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成人疾病的治疗过程(37)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咱们今天接着说《四圣心源》在临床上的运用。前几次讲课,跟大家聊了聊小孩的疾病,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基本方,供大家参考。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成人的一般常见内科治病的原则。先把这个常见的一般内科病,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来讲一下,也不是讲某个具体的疾病。如果有时间,我们讲一个具体的疾病。成人的疾病,在以前跟大家聊天时候,也经常提到。尤其是慢性的疾病,时间比较长的,痰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所以,咱们治病的时候,要从疾病的源头,作出一些一步一步有一个一整套的治疗方案。

一般咱们的疾病,我们《内经》里面说的疾病,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经络到脏腑。一般来讲它都是这么一个发展和演变的次序。但是不管怎么讲,实际上不管疾病是浅是深,是轻是重,它无非就是邪气、正气相互交争,互为进退,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如果从黄元御老先生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它无非是一气的通畅与郁滞的问题。这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讲。从邪气的角度讲,无非是疾病的浅深不同,一气郁滞程度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病气。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尤其邪正两方面即是咱们在临床上治病的着眼点。

当然,治病还要以正气为根本。所以你看经典的东西,不管《内经》也好,《伤寒》也好,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也好,它们讲的东西实际上是从正气的角度讲的。大部分以正气为主来阐述,虽然也讲到了这个祛邪的这些东西,相对来讲讲得偏少。主要还是从流通正气,恢复一气周流,就是从这么一个角度来讲。那我们在临床上治病也是这样。始终要把握以正气为根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恢复了,邪气自然就祛了。即便祛邪气,也是要以正气本身的强弱以这个为基础为标准,来采取一些适当的祛邪气的办法。

那么疾病发展的这个过程,如果从正气和邪气这两个方面,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这一点来讲的话,我们从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那么它的发展的过程,我根据自己在临床的经验和体会,大概总结了一下,跟大家交流一下:一般的疾病,不管是外感呀,还是内伤,刚开始生病的时候,都是先伤了阳气。人体的一气周流,它既然在周流,在动,动则为阳。所以这一气实际上也是一股……正常情况下,它是一股和煦温畅的阳气。所以大部分病都是伤了这股和缓的阳气。那么这股和缓的阳气,就是人体正常的一气它受到伤害。大部分都是受凉呀,吃了冷饮呀,或者是其它的用药不当呀,等等原因。但是共同的特点就是伤了阳气。先伤气,阳气一受伤,阳气不足,它通行温运的力量差一些。那么通行无力就容易产生郁滞,产生气郁。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直接导致了气郁,也会产生这个情况。

所以,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讲:凡病则郁,就是这个意思。只是生病,刚开始都会产生气郁。这个气郁,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通称为木郁,木气郁滞。实际上,这个气郁是无处不在。为什么通称为木郁?因为,木气升发,它主流通,所以都把它归为木气。木郁就是肝郁,那么肝气郁滞,就是气郁。这个是一般内科病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刚开始生病,先是气郁。像我们常见的发烧呀,往来寒热呀,浑身没劲呀,身上这儿那儿有点疼,有点不舒服呀,肚子有点胀呀等等。很多常见的症状都气郁的表现。那么,气郁如果能得到一个及时的缓解,我们通过行气、化郁的办法,让一气周流得以恢复,那么这气郁得以缓解,得以解决,那么疾病就比较容易地治愈。因为他这个疾病还是在气的层面,无形之气容易流通。它容易郁滞,也容易流通,就是比较好解决。如果,这个气郁久而不决,时间长了,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么,咱们有一句话就是:久病多瘀呀。这个瘀,讲的是瘀血的瘀。病得久了就容易产生瘀血。实际上,病得久了不是单纯产生瘀血的问题。就是你想这一气周流,本来是很通畅的,它应该是没有郁滞的,一旦有郁滞,它就停下来了呀。

《内经》讲的,这“气散而无形,气聚而有形。”气滞不行,好比气停下来了,气 聚在这边不走了,它是一个凝聚收敛之象。尽管它是一个病态的郁结,它也是这么一种收藏收敛之象。这种象不得发散,就会气聚而有形。无形之气,慢慢地把身体这些代谢产物聚集在一起,形成有形邪气,有形的病理性的各种浊气。那么,这些有形的病理产物,我们常见的有瘀血,有痰浊。

