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基本知识

目 录

一、中医的基本知识

(一)《子午流注》·······················································································01

(二)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04

(三)中医精典一八五条···············································································06

(四)五脏有五怕·························································································13

(五)十四经络····························································································15

(六)人体几大窝的特效功能····································································18

(七)排毒一次,长寿十年········································································21

(八)黄帝内经精华····················································································23

(九)养生——虚 寒 湿 凝 淤 瘤 癌················································25

一、中医的基本知识

(一)、《子午流注》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子时:上床睡觉去

时间:23:00——1:00

对应经络:胆经

人体状况: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

养生之道:临床证明,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在夜间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靖新,气色红润。

丑时:熟睡保肝

时间:1:00——3:00

对应经络:肝经

人体状况: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段。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养生之道:此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黄灰,情志倦怠而燥,易生肝病。

寅时:梦里深呼吸

时间:3:00——5:00

对应经络:肺经

人体状况: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在头两个小时把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养生之道: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如里家里有肺衰竭的病人,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都在寅时去世。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卯时:便便吧

时间:5:00——7:00

对应经络:大肠经

人体状况:这是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期。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物,都排出体外。又因为肾脏系统此时最弱,所以很多人在此时嘿咻的话,会一整日精神不振,久之,还会有阳痿可能哦。

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若干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按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然后练一段健身操。

辰时:勿忘吃早餐

时间:7:00——9:00

对应经络:胃经

人体状况:你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就饿的不行,此刻它睡醒了过来,所以,这个时候吃上饭它会尽全力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另外,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饭后一个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锻炼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水一杯;以手代梳,梳发若干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

巳时:喝水6杯

时间:9:00——11:00

对应经络:脾经

人体状况:脾经最旺。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

养生之道: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如此,身体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进入良性的新陈代谢。

午时:小憩一会儿

时间:11:00——13:00

对应经络:心经

人体状况:心经最旺。也是人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养生之道:保养方法,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者午睡。但午睡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否则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起床后要适量运动,以利疏通身气血,增强脏腑的功能活动。

未时:吃饭了吗

时间:13:00——15:00

对应经络:小肠经

人体状况: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排气。

养生之道:故午餐应该在下午1:00之前吃,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否则,好东西都没被吸收完全,真是物质的巨大浪费。

申时:想尿就尿

时间:15:00——17:00

对应经络:膀胱经

人体状况:膀胱以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尢为突出。

养生之道: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要想尿尿,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总是憋着,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什么的情况发生。即是说膀胱括约肌出现没有弹生的状况。

酉时:抓紧时间

时间:17:00——19:00

对应经络:肾经

人体状况:“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

养生之道:此时要嘿咻,可是最佳时刻,无后顾之忧。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比如阳痿患者,在这个时候按摩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散步

时间:19:00——21:00

对应经络:心包经

人体状况:心包经主要起到保护心脏、保存精力的作用。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养生之道: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自己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

亥时:千万别怄气

时间:21:00——23:00

对应经络:三焦经

人体状况:三焦经是闪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二)、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再就是五窍:肾开窍于耳,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肝开窍于目,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心开窍于舌,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脾开窍唇,口发干,唇发干,都是脾胃不和;肺开窍与鼻,嗅觉差,与肺脏有关,这是五窍。

再就是五色:

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黑【肾虚】

肝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青【造血功能差】

心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红【血液循环弱】

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黄【消化系统功能弱】

肺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白【呼吸系统功能弱】乃五色。

再就是五志:

【人的情绪】 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睡不得,吃不得,恶性循环,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这是五志。

再就是五味:

肾功能弱的人,喜咸【肾病的人少吃盐】

肝功能弱的人,喜酸;心功能弱的人,喜苦;脾功能弱的人,喜甜;肺功能弱的人,喜辛辣,这是五味。这些都是学习颜面望诊的依据,有相生就有相克:

肾功能弱的人,首先影响心脏【肾是人的第二心脏】;心功能弱的人,影响肺脏;肺功能弱的人,影响肝脏;肝功能弱的人,影响脾脏;脾功能弱的人,影响肾脏,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这是相克,也是恶性循环。

如何看,看什么?怎么看?

