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撰写《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我如何撰写《正说内经——〈内经时代〉补注》(续三)

河间金栋

再如,关于五脏与五行的配法问题,先生第一节原文中说:“古代文献中还有与《内经》不同的配法。”到底是什么配法呢?先生原文中没有交代。《补注》是必须交代的吧!如果不交代,还叫什么《补注》?!为此我必须查阅相关文献。怎么查?古代医籍中是没有的。考虑到五行说是汉代的统治哲学,必须从汉代儒经中去寻找,而汉代儒经又有今、古文经之分。我决心查找,只有网购相关书籍以释疑解惑。通过细查《尚书》的《注》(汉孔安国)、《疏》(唐孔颖达)及清儒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古籍,发现原来与《五经异义》有关。最后从网购的许慎《五经异义》这本书中,找到最原始的说法。有关《补注》摘要如下:

五脏配五行的另一套说法,则是据人体五脏的解剖位置而来。即肺在上,肾在下,心居中央,左是脾,右为肝。面南而立,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则五脏配五行为,左脾即东方配木,上肺即南方配火,心居中央以配土,右肝即西方配金,下肾即北方配水。此源于古文《尚书》之说,与《礼记·月令》四时祭脏有关。《内经》没有此说。

《五经异义·五脏所属》:“古《尚书》说:‘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肾,水也。’许慎案:《月令》‘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与古《尚书》同。”

郑玄驳之曰:“《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脏之上下次之耳。冬位在后而肾在下,夏位在前而肺在上,春位小前故祭先脾,秋位小却故祭先肝。肾也、脾也俱在鬲下。肺也、心也、肝也俱在鬲上。祭者必三,故有先后焉。不得同五行之义。今医病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

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玄数》:“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肾,此玄符也。是故肺藏气者火也,肾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其为体(性)也,则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

郑玄注“《月令》祭四时之位,乃其五脏之上下次之耳”。

郑注“五脏之上下次之耳”,指五脏解剖部位的上下次序。上肺下肾,左脾右肝中间心,亦即古文《尚书》五脏附五行的具体所指。但亦认同今文《尚书》说,并举医家来说之。

但是,由于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才保留了目前的配法。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需要网购的书太多了,急用时不好找。如找这本《太玄经》就买了三本(买重了)——两本新编诸子集成司马光《太玄集注》(中华书局)和一本钦定四库全书《太玄经》(中国书店出版发行)。再如原来有一套《后汉书》,记得在购买“二十四史”时,好像不全。查了半天,也忘了是哪一史了,好像就是《后汉书》。于是网购时又买了一套。有时我自己都觉得好笑,都成书虫、书痴了!

通过与先生的交流、请教,感觉先生越来越亲近,越来越亲切。先生诲人不倦、一丝不苟、皓首穷经、治学求真的科学精神,值得我敬重,是我辈的楷模。说这样的话,实非有意奉承。如先生在给我审阅、修改《补注》第一、二节之时,那真是认真负责。一字一句地审查、阅读、修改,反复修改,再三推敲,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直到满意为止。与“六十自述”完全相符。先生确实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无一己之私的、真正的学者。

还有先生的高效率让我惊叹。我的几万、十来万的粗糙的稿子发过去,常常数小时之后就得到回复,而且稿子的质量大大提高。特别是先生常在凌晨两三点给我发邮件(有一次是凌晨四点),以他七十一岁的高龄,而且是带病之身,这样忘我地工作,我的感动无以言表。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补注中的技术问题,即如何具体做补注。首先,在每节前写一个总按语,以说明各该节的大概内容及扼要评价。其次对每节原文需要补注的辞条,用简明通俗的词语给予解释,或引用《汉典》《辞海》及百度等工具书给予解释,然后再引证古籍文献,择善而从。对于引用文献的不当之处,有时用按语指出或评论。再次就是用按语给予总结或发挥。另外,不当之处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先生又加了按语给予补充完善。对有的引文,先生做了个别文字改动,因为不改动就不贴切或不通顺,不流畅,不简明。先生说倘原作者不同意,欢迎交流。没有改动过的引文也不是都满意,只是有的引文需要改动的地方太多了,只要没有大误,就迁就了。

由于《补注》涉及面很广,资料量很大,虽有赵先生等指导帮助,还是会有不少粗疏或不当之处,欢迎读者不吝赐教。

2016-9-30 于河间寓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