从这两年在临床上,我所见到的病人来看,痰浊比较多。就是这种有形的病气,痰浊居多,瘀血也有。往往是以痰浊为主,可能伴有瘀血。那么痰浊呢,它是两个概念:一个痰,一个浊。痰就是痰湿,中土湿气,凝聚为湿,凝聚为痰。它都属于津液不能正常疏布,凝聚产生痰湿。那么这股气呢它又不能正常的流通。就跟一个房间啊它这个空气总是不流通的话,空气就污浊了,它就不清新了呀,就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个气郁时间久了,它这股气就不清新了。正常人你看他呼吸通畅,体表毛孔它也是有这种起呼吸(作用)的,它也是有这个气的出入。所以正常人他这个身体这股气是比较清透的。那么慢性病久治不愈,它这个气郁的时间久了,气就慢慢变得污浊了,不清透了。那么这股污浊之气和有形的痰湿,它会聚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痰浊。痰浊呢,痰本身比较粘滞的,浊气本身也是比较污秽。所以痰浊结合一起,这就是有形邪气和无形浊气交结在一块儿,粘滞在体内。那么它对一气周流的影响是比较重的。往往会引起比较重的气的郁结。产生比较顽固的症状。古人讲的:怪病多痰呀。这个痰呀从现代的临床上,我个人见到的病例,我体会大部分是痰浊。不单纯是痰,还有浊气在里面。痰浊如果在体内越来越多,一气郁滞的就会越来越重。走到哪儿都走不动,都堵着。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奇奇怪怪的症状。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你要是见招拆招的话:他有什么症状,你用什么药,往往没有什么效果。

我们大部分治病,往往是从调气的角度入手。包括《伤寒》呀,《四圣心源》呀这些方子。 大部分都调气为主。看到往来寒热啦,我用小柴胡不管用?我看他口苦咽干目眩了,用上小柴胡不管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他这个气郁属于小柴胡的症状,属于这个木郁的范畴,从症状来讲这是对的没有问题。问题是他导致这个症状的本身这个气郁它并不是单纯的气郁了,它他这个气郁实际上是痰浊引起的,所以要先化痰,再调气这样才会有效。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大部分内科病,尤其是这个比较常见的这些慢性病你比方说这个高血压、糖尿病、各种慢性的肺心病、心脏病或者脑梗后遗症啊等等,各种慢性肾病,好多这些这个比较粘缠的慢性疾病,它大部分都是属于这种情况。那么,他来找你看病的时候,他已经病了好多年了,病情一直是处于这个不太理想的状态,一气郁滞比较重,这时候你摸他的脉,他的脉大部分都是那个或者是弦滞或者是绵滞,弦滞就是脉弦为肝郁,滞就是痰浊的那种感觉,脉气就好像沾在里面了,粘在里面了走不动的那种感觉。不管弦滞还是绵滞,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不痛快,堵在里面,不清透,不爽快,就是这种感觉。那么这种脉象呢,在临床是非常多见的。就是见于这个大部分的这个慢性病很常见的一种脉象。那么这是给你的提示,他里面从邪气的角度来讲,他这个浊气已经比较多了,痰浊已经比较多了,然后你再摸他的脉,看他的脉是有力还是无力,如果这个脉比较紧比较有力,那么说明什么呢?说明正气还可以,这个正气还有一股力量他想把邪气推出来,但它又推不动。这就是正邪交争啊。如果这个脉摸得比较有劲,一方面说明邪气比较重,痰浊比较多,淤滞得比较紧;另一方面说明正气还有一点抵抗力量,那么这样相对来讲还好治一些。还有一种是脉摸着感觉比较粘滞,同时他又没什么劲,这就是正气也虚的很厉害,这就治疗起来可能更麻烦一些,更慢一些。那么,不管怎么样,正气虚也罢正气还可以也罢,只要你能摸着这个粘滞的感觉,他就不是正气欲脱。如果是正气虚或者气虚阳虚欲脱的话,那个脉是纯粹的虚像,即便里面有这个粘的邪气他也表现不出来粘滞的感觉,他纯粹表现出来脉软如丝,纯粹就是虚像了。

那么这种粘滞的脉象,所谓的粘滞,实际上还是不能说是摸海绵就是摸那个橡胶皮,类似摸这个车胎打得气不是很饱,能摁下去的车胎的那种感觉,他还是有一点,你虽然摸着不够柔软不够柔和,但是他还是有一种张力的,就是稍微有一点发硬的那种感觉,粘滞就是这个意思,不痛快稍微有一点硬,实际上他还是有一点力量的。只要有这种粘滞的感觉,说明正气还不是很亏,他还有一点正气在支撑着,能够在抵抗,所以你才能摸到这种粘滞的感觉,所以只要有这种脉,他就说明浊气很重。那么,首先就是要化浊气,就是化痰,通俗地讲,就是先化痰。化痰,象这种情况我大部分情况我考虑会用皂角,皂角化痰比较好,皂角一般要配大枣一块用,配上大枣比较安全一些。那么这股痰浊我们用化痰的药先把它化开,辅助上通腑排邪气的药,把这股浊气化开之后慢慢排出体内,那么这个时候呢,再过上一段时间比方说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有的慢的呢一个月或两个月,通过持续的化痰治疗,你再去摸他脉的时候就变成一股滑象了,刚开始摸的时候是很不痛快的好像扎在那不走,慢慢地就变成了一股滑象,滑象是什么意思,滑脉主痰啊,也就是说这股痰浊呢,这股粘滞的浊气,经过我们药物的调理他慢慢地化解开流通开了,只有流通开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滑象来,这个是后就可以用比较缓和一点的化痰药,像这个竹茹、桔梗、茯苓、半夏,这就可以了,就不一定用皂角了,也就是说化痰大部分内科病经过两个阶段。一个是非常粘滞粘在体内不动的痰,用比较厉害的皂角这样的药来化解;然后这个化解开之后慢慢地痰就流通开了,脉有滑象了就可以用常用的化痰药竹茹之类的继续化痰流通。