1、看脸面颜色,看皱纹,看凹凸度,看痘,看毛孔粗细。

a 额骨上面。横纹向上,属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

b 额骨上面,横纹向下,属低血压;【贫血,血糖低】

c 额骨突出,两边凹进,大脑缺氧【记忆减退,头疼,失眠】

2、两眉之间,有竖纹,属呼吸系统【鼻炎,咽喉炎,呼吸道】

3、两眼之间,有横纹,属心功能【高血脂,心脏,脸发红】

4、鼻梁中段,斑纹,属肝功能【斑分散为三阳肝,斑集中为脂肪肝】

5、两眼与鼻之间眼窝发青发黑为胸腔或乳腺【男人前列腺】

6、鼻梁两侧,有斑点为胆脏有问题。

7、鼻头发黑,有斑点为脾脏有问题。

8、鼻翼两边色深,毛孔粗,为消化系统及为功能较弱。

9、颧骨下方偏内侧有斑为小肠吸障碍,或心血管不良【心脏与小肠对应】

10、颧骨下方偏外侧是大肠反应区,斑色深,排泄系统较差【便秘,肠道炎】。

11、人中1、3处发红,为膀胱有问题,    12、a 嘴周围有红点,女性妇科有问题;

b 上唇有竖纹,为卵巢有问题【子宫收缩】 c 男性上唇边发红 唇边有红点,为前列腺炎。

13、a 下巴发红,说话有窝点,竖纹多,为肾功能不好,全身酸痛,腰痛,为肾虚。

b 下巴有沟【腰痛】

14、嘴角有白色粘液,上下嘴角紧绷,为血糖,糖尿病。

一要找准部位  

二是准确判断

1、色:青【肝】,红【心】,黄【脾】,白【肺】,黑【肾】。

2、斑、痘、红点。

3、毛孔粗,纹粗,皱纹。

4、以眉上方为本色。

(三)、中医精典一八五条

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6.六腑以通为补

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15.风为百病之长

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7.六腑以通为用

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27.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 五邪

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7.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39.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40.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41.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42.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4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4.用药难,识证难。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6.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47.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8.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撑痢疾,饿伤寒。

49.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50.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51.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52.久病成良医。

53.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54.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55.痘要结,麻要泄。

56.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7.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58.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59.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60.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61.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62.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63.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64.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65.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66.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67.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68.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69.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70.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71.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72.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73.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74.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7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76.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77.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7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79.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80.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81.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82.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83.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84.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8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86.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87.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88.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89.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90.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91.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92.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93.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94.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95.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96.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97.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98.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99.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100.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101.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102.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103.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104.积血聚气

105.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106.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107.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108.心肾·虚寒虚热

109.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10.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11.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12.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113.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14.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115外感法仲景,

116.内伤法东垣;

117.热病用河间,

118.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119.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20.胆热移脑为鼻渊;

121.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22.心肾·虚寒虚热

123.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24.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25.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26.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127.表·里

128.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29.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13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31.胆热移脑为鼻渊;

132.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33.肚腹三里留

134.腰背委中求

135.头项寻列缺

136.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137.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138.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39.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140.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141.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142.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143.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144.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45.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146.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147.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148.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149.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150.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151.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152.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153.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154.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155.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156.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157.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158.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159.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160.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16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162.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163.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164.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165.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166.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167.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168.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169.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170.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171.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172.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173.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74.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175.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76.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177..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178.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179.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180.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18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182.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83.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184.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85.《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四)、五脏有五怕

一是“肝将军”怕堵

“肝木生发,犹如树木。”肝脏为将军之官,其特性就是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只有当肝不受约束时,身体才能达到一种轻松、疏泄的状态,犹如一棵枝叶舒展的树。但以下几个坏习惯往往会给肝“添堵”。

1、过量喝酒。少量饮酒能够活血,但如果过度,很容易乱肝性。

2、心情郁闷。压抑、生气、小心眼等情况都会令肝脏不能舒展。肝气郁结会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头疼、高血压等。

3、用眼过度。肝脏贮藏着丰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长期看电视、对着电脑,很容易用眼过度,从而导致肝血不足。

专家支招: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此时可以吃点酸味的食物,有健脾开胃之效,能增强肝脏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悦,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二是“心君主”怕累

心主血脉,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相当于一国之君。心气旺盛,则面色血润。反之则会出现心胸面痛、心气衰弱等症状。所以,一些“伤心”的坏习惯需要特别重视。

1、接收海量信息。现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许多信息,这很容易使人乱了心神。如果“心君主”变得心浮气躁,就会影响其他“部门”的协调。

2、情绪压抑、劳累。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看不开,放不下,都会导致体内器官调节作用衡。

