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玛丽苏是心理刚需,少女感没有什么不好?
01
哈,昨天看到42岁章子怡获得“年度最佳新人奖”。网友纷纷表示“不明白”:“国际章”还抢新人饭碗?何炅打圆场:“当她用人生第一部电视剧作品,跟大家见面的时候,我觉得子怡拿这个最强新人,真的是一种很好的祝福意义。”蔡康永也是机智夸奖:“我觉得子怡拿这个奖,真的好特别,也很恰当,因为她一直是一位敢于迎接新的挑战的一位明星。”哎,仍旧是满屏尴尬啊。
02
包括章子怡,自己也不愿意承认已是“中年演员”。她有在怼:“《上阳赋》片方和平台别再消费我营销“少女感”了!‘少女感’没有什么不好,但请别强安在我身上!我演王儇的时候38岁,下个月42,这两个数字哪个跟“少女”有关?我是很清醒的!”可现在《上阳赋》口碑如此,章子怡回应:“我觉得还是朝下一个角色看吧。就像2020年一样,一切过往终究是序章,要向前看。”
03
这电视剧还在热播,女主角也不帮忙宣传宣传。看来,这个“少女感”还真伤人。有人说,章子怡这个电影咖来拍电视剧就像下凡渡·劫。可怎么说,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好,这个也怪不得其他人吧。无论怎么看,章子怡都有着绝对的话事权。如果她认为:我年纪不太符合年轻王儇,要不换个小(指年纪)演员吧。难道,片方资方还会说“不”?啥事,拗不过“我愿意”。
04
后来,看到《上阳赋》原作者的采访。看到她对“玛丽苏”的理解,我释然了。难怪章子怡会接拍《帝王业》,这两人“英雄所见略同”的惺惺相惜啊。《上阳赋》原作者大概意思是:玛丽苏是中性的,是人们内心里或多或少的一种欲望折射。有趣的是很多人羞于面对这种欲望,认为它太不高级,就像“少女心”一样是明明存在但需要被掩饰的东西。这是一种心理刚需,与英雄梦永远不过时。
05
原文太长,但最核心的意思便是这个。我不明白,为什么“玛丽苏”会成为心理刚需。好像,我并没有这个心理需要。靠,难道我不正常吗?玛丽苏的意思:泛指同人文中虚构出的一个真实剧情中没有的主角,此主角往往较“完美”,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关系复杂,往往受到主角的关注。关键词:一个是“完美”,一个是“苏”。王儇可能既完美又苏,可是影视化之后的章子怡呢?
06
《上阳赋》原作者认为:人的欲望是最诚实的,它不矫饰不扭捏。哪怕我再有野心、再有欲望,“玛丽苏”一定不是我的那杯茶(You are not my cup of tea.)。玛丽苏是大众审美所在?非也,你认为的不是我认为的。另外就是,章子怡对“少女心”也有着不少误会吧?怎么诠释的,证明这就是你认可的“少女心”。不只是满脸胶原蛋白,还要瞪挤眉嘟嘴巴?还要娇声娇气,加摇头晃脑?
07
该少女的少女去,不是少女的也别矫揉造作——这,才是天性使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