等再治疗一段时间,滑象也不明显了,痰越来越少了,那么这个时候就会表现为弦滞,弦象,就弦紧啊或弦促啊。弦为肝郁为气郁。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说有形的浊气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无形的气郁了,这个时候病人往往会在症状上出现一些反复,以前没有的症状现在重新出现甚至有些症状会加重,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有痰的时候,痰就跟道路上有阻碍,它这个气走得慢,相对来讲流通得差一些,即便这个地方有病,可能气流通不过去,他也没感觉。到了把痰给它去掉之后,气在里面走道比较痛快了呀,就跟跑大马路一样到处乱跑了呀。那么这个时候哪个地方有病,就是气冲病灶相当是,他就会有感觉,就会觉得身上多了很多病,所以这段时间要跟患者讲清楚,不是病增加了,而是这个病本来就在,只是以前痰浊堵得它没表现出来,那么现在把痰去掉了,它就表现出来了,只是一个单纯气郁的表现,这个时候比较好治的。主要就是调气,当然我们也可以结合活血化瘀进一步疏通道路,主要还是调气,调气呢就是小柴胡的意思、四逆散的意思,疏通肝气,然后根据气郁的不同的位置可以选择一些就像药引子一样的药,在上者可以配合像麻黄桂枝,在下配合上牛膝远志啊等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再把这个气也调顺了。等我们把肝气再调顺了,把这个气郁也解决了,那么整个脉呢就会比较柔和了,摸着比较软了比较弱了,那么这时候就会暴露出正气虚的一面来了。以前是邪气正啊。邪气正,正气在里面堵着哪也去不了,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一样,所以尽管正气虚,它也没事可干,它就在里面瞎叫唤,就跟虚张声势一样。所以你觉得正气还可以,一旦整个外面的邪气都处理掉了,需要正气独挡一面,来这个维持全身一气周流的时候,它反而力不从心了。

所以这时候往往出现正气虚的一面,脾胃虚啊全身乏力啊肾气虚啊等等都会出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运中焦的角度来讲呢,先运中土再补肾气。由祛除邪气的治疗思路慢慢转变为扶助正气,补正气。一般来讲我是先运中土,先调脾胃啊,调脾胃就是以前给大家讲过鲜姜白蔻甘草啊,这个小方,还有党参啊白术啊等等都是扶助正气的,就是调正运中土调脾胃。可以加上一点帮助消化的,麦芽啊山楂啊等等。那么调脾胃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让一气周流的中枢中气能够独立,能够自力更生能够化生气血,能够维持自身的运转,做到这一点。那么如果中焦得到了很好的扶助,它能够自主的运化,那么病人的胃口都会自己好转起来,觉得吃饭也香了,大小便慢慢也好起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脾口一开,中焦转起来了,气血就源源不断地化生。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补肾。根据中焦这股气的强弱,适当地加上补肾的药。中焦气弱的时候补肾的药量要少一些,中焦这个气如果比较好了,那么补肾的这个药量可以相对多一些。补肾就是滋润和收藏的药一块来用,滋润的药你看首乌、黄精、熟地、肉苁蓉之类的,收藏的药就是种子类的补骨脂啊菟丝子啊枸杞子啊之类的。那么这些补肾的药把肾气补足,精气收藏得比较充沛的时候,整个一气周流的根基就比较厚了呀,它就会生发有力,整个一气周流就会进入一个更好的状态。不光是中焦斡旋很通畅了,肾气的收藏和生发得都很有力。那么它就是能收能发,有进有出,运转自如,进入一个非常正常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收功治愈的大功告成的时候。

所以我们一般来讲,治病呢都是这么一个过程。大概地来说,就是内科的一般常见病,我们在临床上大概都要经过这么四个过程,就是化痰、调气、运中、补肾四个过程。当然这四个过程不是完全的截然分开,它们有时候会相互承接,甚至有时可以同时并用。那么只是从疾病的发展过程来讲,治疗过程来讲,它大概是这么四个过程。

实际上我们想一想疾病发展的过程,它实际上跟我们疾病治疗的过程基本上是相反的。刚开始发生的时候,他是先伤阳,伤了阳气嘛,伤阳气往往是先伤肾阳,肾阳一伤,然后呢中土不运,中土不运之后呢,自然就会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久了呢会产生痰浊。那我们治疗的时候就正好相反。而且在这个临床上呢好多疾病患者自身他就有感觉。他说,我这个以前在治疗过程中,他就会说以前我有这个症状,现在我又出现了,再治疗一段时间说,我更早的时候还有这个症状,现在又出现了……那么当然我们治疗的过程,疾病以前的一些症状,有时候会有重新出现的现象,但是并不是说过程都是完全一样。有的人你比方说,它这个肝郁的过程它会持续好几年啊,你给他治疗也许一个星期就过去了,它只是说会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以前的症状会呈现,但是时间不会那么长。只要治疗比较得当,它会比较快地缓解了就好了。