专失家支招:养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静卧或静坐30分钟,但切忌午饭后马上睡觉。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仅清心火,还可以养心。做一些有氧运动,多接触阳光,也对心有好处。

三是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医上讲的脾,实际包括脾脏和胰脏两个脏器,并经常将脾胃当作一个整体。食物要靠脾的运化才能化为精微,从而化生为精、气等滋养五脏六腑。伤脾的坏习惯主要和饮食有关。

1、吃得太生、太冷、太撑。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容易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也对它伤害很大。

2、思虑过多。中医认为“思伤脾”,如果思虑过多,就会损伤脾气,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有些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专家支招:中医认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应适当吃点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等。早上7-9时,喝点小米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也有好处。

四要记住:肺怕环境差

肺像一把大伞,罩在五脏六腑上面,肺气调和则气机通畅,五脏才能正常活动。杨力指出,肺气的衰旺,还事关寿命的长短。

1、长期吸烟。烟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医和西医都认为吸烟对肺的伤害极大。

2、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

3、过度悲伤。早在《内经》中就有“悲伤肺”的记载,是指人过分的忧伤、悲哀就会严重损伤人体肺脏的功能。

专家支招:早上起床后可以找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银耳和清热的秋梨。中医更有“常笑宣肺”一说,笑让人心气平和,对肺好处多多。

五要牢记:肾怕缺水

肾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护肾一定要摒弃以下坏习惯。

1、吃得咸。中医讲咸味入肾,元气虚的时候,口味就会变重。

2、不喝水。很多人不爱喝水,这其实对肾的伤害很大。

3、夜生活过于丰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动实际上很伤肾。引起肾阴被伤,导致虚火上炎。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事后会出现精神不振等现象。

家支专招:先咬紧牙齿再放松,每天反复做百次,可以防止肾气外泄。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心,有强肾滋阴之功效。饮食上,多吃些坚果;泡茶时放一些枸杞,都有助于补肾。

(五)、十四经络

中医讲一通百通,一堵百堵,您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我每次帮您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您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1、膀胱经——让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她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人体有三大排毒的途径:1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2,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3,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膀胱经上的穴位:1, 精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2, 攒竹——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小技巧:1, 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 2, 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2、胃经——天天培育我们的后天之本。胃经畅通无堵,让人睡的香,胃口好,脸色红润,还可以让人返老还童。胃经是管理肠胃功能的,肠胃功能一旦失调,整个人就会虚弱下来。太阳高高照,胃经送福到,我是足阳明胃经小姐,我起于面部的承泣穴止于足部的食指历兑穴,我的走向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腿足部,我的经络的上共有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则我的经络不通会整个经络的部位感觉不舒服,我的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已是胃经不通的症状者,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檀香精油等来按摩。备注:(胃经上的穴位) 1,承泣:可以快速缓解迎风流泪,青光眼, 2,四白:如果出现黑眼圈,眼睛胀痛,酸涉,近视,坚持按摩四百,很多问题就可以消失了 3,颊车:面部神经麻痹,夜里磨牙,咬牙,按摩此穴有很好的效果。生活小技巧:在软床上跪着来回走一走,这样体内的气血就很容易流到膝盖上去,这些新鲜的气血就相当于膝盖上的润滑油,可以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膝盖酸痛,腿脚不灵,老寒腿,高血压等病,高血压,对年轻人来说就最常见的瘦腿之法。

3、胆经——消除疾病,立杆见影,想成将军,先有胆气。大解身心烦忧(人生气就会在肝那里藏着,藏的太多后,发泄不出去,到胆那儿堵住了,就成了胆囊炎,胆结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浊气排出,肝脏跟外界没有通路,她只能借助胆经这条经络,)

胆经不通的表现 :

