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内经说明白》 系列之三十一 《灵枢》中关于“浊气在中”的解读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阳者恇(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张志聪版P6,又P2“神乎!神客在门”。
这段原文主要讲了三点:
1,首先把病气分为上,中,下三种不同的病邪对人体的伤害部位是不一样的,针刺治疗的方法就不一样,如果违背针刺方法“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2,就是该补反泻叫“损不足”,该泻反补叫“益有余”,会“病益甚”,此时还继续去治五脏治六腑,则“取五脉者死,取三阳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3,古文深奥精微,
《内经》中凡是伤人体的都叫邪气,又名“客气”,正气又名“神气”……
本文P2有“神乎!神客在门”。古圣人看到了人体内的“正气”(谓之神)追着入侵人体的“客气”(谓之邪气,)在经络穴位上跑。神客同时循行在经络穴位上叫“神客在门”,并且按子午流注的时间正气循行到哪个脏哪个腑,“客气”也到了哪个脏哪个腑,(此时泻最好)过了这个时辰,则“客气”消退,“神气”渐复(此时补最好)。这里没有把病邪分为“上,中,下”三邪。我把它都叫“浊气”。
那么本文把邪气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的主要目的是讲“针害”之理论。而“浊气在中,针中脉则浊气出”,隐微着旨意!如果“针中脉”不是针足三里,不是健脾胃出浊气,我不想多说什么。多少前辈辛苦解读“浊气是食物残渣”,也就是刺足三里治便秘排大便。
事实上治便秘是要辨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便秘没有一个方法是要治足三里的。所以刺足三里出浊气就不仅仅是排大便那点东西了。
我的理解与实践证明了,刺中脉健脾胃能夠排除皮肤之内的一切浊气,一身干净,百病皆除。
“浊气在中,针中脉则浊气出”。前辈解读“针中脉”是针足三里。关于足三里有“下陵三里”;关于阴陵泉有“阴之陵泉”等称谓。这种称谓上的变化是有深刻念义的。在这里用“针中脉则浊气出”呼应“浊气在中”。如果“浊气就是肠道中的大便”,直接用“针足三里排大便”不是十分清楚了吗?改用“浊气在中,针中脉则浊气出”隐含深义,“浊气在中”,实际上是:浊气在皮肤之中,在血液之中,在组织器官中,在皮肤之内的各个角落中。我健了脾胃后,病人都会排净全身浊气而诸病皆除。证明了“浊气在中”讲的是:浊气在皮肤之中。
我说内经张富松
2021年10月8号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