那么我们对疾病整个治疗的过程有这么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再治病的时候想起来讲心里就相对比较有数了。一般来说慢性病,这四个过程如果都走完的话,一般都得半年左右。所以有些慢性病,有些患者可能坚持不了吃半年的药,那么你就尽可能给他把化痰调气这两个过程走完。化痰调气的话,一般来讲不需要超过三个月,快的话一个月就能走完这个过程。剩下的大量时间可能就是辅助正气。辅助正气这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需要慢慢地自己去恢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只是讲大概的一个规律,每个人的因为体质不一样,疾病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人甚至还要治疗好几年呢,有的人也许很短的时间很快就好了,我只是讲一个大概的规律。那么我们有了这么一个疾病的演变和疾病治疗过程的这么一种印象呢,以后大家在临床上碰到一些慢性病治疗的时候,心里就有数了。就是你知道它这个病大概是应该先怎么着治,再怎么着治,治疗之后应该是有什么样的变化?往哪个方向发展,大概是有个数的。

那么我们讲的规律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先祛邪气,再补正气,再扶正气。就是先祛邪再扶正,讲的这么一个思路。那么这个治疗方案,它的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正气还不是很虚,正气尚可,是这么一个前提。如果说正气很虚了,正气虚的都快散架了,都快散了,一气周流已经难以为继了,这个时候你再去先祛邪气,再扶正气,那就来不及了呀。这个时候,紧急的时候,正气很虚的时候,尽管它也有邪气,也要先扶正再祛邪。那么这个怎么判断呢,怎么判断哪个时候正气虚为主呢?

我就举一个案例。我们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类患者,大家网上可能也会注意到,这一类患者呢是我们统称为伤精的患者,所谓伤精的患者就是肾气比较差,肾气虚得比较厉害,肾精伤得比较厉害。我最近治疗一个孩子,他就是伤精伤得比较厉害。这个孩子,他是自己误用附子和干姜,用的有点过量了,伤了阴精,导致的伤精患者。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这个脉象就很虚,他的脉其实摸着还是比较硬的,但是呢他的脉象摸着是很波,就是没有一股沉静之气。脉虽然摸得比较硬,但是脉呢忐忑不安摸着就是,静不下来的那种感觉。然后他自己也是,身上也是手有点发抖,坐着也有点发抖,有点战栗的那种感觉,站立不安。他这个脉你要摸着是沉且是无力的。他这种脉象,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象呢?整个一气比较虚,没有根基,气散,一气预散,一气不能接续,不能固守,快乱了就这么一种象,这就虚得比较重。所以这个一气,它是一个圆融的一气,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它还能够结合在一块儿,是一团完整的气。就是你摸脉的时候感觉这一气它还是一体的,没有散架。只要它这个症状上、脉象上感觉这个气很弱,很虚,都走不成块儿了,快散了。甚至颤颤巍巍地感觉好像要都快跑了,这种情况都是比较虚得比较厉害了。当然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除了伤精的患者,其他患者比较少见一些。其他患者如果这个气比较虚的时候,整个脉摸着单纯的是浮大无力,沉取无根等等。

因为我们这个用药呢,实际上是为了让一气恢复流通,尽管它里面有邪气也好,有浊气也好,不管有什么堵着,一气就走不动了。我们呢用药去流通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借助本身一气的力量。如果一气本身它还有这个实力,能够随着药物一起去流通,去除邪,我们就可以先祛邪。如果一气本身虚得很厉害,它自己根本就没有力量走动,你用上药物去,它也不能随着药物一起祛邪。如果你把这个药物比喻成为一个工具的话,把这个正气比喻成一个人。他如果还有力量的话,你给他一把工具,他可能借助这个工具就把疾病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假设他虚得很厉害,手无缚鸡之力,你给他工具,他也拿不动啊,还是啥也干不了,所以怎么办?你先给他吃饭呀,先养养他,让他有力气了,再给他工具,再让他治病去。我们治病,尽管要用药物,实际上还是借助人体的一气去解决问题,并不是药物本身单打独斗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药物治病的前提,它实际上是要借助人体的一气。人体的一气就像药物的一个载体,没有一气药物怎么通行?所以如果碰见正气特别虚的人,一定要先扶助一气,先扶正气。所以我治疗伤精患者,一般都是先给他固守中土,用大量的甘草干姜汤,配合了一些这个滋养的药物,先把一气给固守住。甘草干姜汤有时候可能会要用到三五十克以上,量都比较大,然后慢慢地你这个局面你控制住了,中土这股气慢慢地有力量,能够有气流通出来的时候,慢慢地再加上治病的药。让它去流通,慢慢这个问题就会得到一个解决。所以这个伤精的患者可能很不好治,根源就在于,其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正气的基础太薄弱,正气自己已经没法控制全局了,从这个掌控全局的角度来讲,守固中土是一个比较好的入手点,所以我治疗伤精患者都是先固守中土,先用固守中土的药,然后再加上其他的治病的,补肾的,其他流通的药佐上。