1, 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益,早上起来就会口苦,

2, 脸上像蒙了一层灰,

3, 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腺方面的问题,

4, 妇科病也是由胆经所主,

5, 有的人一会冷,一会热,也是胆经不通造成的,

6, 有的人经常叹气,两肋痛,都是胆经淤堵有关。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又见面咯,足少阳胆经是我们中医经络中最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面部的瞳子疗穴,绕过耳后经过颈部,胸部、腹部、腿部、足部无名指止。经络共有44个穴位,遍布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因胆经不通者会引起头痛、偏头痛、耳鸣、乳腺疾病、胆结石、静脉曲张等,我的循环在二十三点至一点,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此时入睡头脑清醒,面色红润,早上起床敲打胆经效果更加。如以出现病状可用葡萄柚、天竺葵、杜松、来按摩肝胆经。现在肝经、胃经、膀胱经3条足阳经已跟大家进面,接下来更精彩,不要错过哦!肾精:我是足少阴肾精,我之所以这么早来的原因是给你们送健康来啦,我起于足小趾的涌泉穴止于胸部上方的俞府穴,走向循行足部、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共有27个穴位,遍布比较多的穴位在腹部和胸部,问题表现明显的在腹部和腿足部,肾乃先天之本,我的循环在酉时最旺,则是现在17点到19点,在此次按摩我可以起到很大的保健作用哦,如果想解决因我引起的病痛,就可搭配依兰、天竺葵、快乐鼠尾草、姜油、檀香等。

胆经上的穴位:

1, 肩颈穴:治疗痛症,乳腺疾病,淋巴结核,

2, 渊穴:质量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

4、脾经——化掉任何慢性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您就能收到健康知识的信息。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足太阴脾经公主,我起于足大脚趾的隐白穴止于胸上方的大包穴,我的走向由脚到腿,腹部,止于胸部。我的经络上共有20个穴位,我的经络不通会引起肌肉松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等,脾经在中医来讲是非常强大的作用,被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的循行时间在9点—11点,此时间按摩我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 可配合姜、甜橙、柠檬、茴香、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经常按摩脾经,可以增强人体的气血运行,为防病治疗疾病储备最大的能力,按摩小腿脾经,肥胖者可以变瘦,瘦者可以增胖。长在舌头上的口疮,揉心经上的少海穴可以消除,长在嘴唇上的口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可以解决。

5、肝经——保命的万灵丹(中医百病从气生,气从那里生,从肝那里生,气大伤肝,所以平时要少生气,一气病就挡不住了)朋友们,起床了,赶快来敲打肝胆经保健康咯,足厥阴肝经是人体较重要的一条经络,起于足部的大脚趾内侧止于胸部的大敦穴,循行走向、足腿部、腹部胸部,经络穴位14个,肝经络不通会引起,乳腺增生、慢性肝病、月经不调、子宫问题。循行时间1点—3点,再次期间按摩可增强五脏的功能。可配合快乐鼠尾草、洋甘菊、迷迭香、佛手柑、薰衣草等精油按摩效果更佳。如果两肋痛,嘴苦,那是肝火旺, 牙痛,腮帮子痛,口腔溃疡,鼻出血,尤其是舌尖长泡,就是心火盛,这时候火已经不在肝上,要多按行间穴。百病从心生,要想去掉心病,就得去肝火,就得增强肝的解毒功能,肝的解毒功能一旦增强了,血液就清洁了,就不会得高血脂了,好多慢性病都出现在肝脏上,只有把肝脏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不得病。若经常头晕,有气无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到医院一检查是心脏供血不足,这其实是肝的功能弱了,肝给心脏补充的气血不足,所以需要调理肝脏。

6、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亲爱的姐姐们,快点起床啦,正美堂的经络信息来啦,你也要上厕所啦,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治疗便秘、腹泻最好的一条经络,起于食指的商阳穴止于面部的迎香穴、循行手部、手臂、颈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大肠经不通时会引起便秘、腹泻、肠胃问题、眼睛干涩、肿胀等,循行时间5点至7点,再次期间不大便的属大肠经不通,可用天竺葵、葡萄柚、甜橙、柠檬等精油来按摩可起到治疗保养的作用。

大肠经上的穴位: 迎香穴:治疗鼻炎。

7、三焦经:今天你排毒了吗?手少阳三焦经是排毒较好的一条经络,起于无名指的关冲穴止于面部的丝竹空穴,循行手部、肩颈部、头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三焦经不通会引起手臂麻木、肩颈酸痛、肩周炎、喉咙痛、嗓子干、偏头痛、眼部皱纹等、循行时间21点—23点,再次时间按摩和敲打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如已出现三焦经不通引起的问题可用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精油按摩效果更好。

8、小肠经——主治液病,手到病除太阳高高照,尚美送福到。我是手太阳小肠经,小肠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浊,就是把从胃消化来的食物中的营养东西吸收了,把糟粕的东西排出去。我的经络走向是从小手指的少泽穴到手臂,到肩膀后侧,到耳后绕过耳朵到听宫穴止,经络穴位19个,循行时间 。按摩小肠经可改善肩颈和颈椎疾病,并能起到大脑供血的作用,可配合天竺葵、小肠经主液,所有与液有关的疾病,如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胃液,胰腺,前列腺等,都可以疏通小肠经。

