿多彩,与生活结合紧密,形式感非常强烈。
至宋元明清,凤纹装饰已渐变为一种特定造型,进一步规范化,如团凤。
如意纹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为一种挠痒的器物,可如人意,因此得名,常见于南北朝,仿照其形,名为如意纹。
形似如意,借喻称心、如意,常与瓶、牡丹等合成平安如意、吉祥如意等。
饕餮纹
现于良渚文化陶器,盛于商周青铜器。
饕餮是幻想中的怪兽,是图案化的兽面,也称兽面纹。
一般是仿照饕餮的面目形象,结构鲜明。
方胜纹
现于汉代,盛于明清,及至当代。
方胜是古代妇女饰物,由两个菱形叠压而成的纹样。
是汉族传统的寓意纹样。
唐草纹
现于汉代,盛于唐代,及至当代。
呈波纹曲线排列的花草纹,盛行于唐代,因此名为唐草纹。
曲水纹
现于宋代,盛于宋代,用于织锦装饰。
常见单朵或折枝形的梅花或套话,与水波浪花装饰在织锦上。
又名落花流水纹。
垂鳞纹
现于商周,行于春秋。
以粗线勾勒,衬以细线,常作边饰,用于青铜器等
万字纹
最早为佛教纹饰,行于唐代。
形似交叉叠加的卍字,也可延伸演化。
寓意吉祥万福万寿。
缠枝纹
现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及明清,又名万寿藤。
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四方延伸而成,是瓷器上常见纹样。
云头纹
盛于元代,多用于瓶纹装饰,又名云肩纹、垂云纹。
形似下垂的如意。
八宝纹
现于元代,盛行于清,初为宗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纹饰,后引申为寓意吉祥的八宝纹饰。
如和合、鼓板、龙门、玉鱼、仙鹤、灵芝、罄、松;或珠、球、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随意选择八种。
寿字纹
盛于清朝,寓意万寿。
是传统纹饰,形态分为圆寿、长寿、花寿。
象纹
现于商周。
商周时期黄河地区尚有大象,以此成纹,用于青铜器。
蟠螭纹
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
是青铜器传统纹饰,为螭龙无角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