今天呢就不讲这个具体的疾病了,只是给大家讲具体的原则,一般内科病都是这样的原则。因为我们常见的病,它大部分的正气都还可以。他要真是有这个虚得很厉害,成了危症了,可能他就早就去医院去了,不太会来找我们一般的中医大夫看。所以咱们在临床上能遇到的,只要你在门诊上看的大部分都是正气还可以的,就是我前面讲的那个,那四步,按照这四步来治疗都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如果你刚巧是个住院医师,有时候也会遇到这个比较厉害的患者正气虚的比较厉害的,你要用中药的话,你要记得要先扶住正气。

今天因为只是讲一个大概的原则,所以这个具体的用药我就不再具体地说,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提出来咱们就再交流一下。另外我最近有点事情要回一趟老家要处理一下,所以讲课可能要停一段时间。等这个天气稍微凉一点,我再回来跟大家接着交流具体的一些疾病的治疗。

课后问答

看一下大家提的问题:
     1.小马问:有慢性咽炎和鼻炎,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咳得不爽,感冒了咳嗽比较严重。
    答:慢性咽炎和慢性鼻炎一般来讲也是属于痰浊瘀结的一种,或者痰瘀互结的一种情况,大多伴有中土不运,肝气郁,肾气虚这些情况。我讲小孩慢性鼻炎的时候其实讲过这个问题,大人和小孩的病道理上是类似的,可以参考下我讲的小孩慢性鼻炎那个治疗路子应该是类似的,药量可以稍微大一些。

2.有朋友问门诊的问题,如果已经预约了,能约上肯定可以看上,因为我不在的时候诊所是不会给你预约的。

3.云中鹤问:爱人查出患有甲亢。
    答:甲亢我们以后讲吧,甲亢简单来说还就是肝郁,肾气不藏这么一个象,主要还是要疏肝,补肾,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当然可能有痰浊在里面。

4.沉香问:皂角是用外面的皮吗?
    答:可能很多朋友对皂角怎么用还是不太清楚,我其实都讲过了,那么皂角呢,大皂角比较好一些,小的猪牙皂也可以用,皂角用的时候如果炒过,现在炒可能不太方便了,就是你用微波炉烤一下,生的稍微烤一下,烤上大概不达到一分钟,四五十秒,就一般的微波加热。烤到能闻到有点香味出来就可以了,别烤糊了,稍微用微波烤一下,它这个药性比较柔和一些,再煎的时候药气也容易出来。我们用皂角主要是用皂角的肉,皂角的皮和籽中间它有皂角肉,主要用的是皂角肉,因为我们不是直接吃,而是入煎剂,所以没必要把皮和籽都去了,你就一块儿带着用就行了,它主要起作用的是皮和籽之间的很少的那部分的皂角肉。你比方说我们用0.5克的皂角,真正的皂角肉的含量可能只有0.1克,0.2克,那就足够了,单纯用皂角籽有没有作用呢?也有,但是就差一些,主要是皂角肉的作用。

5.易水寒问:尿潜血,木气盗泻,遗精如何治疗?
    答:这个是木郁肾虚的一个症状,疏肝补肾,大概是这么一个思路,具体的疾病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慢慢讲。

6. 净意问:请问老师 呵欠后有寒涕沁入口腔 脑袋的浆糊状马上缓解 是怎么回事
    答:净意问的这个问题呢,可能是邪气去,正气恢复的一个意思。他问的是寒的清涕流出来之后脑袋就清醒了一些,可能是这么一个意思,那就是浊气去,正气通的这么个意思。

7.快乐养生问:脸上油多,是正气虚吗?

答:脸上油多的话,凡病都有正气虚的一面,油性皮肤应该是这种肝郁痰浊的情况可能多见一些,也是一种郁滞,正气不能收藏,往外宣散的一个象。

8.孝娥问:治病扶助正气还是祛邪气,要看正气虚弱的程度怎么判断?如果正气不行,化了痰还会再生出来。
    答:这个说得很好,所以我们治病一定要以正气为根本,任何时候祛邪气,虽然我们讲治病先祛邪再扶正,但是袪邪气的药量多少,峻猛要根据药的正气的强弱来定。正气足,你用的祛邪气的药量就可以猛一些,可以重一些;正气偏虚的,用的药量可以小一些,缓和一些,原则是既能祛邪气,又不能伤正气,这是一个原则。否则的话,祛邪气的药用得过重,伤了正气,确实是化了痰,痰可能还会生出来,这就是一个火候的问题。这个需要大家在临床上慢慢体会,如果说你单纯去扶助正气,不去祛邪的话,正气也扶不起来,这是辨证的看问题。