9、肺经----肺经可以治疗与肺相关的毛病,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子的毛病与肺经有关,还与喉咙有关,所以嗓子的问题能从肺经上得到解决。打通经络,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浊气,好多人一揉肺经就老打隔,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肺经上的穴位:少商穴--治疗急性咽喉肿痛   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清火的效果意料的好

太渊穴---肺气不足,人才活的有精神,此穴专门补穴,经常揉揉就有使不完的劲。

10、心包经——救人性命,可以调节心脏功能,是心脏的保护神,平时敲打心包经,相当于为生命上了双层保险。心包经是从乳房的正中间走到手臂, 心包经上的穴位:天池穴:位于乳头旁一寸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和淋巴结核。

11、心经——百病除根,心经主要是调节情志的,每天捏2-3次,每次3分钟,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清爽,预防坠肉,心经的起点在腋窝下的极泉穴,终点在小指的少冲穴。心经的功能可以治疗心脏原发的疾病,可以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精神错乱,抑郁症,手掌心老是发热,手掌出汗,心经上的穴位:极泉穴:可以改善咽干,烦,渴,淋巴结,调整心律,心包经——治疗心血管病,冠心病, 心经——情志方面的问题。

12、肾经——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 肾经是从我们的涌泉穴起,循环到头部,补肾是需要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

肾经上的穴位:

1, 涌泉穴:经常刺激按摩她就不容易衰老。

2, 谷穴:治疗糖尿病,烦躁口干,遗尿,遗精,如果总想喝水,心老起急,就是心火比较旺,揉按此穴就可以把心火降下来。

3, 大钟穴:治疗失音,脚后跟痛肾经上的穴位都可以治疗咽喉疾病,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13、督脉——主一身阳经。人体太阳升起的地方,督脉强壮,才可以顶天立地穴位:大椎穴:祛除热毒,抵御风寒,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吃药,就在次穴拨罐,刮痧。

14、任脉——打通任脉,万毒不侵调理任脉时,要注意三点:

1、拿艾条熏蒸肚脐眼(神阙穴),这个有大补的作用

2, 在中碗和下面的气海拨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调神安心。

3, 经常推腹,揉昙中血。技巧:跪膝法睡前做,可以引起气血的速度,直接把气血引到膝盖上,而刚吃完饭后,需要气血充盈在肠胃上,如果直接引在膝盖上则不利于消化。

总结:

二、 按摩经络上的穴位诊断

A、 酸——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把气血多引点进来,就不会酸了,比如经常不爬山的人,一爬山腿就酸了,就是气血不足,相对而言,酸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证明经络已经通了,就是暂时缺点血,需要补一补。

B、酸痛——缺血的同时还沉积了一点淤血,拨罐是最好的。

C、胀——气很足,是爱生气的那种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此时不要拨罐,否则会更胀。

D、胀痛——火力比较壮,爱生气,脾气大,表明体内气有余但血不足,等于血分配的不好。E、痛——有血淤,要拨罐。经穴是治疗慢性病的,中医说,久病入络。

三、斜推腹,敲带脉

A、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B、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增强大肠蠕动,治疗便秘,

C、 还可以缓解头痛

四,在推经络时,如果痛点比较多,可以拿刮痧的方法,因为一些淤血长期淤滞在那里,不把淤血放出来,就会老痛,若挂不出痧来,是气血不足,需要补一补气再刮,补气血可以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粥,大红枣,另外胀痛的时候不要拨火罐,因为胀痛是浊气堵在那里,拨后并不能给他打开个口出气,反而把堵的东西全部堵在拨罐的部位,让人更感觉不适。

(六)、人体几大窝的特效功能

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被称为宫廷养生“第一窝”。中老年人不妨借鉴宫廷养生按摩“第一窝”的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降压安神第一窝:眼窝

  即眼眶之内的柔软区域。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失眠均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眼窝是手足太阳、足阳明等交会之处,可调理人体阴阳平衡。

怎么按?