9. 去相存象说:附子干姜伤了精还要用大量干姜是什么道理?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刚才跟大家提到一个案例,一个伤精的小伙子伤精比较厉害,我给他用了大量的甘草干姜汤,大家注意,我说的是甘草干姜汤,没说干姜甘草汤,那就是甘草要比干姜的量多。甘草干姜汤呢,如果甘草多,干姜少,它就是温固的,温通而固守,是偏于固守,不是偏散的。假设只是用干姜附子是偏散的,就把精气给散掉了。如果用干姜甘草汤,干姜多的时候它是温运中焦的,甘草多的时候是温固中焦的,不一样的,这个是完全两个相反的方向。所以说治病就是用药物这种搭配来形成一种药的药势,或者散或者守,只要灵活地搭配,同样的药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效果。所以他用干姜伤了精,我还用干姜给他治好,原因在于我用了大量的甘草,佐治干姜的温散之性,让他完全固守,不再外散,只是用干姜的温运之力,让一气温固,有周流的力量。比如说我甘草用50克,干姜可能只用30克,就是这个道理。

10.仲景传人问:如何结合脉象以及症状判断病人正气以及邪气的局面?
    答:我在临床上主要是凭脉象来判断邪正两方面的对比,症状我只是作为一个参考。一般从脉象来讲,只要脉气还能够接续,脉气摸着还有一股稍微有一种绷紧,往外出的力量,就说明正气还可以;如果脉气摸着断断续续的,不够饱满,力量不大,或者脉气整个飘在外面,阴已经没了,或者脉气很不稳定,脉摸着跟一个人忐忑不安晃动之象,有的病人会有这种脉,脉在里面晃荡一样。坐不住那种感觉,这都是气虚得比较厉害,不能固守,气虚欲散。这种情况就是虚得比较厉害,一般就要考虑先固守。

11.杏林小学徒:痰浊如果不在脾胃,而在经络或者在其它脏腑,在舌象上还能反应出来吗?治疗脏腑之痰和经络之痰用药有什么不同?

答:痰浊不管在哪儿,在舌象上应该都是可以反应出来的,只不过呢,在脾胃的痰浊可能反应得更直接,在其它脏腑或者经络的痰浊,反应得不太明显,但是也能看出来。看痰浊,因为一气本身,全身的一气都来源于中土脾胃,所以全身任何一个地方有痰浊,它都会在中土脾胃上有反应,也就是它都会表现在舌苔上。看舌苔的痰浊,不光是看舌苔的厚腻与否,也看它这个神气,你看着这个舌苔,看着这股儿神气很清透很清爽,那么这就是气比较清,痰浊不多。如果你看着这个舌苔的色泽、质地,看着有点模糊、浊腻、不爽快,神气不清透,这就是内部有痰浊,哪怕是他这个舌苔很少、很薄,看着好像没有什么浊苔,只要它有这种浊腻的感觉,就可以断定他里面有痰浊。他可能痰浊脾胃不多。

那么治疗脏腑之痰和经络之痰,用药有什么不同呢?也没有什么不同,全身任何一个地方的痰浊,你都可以用温化的办法去治疗。痰浊无非就是粘滞不行,不管在哪儿,它都是不走啊,你就得用这个通达的药物,通达辛散的药物。一气周流它无处不到,它都会跟着这个一气四处通达,哪儿的痰都可以直到。当然这个不同的药,它这个通达之性可能有一些区别,所以古人也给出了说,哪儿的痰用什么药,比方如白芥子,专门治皮里膜外之痰,有这么一个说法。那么实际上白芥子,只要是寒湿的黏痰它都治,在哪儿都可以治。

一气周流,它通行十二经,药气它是跟着一气在走,它也是通行十二经的。就是说,不管痰在哪儿,你都可以用化痰的药,都可以指到的。而且这个痰化解之后,它肯定最后都会归入六腑,都会入土,入于土气,都会通过肠道排出来。

12.吕克:有个10岁的小女孩,每次感冒就输液,现在基本不出汗,而且最近出湿疹,奇痒,晚上不能睡觉。请问老师如何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吗?
    答:小孩湿疹我讲过了,可以参考一下我讲的这个内容。不一定麻黄附子细辛汤,路子大概也对,但是有点过于峻猛,看一下我以前讲的可能会有更柔和更稳妥的办法。

13.岁寒三友:因肾结石导致肾积水,五年前双肾行手术取石后,症状缓解,后因手术右肾粘连,多次手术处理,现右肾功能基本消失,左肾做ECT(同位素)现实肾小球滤过率只有50%,目前患者有时腰困,尿常规白细胞3+,红细胞2+,肾功肌酐123,尿素氮9,目前可能建议摘除右肾,左肾也有积水,请问老师术后如何入手来调治左肾?谢谢老师!

答:像这种术后的病人,因为手术这种创伤,引起粘连之后,也是一种比较黏缠的郁结,相对来说不太好处理。肾病我在书里已经讲过肾病怎么治了(见《临证辩象》一书),路子都是这个路子,都是温运疏通,然后化痰补肾并重,大概就是这样的思路,但是也得看他中土的情况怎样。
我为什么一般不在网上看病呢,就是因为这个四诊啊,你单纯说的时候很难说清楚的,还是当面诊治四诊合参比较可靠一些。

14.天行健:转发个同学的问题:月经先后无定期,胃里经常闷痛,有很多中焦的症状是怎么回事?

答:凡是月经出现问题的,必然是肝气郁,肝气不通畅。或兼有中焦的问题,可能是土木不和这种情况多见一些。治疗时候或者先调中土或者先疏肝气,要看具体的情况,土木调和之后呢,可以根据情况再补补肾。

15.问:小孩1周半,近半月来,时不时的发烧,医生说嗓子发炎引起,用消炎退烧西药效果不佳,请问是什么原因,该怎么治疗?

答:这种小孩的经常性发烧,嗓子发炎在中医来讲实际上就是相火不降啊,我估计大部分是中土的问题,脾胃差,相火降不下来,可以用温运中焦的药试一试,运一运中焦,相火它自己降下来,可能他就不再发烧了。

16.鹿慕溪水:长期扁桃体肿大怎么个治疗思路?
    答:长期扁桃体肿大,跟前面问的那个咽炎鼻炎是类似的,就是病气郁结在上时间久了而已。

17.铛铛:老师,男 ,28岁,夏天特别爱出汗,比一般人出的厉害,不是气虚的那种,好像是湿热体质。
     答:在临床上出汗的人,一种是比较虚,自己守不住了出汗,自汗或者盗汗。 还有一种汗,就是那个气郁引起的汗,比方说湿热啊痰湿内蕴化热了,或者痰浊内瘀,一气不能内收了,它郁在里面它就会外散,稍微一动就会出很多汗,尤其是比较胖的。这种情况他这个出汗实际上也是有虚的因素,只不过他虚的不是很明显,主要表现为这种痰浊或者湿热的这种郁结,这个时候这种出汗,你不能用单纯往里收的方法,一定要温化痰浊或者是流通里面的湿热,用祛邪的办法,让一气有下降收藏的回路,让它能回来,那么这个汗就不出了。

18.仲景传人:老师治疗过温病的病例吗?
    答:所谓这个温病,我理解是不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像流感啊或者是没有受寒、单纯发烧的这种病?我在临床上治病,说实话不会刻意去区分他是伤寒还是温病,是风寒还是风热,我只是根据他的病症,根据他的脉象,从一气周流的这个全局来看,看他是不能升达发散还是不能敛降收藏就看他这个象,主要是调这个升发收藏,不去管他是什么病,可能有些病是温病,但我治过了也没有注意他是不是温病。从道理上来讲,所有的病应该用同一个医理都可以治好,并不是说温病我用这个一气周流的理论就不能治了,肯定不是这样的。

19.镇江中医爱好者:老师,我7月4日,咯血了,后来挂水到现在,现在我胸口疼痛,应该是有瘀血吧?
    答:一般挂水都是用消炎药比较多,消炎药都偏凉,偏凉的药有个弊端,就是容易留瘀、容易留邪气,所以现在胸口疼呢,估计是有瘀血,那么你可以适当吃一点云南白药,把这个瘀血给去一去。一般术后的患者,我都建议他们少量的吃一段时间的云南白药去去瘀血,不要留病根。

20.好学不倦:老师能否给一个不用节食就能减肥的中药方?
    答:这个很简单啊,温运中焦的方子都能够让你不节食也能减肥。温运中焦的方子我们以前讲过很多了,你随便找一个它就能管用,都能减肥。

21.杏林菜鸟:脾湿热、有口气,也属于脾虚的范畴吧?也能用甘草干姜汤吗?不会更热吗?干姜能到20-30克吗? 
    答:有口气,肯定是中焦浊气比较多,这个时候我建议先运中化痰,先祛邪气,单纯用甘草干姜汤,这是扶正气,可以先用化痰的药,或者甘草干姜汤配合着化痰的药,简单一点你就直接喝点鲜竹沥就可以了,这样可能比较好。

邪气重的时候,不要用大量的这种强行辛温通散的药,有的人就是大量的用附子干姜,不管里面的邪气,结果邪气没去掉,反而是这种强行的通散把正气给伤了,会产生新的疾病。

22.望远镜:宝宝四个月时患婴儿痉挛症,吃了六个月西药,五个月中药,现在停药已有半年多,现在21个月,发育情况尚可,走路不太稳,话比较多,吃饭大便正常,就有时刚入睡时会哭醒,睡觉有时眼睛微睁,我按摩八天休息三天,这样可以吗?宝宝问题大吗?