1.轻闭双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缓缓地旋转按摩各10次。

2.端坐凝神,先用力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紧闭双眼5秒后睁大双眼3~5秒,并将视线移至鼻尖处注视3~5秒。

3.双眼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环视运动6~8次,幅度尽量大。

降糖调血第一窝:耳后窝

身体内的毒素就像河里的沙子会淤堵在有坑、有窝的地方一样,易聚在腋窝、肘窝和膝窝处,所以只要常去拍揉身体上这三个窝就可排清毒素了。

揉按腋窝能除心火。一说起腋窝,很多人会想到狐臭,这种难闻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

腋窝处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祛除心脏的火郁毒素。所以应该经常去按揉这个地方,以疏通这口“井”。平时容易犯急、暴躁,这是心火大的表现。揉一揉腋窝,打通了心经,人就平静下来了。

拍打肘窝能除心肺火气和毒素。肘窝是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所以按揉这个部位可以排除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您近期出现了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现象,那就是您心肺的火毒壅盛了。可以在肘窝这个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拍完后,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色的毒素反应物,可保这口“井”排污通畅。

很多人睡不着很烦躁,越烦越睡不着,翻来覆去地在床上“烙饼”。拍一拍肘窝,打通心肺经,就睡得安稳了。

膝窝是祛湿毒、排热毒的“关口”。在膝窝的中点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是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污口被堵了,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体内淤化成热毒。热毒在体内待久了就成瘤了。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会导致关节炎。所以您一定要常清理,保证它排毒顺畅,这样您才能身心常安。

  即耳垂后方的凹陷处。耳后窝深层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刺激可使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还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怎么按?双手拇指缓缓用力按耳后窝,慢慢吐气,持续5秒再松手,如此反复按压10~15秒,每天午饭和晚饭后半小时按摩1次。

  止咳利咽第一窝:颈窝

  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刺激颈窝可减弱神经系统对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兴奋感,止咳平喘。

  怎么按?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颈窝,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为宜。一般半小时后可缓解咽部不适。

  宽胸护心第一窝:腋窝

  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淤、心脉痹阻所致,刺激腋窝可宽胸理气、调整气血,改善心悸、胸闷、气短等。

  怎么按?醒来仰卧在床上,左手四指并拢(大拇指除外)置于右腋窝内,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每20圈交换1次,共按摩200圈,再换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侧腋窝。

  泻火通便第一窝:腰窝

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按摩腰窝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对大便秘结、痔疮疼痛等疗效显著。

  怎么按?

1.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窝处,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连续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2.迅速收缩、放松肛门周围肌肉,持续10秒,间隔10秒,连续做10次。胃口差脾虚 多拍大腿根

加速气血运行避免邪气侵犯:

  小张的胃口从小就差,入夏以后更明显了,医生说是脾虚造成的。给她开了些调理脾胃的药,并介绍了一个按摩的方法,即用手轻轻拍打两侧大腿根处,每天拍打2—3次,每次3—5分钟。一个月后,小张的食欲果然有所改善。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慧芳教授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两髀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比如,现代人长时间久坐,会使周身气血运行缓慢,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易形成痰湿淤阻。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有效的穴位,即气冲穴和冲门穴。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的内侧,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双脚冰凉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能辅助治疗崩漏、带下和各种妇科炎症。因为人体的腹股沟处是比较容易被邪气侵犯的地方,而且人体的经络多通过此处,所以适当的刺激,确有健脾的效果。但是拍打时,用力一定要轻。

心脏不太好的人最担心的就是突发情况,如果这个时候救心丸没带在身上,那就更束手无策了.您不用着急,现在我教您一个心脏急救的方法,您学会以后,不管是给自己做还是给家人做,效果都非常不错.

如果突然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特别不舒服,请马上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鱼际.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最好是把大拇指倒立过来,利用这样一个强力刺激来缓解心脏的压力.用这个方法急救,绝对胜似吃六颗救心丸.

1、腘窝

位于膝关节的后方,屈膝时比较明显,呈菱形。腘窝内充满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通过。

方法: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不断地拍打两侧腘窝处。

作用:经常拍打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的功效。如用于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用于缓解腘窝痉挛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劳等,可反复拍打数百次,以自己能忍受为度。

2、肘窝

位于肘关节前方,为三角形凹陷。肘窝的浅部有肱二头肌腱膜,深部充满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干通过。

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作用:拍打肘窝有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于预防中暑,必须多拍,直到拍出紫印。

3、腋窝

俗称“胳肢窝”,位于肩下方,上臂与胸臂间凹陷处。为颈部与上肢间血管和神经通路,是腋窝动脉、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群组织的集合处。

方法:左手上举,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拍打腋窝有宽胸宁神、清热解暑等功效。

4、肚脐窝

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2厘米。

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拍打肚脐窝100~200次。操作时,腕关节固定或微动,以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气后进行,拍打之力由轻而重,身体健康者还可适当增加拍打次数和力量。

作用:经常拍打肚脐窝可起到安神宁心、调和气血、舒肝利胆、益肺固肾、通利三焦、调畅经络的功效。

5、腰骶窝

  即人体腰骶部形成的“窝”,肥胖者以及孕妇此“窝”更加明显。腰骶窝是人体最“忍辱负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平时多拍一拍,大有裨益。

  方法: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纵向或横向连续拍打腰骶部,反复3~5遍。尤其是骶骨两侧,用力可稍重。操作时,拍打要有节奏,力量由轻而重。

  作用:此法有通调气血、促进循环、疏松筋肉、清热消暑、消除疲劳等功效。

  注意事项:操作者拍打的力量应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连续反复几次即可终止。另外,在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在拍打时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孕妇以及月经期女性要慎用此法。

(七)、排毒一次,长寿十年

毒从哪里来?

心灵毒素 压力、焦虑、恐慌、怨恨、怨气;

不良习惯 少做运动、经常烟酒、喝咖啡、晚睡;

水源 家庭和工业排出的污水;

空气 二手烟、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毒气;

食品 色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五谷蔬菜 化学肥料、农药、转基因食品;

肉类家禽 各类病菌、抗生素、生长激素;

化学用品 洗衣粉、油漆、建材、毛毯、家具;

化学药物 重金属、石油副产品;

家庭用品 染发剂;洗洁精、洗衣粉、肥皂;

人体毒素80%留存血液中自然医学研究发现

★人体内毒素只有20% 可以通过排便方式排出,其余80% 积存在血液及各细胞中,单靠排便及排肠道毒素是排不掉的。

★而这些充满毒素的血液都要经过肝脏进行解毒滤血,从而增加肝脏负担。中医经典语录:肠清则血净。

肠毒:

1、肠垢形成的原因?

体内有益菌缺乏!有益菌能有效对抗有害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保证肠道自然水润年轻,水肠因子丰富,自然就恢复了润滑,规律蠕动的功能,还能有效促进肠壁纤维增长,维持肠道年轻健康态,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机体免疫力提升,源头上阻截肠胃疾病的发生。

2、肠垢危害?

当肠道内存积毒素,随着肠垢的累积,肠道就会干枯变硬,甚至发黑,排便困难,宿便堆积,毒素与脂肪就会反复吸收,更加重肠毒的存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破坏健康,加速衰老,肠道完全失去弹性,肠道从水肠变成枯肠,甚至黑肠,形成严重的继发性便秘、或者是体内大量肠垢的存在。

a) 肠垢会使皮肤提前衰老,出现皱纹、眼袋、色斑等问题,同时皮肤显得粗糙、干燥或过油的现象。

b) 肠垢会反过来影响胃肠的消化及排泄功能,易形成便秘、腹泻、小腹过胖、口臭等问题。出现思维迟缓、失眠多梦、疲倦乏力等现象。生活规律紊乱,皮肤也变的枯黄、粗糙、缺乏弹性、色斑暗疮丛生。

c) 肠垢可以降低肺部对灰尘、金属微粒的过滤功能,易出现暗疮、皮肤枯黄、口涩散发异味等问题。

d) 肠垢加重了肝脏的解毒负担,从而使肝火上升,面色黑黄、生长色斑、并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传染性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

e) 肠垢会使皮下脂肪细胞周围淋巴液中的毒素堆积,从而形成脂肪堆积臃肿肥胖。

f) 肠垢会使血粘度、血脂、甘油三酸脂增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病和结肠癌的机率。

g) 肠垢还会引发:内分泌失调、气血不畅,更年期提前,加速老化。

血毒

1、什么是血毒中医理论:

血毒积淤血液,不能温养四肢,而至周身疾病。人人血里都有毒。随年龄增长,血毒越积越多。四十多岁时,血毒已有1500克。血毒有1000多种,其中以饱和脂肪、坏胆固醇、自由基三种血毒,对人体伤害最大。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自由基、化学残留物、重金属粒子、血锈等毒素和脂肪颗粒等废物,这些毒素、废物和杂质、内源性垃圾等总称为血毒。

2、血毒的形成:

医学统计显示:现代人每天接触的化学性毒物约1180种,女性每日脸上涂的化学物质平均175种,人均每天摄入农药化肥接近200微克,肉类激素150微克。在我国,每年死于室内污染的人数约11万,因各类农药化肥中毒的人数超过37万,因肉类激素导致的内分泌紊乱人群接近2000万。食品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在这个毒素横行的时代,没有人能逃脱。油脂超标、重金属超标、酸性物质超标,我们人类正快速成为“时代产物”的垃圾桶。血毒是藏在疾病背后的隐秘杀手!