答:小孩刚入睡的时候会哭醒,就是他这个阳气不容易入内,应该里面是有郁结,睡觉露睛可能是有肝郁。小孩子一般来讲顽固的郁结比较少见,所以小孩一般用按摩或者简单的药物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个孩子我估计他是有肝郁的情况,你可以用点疏肝的药,或者按摩的时候着重于给他舒达一下肝气,可以试一下。

23.图图 :老师,我年初的时候肺炎,后来挂水好了,但是喉咙一直有痰,不多但是一直消不掉,也不咳,是什么原因呢,要怎么治疗呢?
    答:这实际上是挂水用抗生素比较多,寒凉伤阳引起的陈痰留在肺里一直没有去掉,喉咙有痰就是内里有陈痰。这个时候你可以用温化寒痰的办法,干姜半夏这两味药,就这个意思,你也可以用点其他它的药,温运一下慢慢应该就好了。

24.小芳:请老师讲讲脚气怎么除根?
    答:脚气应该是湿浊在局部的一种瘀积。它的本身肯定是有肾虚和中土不运的底子,要不然它很难产生湿气。所以这个脚气呢,治标的话可以用外用药,就是燥湿的药,黄连、黄柏、苍术、甘草这样的。如果是去根儿的话,那么还是要运中补肾,凡是脚气,实际上本质上这种人都是肾虚的体质。

25.虾米神仙:左后腰附近起了一片小的疙瘩,肉色的,痒,一碰却很疼的,该怎么治疗?
    答:这个我也搞不清,你可以就近找个大夫先检查一下。

26.镇江中医爱好者:用桑白皮10 地骨皮10 杏仁 薏苡仁 10炒黄芩10 炒山栀子10 丹皮丹襂各10g 旋复花10 桃仁10 茜草10g 侧柏叶10 黛蛤散10 藕节碳10 炮姜5 白术10 纸壳5 艾叶10 老师你看这个药方能治疗我的咯血疼痛吗 答:从咯血症状来讲这个方子也还可以,但是是不是符合你这个病情也不好说,因为我不知道现在你正气这个虚实情况,整个这个方子我感觉是偏寒了,你中土这个正气能不能承受的住,这不好说。我见里面用是10克栀子,栀子是很凉的药,如果中土比较差的话,尽量少用栀子,当然炒焦了问题不大,但稍微炒的话,还是比较凉的。你可以试一下……

27.牡蛎:小孩口吃怎么回事?请解释一下。
    答:小孩口吃我还真没有治疗过,我也没有经验,但是如果从这个象上来讲,言为心声,口吃应该是心气不能外达,应该还是有肝郁的这个方面吧,是否还是土木不和的问题?运中调肝是不是能有效,我没治过,这个思路可以供大家参考。

28.兰儿:老师,若体内有郁结,服用运中焦的药,会有什么效果?
    答:体内郁结如果不重的话,运中焦还是有效果的,你要是体内郁结很重的话,你中焦都转不动了,你单纯去运的话,恐怕效果也不好,还是要先去郁结。

29.镇江中医爱好者:云南白药,是否可以用汤药,重用三七代替?
    答:云南白药还是用成药比较好吧,不需要用汤药的。

30.鹿慕溪水:男尿道根长期痛、目前跳痛、喜按揉, 舌中横裂纹、浊苔,用什么思路治疗? 答:舌中横裂纹、浊苔这个肯定是郁结比较重,痰浊比较盛,我要治疗的话,可能会首先考虑化浊疏肝。

31.门外人:老师能解释一下颚下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吗?
    答:淋巴结肿大,不管在哪儿肿大,我感觉应该都是肝气郁结的一种表现,结合部位不同可能肝气郁结的原因也不太一样。

32.兰儿 :老师,输尿管结石是什么原因
    答:输尿管结石也属于肾结石的一种,肯定都是肾气差了,浊气内蕴导致的。

文源:彩云长在

(0)

相关推荐

  • 根尘用药摘抄

    根尘用药摘抄 1.自身经验:服<逍遥丸>,会身痒,那种不是皮肤表面的痒,而是在皮下(皮内)的痒. 2.六腑,它就是一个右路敛降的通道,一个道路. 3.右路敛降它是人体后天气血生化补充的一个 ...

  • 根尘不偶老师《四圣心源》阴阳变化(5)

     今天讲<四圣心源·卷一>,第一部分<天人解>.从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成书写作过程的时候就说过了,黄元御当时写<四圣心源>呢,是先写的<杂病>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成人疾病的治疗过程(37)

    咱们今天接着说<四圣心源>在临床上的运用.前几次讲课,跟大家聊了聊小孩的疾病,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基本方,供大家参考.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成人的一般常见内科治病的原则.先把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一气周流(一)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一)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小儿湿疹的治疗(31)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次,我们讲了<四圣心源>的一些病症,跟我们临床上见到的那些疾病差别比较大.书里面讲的各种疾病,我们也能见到.但是,我们在临床见到更多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一气周流(3)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2)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流传(4)

    上一次讲课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全,今天做一个补充.就是<四圣心源>的流传及演革,今天在这里说一说.上次讲的是对黄元御先生的生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知道黄元御先生写<四圣心源>这本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阴阳变化(5)

    今天讲<四圣心源·卷一>,第一部分<天人解>.从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成书写作过程的时候就说过了,黄元御当时写<四圣心源>呢,是先写的<杂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