3、血毒的危害:

血毒导致人体疾病发生

3.1 血毒像硫酸,腐蚀人体器官!

血毒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的细胞、组织器官内,会直接破坏心、脑、肝、肾、皮肤等器官的正常功能,还会严重扰乱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损害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等,出现失眠、多梦、头晕、头痛、心悸、烦躁、易怒、忧郁等表现。而且,研究表明:男性功能减退、慢性病难以治愈、人体器官的衰老,都是血毒过多、血流滞缓,机体器官缺血等原因所造成。

3.2血毒成为健康元凶!

30岁以上的人,近20%正在经受血毒的侵犯。精神焦虑、严重失眠、胃肠道疾病、皮肤病、前列腺疾病在这个时期发病率突增。更为严重的是,血毒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等“四高症”,使人时刻受到心脑血管病的威胁!尿毒症、癌症的危险也在逐年增加,死亡率越来越高!据统计,人类有70多种疾病与血毒有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指出:21世纪人类健康长寿的敌人已由战争、自然灾害、恶性传染病转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清除血毒,软化粥样硬化的动脉,防止“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生,是实现人类健康长寿、无疾而终的关键。

3.3血毒加剧人体衰老

血毒让皮肤发黄、长斑、起皱当血毒随血液循环到达皮肤的毛细血管时,一部分会沉淀在表皮细胞上,使皮肤变黄、发锈,形成黄褐斑、老年斑等,还使肌肤变得油腻;另一部分会阻碍皮肤的营养供给,并对皮肤细胞进行攻击,使皮肤粗糙、晦暗、无光……,此外,血毒还会使人出现粉刺、毛孔变粗、口腔溃疡、口臭、上火、便秘等表现。

血毒让人老得特别快由于每个人血液中血毒浓度不同和排毒能力的差异,而造成了外表上的明显差异。有的人身体的排毒能力较强,通过自身的排毒系统减少了血毒对机体的伤害;而自身排毒能力较弱的人,体内毒素越积越多,机体受到不断的侵蚀,血毒像害虫一样,一口一口“吃掉”人的青春和容颜,“吃掉”你的健康和寿命!

(八)、黄帝内经精华

【简介】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实乃中医药学之纲目!

【概要】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总结】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九)、养生——虚 寒 湿 凝 淤 瘤 癌

1、“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的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开始变"虚";

2、“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3、"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①肩颈部的“大椎穴”,

②前胸的"膻中穴",

③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腰部的“命门穴”,

⑤脚底的“涌泉穴”;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更容易理解,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块木头很容易变质,发霉,长蘑菇等;我们女性的子宫,卵巢若长期放在这样一个“寒湿”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所以女性的盆腔一定要保护好。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而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

4、"凝"的感觉怎么样?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身体不舒服;

5、"淤"的感觉怎么样?

"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还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6、"阻塞"的感觉怎么样?

"阻塞"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

7、"瘤"的感觉怎么样?

长"瘤"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病;

8、"癌"的感觉怎么样?

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为避免风寒,请在日常生活中护住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最简单的补血法——晚上泡脚  保留下不错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一:晚上泡脚为什么能补血  

血虚、血淤→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晚上泡脚 ---  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破血、行血、和血、调血),活血化淤;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

二:泡脚的窍门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 夏天泡脚,祛湿除热;

秋天泡脚,清肠润肺;

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生姜、陈皮、薄荷→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白芍、益母草、当归→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干姜→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黄芪、透骨草、伸筋草、花椒→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泡脚四忌讳: 

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脚。应饭后半小时后。

二忌水温过高。应40-50度。

三忌时间过长。应20分左右,微微出汗既可。

四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泡脚禁忌: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不可泡脚。

泡脚时: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气虚。

膀胱经拔火罐,刮痧,推拿都可以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