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生活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觉得我有钱了,我成功了,追求物质享受是对的,意识不到奢华生活对孩子有什么坏的影响。
有的家长比较盲从,看人家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就会攀比,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虚荣心。有的家长出于补偿心理,每天忙于工作,一到周末感觉欠孩子的,一定要带孩子出去吃喝玩乐一番。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从小过得挺苦的,不能再让孩子过苦日子。
这些主要原因是家长的理念高度不够,没有正知正见。
古人叮嘱我们:“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把钱留给子孙,做世代富贵的打算,十家有九个都会败掉。为什么?因为奢侈的生活对孩子心灵残害非常大。孩子的心是很清净的,没有那么多的欲望。
随着家族富裕对他的污染,他开始买名牌、买名牌,再买名牌。服装也要名牌,玩具也要名牌,甚至出门都要坐头等舱,出现这种怪现象。孩子内心被污染,志向被消磨,人变得放逸,很多问题就出现了。
奢侈生活对孩子有五方面的害处:
一、消耗福德;二、增加欲望;三、增长习性;四、致使愚痴;五、折损志向。
孩子福德越用越少,欲望越来越大,习性越来越重,脾气大不能自制,导致他愚痴,没有思想,志向立不起来。这种孩子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思想是混乱的,不能往深谈,完全跟着情绪、跟着欲望走。
诸葛亮当年教育他的孩子,《诫子书》开篇讲到“俭以养德”,一定要俭朴。俭朴不是因为咱们家没钱、花不起,是因为俭朴对孩子最有利。
这个俭朴的“俭”字通“减”。减什么呢?减欲望。欲望有什么坏处?欲令智昏。欲望起来智慧就没了,欲望一减智慧就上去了。人本来没有这么大的欲望,被奢侈生活给养大了。
祖先告诉我们,无论孩子是贤是愚,给他很多钱就把他给伤了。父母不要拿钱财家产来伤害孩子,一个国家、一个家族败在哪里?奢。所以奢侈是危亡之本,比什么都可怕。
《资治通鉴》里讲道:“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合道,等于把孩子给害了。
没有坏孩子,只有被教错的孩子。很多家族虽然有钱,对儿女钱财上看得清清楚楚。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母亲说过:“儿孙能如我,何必留多财;倘若不如我,留财亦是空。”叮嘱郭鹤年,不能留钱财给后人。
1
孩子从小俭朴,长大了会不会羡慕别人?
内在越匮乏,外在越浮华。仔细想一想,是奢侈的孩子容易羡慕别人,还是俭朴的孩子容易羡慕别人?只有欲望能看到欲望,俭朴的孩子不在意这些,因为他内心很充实。
2
孩子俭朴,以后如何进入高端社会?
真正的高端人,他们的生活极其俭朴。孩子从小住五星级饭店,长大就当总裁吗?总裁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这都是我们自己的误解。孩子有了欲望,就没了志向,没有志向哪有什么真正的高端?一时虚荣而已。
3
孩子太俭朴了,将来会不会很寒酸?
不会。俭朴的原则是什么?一切刚刚好就行。《弟子规》说:“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循分、称家,符合他的身份,穿得像一个学生,符合家庭条件,刚刚好就行。“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饮食不要挑剔,吃得刚刚好就行,也不要过量,过量会伤身。俭朴从哪里算起呢?就是在欲望和正常需求之间那条线,能满足正常需求就可以,一过线就是欲望。
保持俭朴家风,从谁做起?从我们家长做起,勤俭持家。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越勤劳的孩子,长大后越快乐;越俭朴的孩子,长大后越快乐,不信您试试看。他内心没有那么多欲望,很容易知足。勤俭让孩子养心、增智慧。
你的孩子未来有多少福报,取决于父母如何培养。你若有智慧,培养孩子的德行,至诚至善去修福,便可为孩子积累无量福德!
1
人的福报,确有定数
无论大人孩子,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带着过去的福禄、福报过来的,都是有定数的。
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一旦福报享尽了,一切的不顺就会显现。
从前,有两个人打赌。
其中一个人念经吃斋了很久,但他觉得自己依然很贫穷,并且总生病,他便觉得念经吃斋没有用。
他的话被朋友听到了,开玩笑说:“你说念经吃斋没有用,那把你念经吃斋的功德卖给我吧!”
那人当真了,收了钱并给他朋友立了字据,就这样把他念经吃斋的功德卖了。
没多久,他便梦见鬼差来找他,说他福报已尽,某日当命终。于是,第二天,他便急忙找朋友退钱要回字据,可他朋友说已经烧了,不久他便命终。
每一个有生命的众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于前世福报,福报尽则命终。因此,要积福惜福。
在物质丰盈的现代社会,很多富裕的家庭从小就给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学校,有求必应,反而事事不如意,甚至有的孩子染上了种种不良习气,让父母操尽了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父母把孩子的福报提前耗尽了。
现在为孩子花的钱,都是孩子的福报,每花一分,孩子的福报便会减少一分。孩子来到这个世间,还没有能力修福,却已经在消福了,福报当然会被耗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生活条件变好,即便父母不需以贫穷来迫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早当家。但必须让孩子知道不论是食物还是钱财,一分一毫皆来之不易,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勤俭节约,懂得感恩一切。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从现在起就为孩子多多存储福报吧!
2
福报有限,惜福不贪
索达吉堪布曾言:“从衣食获取的快乐只是一种错觉,没有任何实质,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快乐’的存在。”
有一次,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前来拜访。
中午用餐时,见老先生只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您不觉得这咸菜太咸吗?”
老先生却只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用餐结束后,老先生手里端着一杯开水。
夏先生看到后,皱皱眉头,说道:“您这里没有茶叶吗?怎么只喝这平淡的开水?”
老先生只是笑笑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增广贤文》中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得到需要的,是福;贪求过多的,是累。得到未必就是享受,拥有的财富再多,享受的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每个人只要能维持必要的生活就好,不要轻易糟蹋自己来之不易的福报。
袁了凡居士有一位十分善良的妻子。
有一年冬天,她给儿子做棉衣,家里本来有丝棉,她却把丝棉卖掉换成了棉絮。
了凡先生便问:“家里明明有丝棉,为什么要换成棉絮?”
妻子却说:“丝棉太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更需要的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样可以保暖。”
反观现在的孩子被父母长辈捧在手心,从小就知道享受,不仅浪费粮食,还乱花父母的血汗钱,什么都要名牌,从来不懂得珍惜。而家长也认为宁可自己苦一点,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要知道,骄奢必然多欲,多欲则无德。这不是爱护子女,而是毁掉子女。
“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必定福尽而死。
所以趁现在,从小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多行善事,从小惜福培福。
懂得惜福,才会福泽绵长。
3
父母积德,儿女受益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一个行善的家族,必定有福,而这个余福能够荫庇子孙;而如果造了很多恶事,那这个家族不可能长久,子孙必定遭殃。
礼部侍郎韩世能,世代居住墓边平地。
他的祖父韩永椿,喜好放生,但因家中贫困,每天早起,就持扫帚到河边,将两岸螺蛳扫入水中,以免被人捕捉。
有时忍着饥饿扫数十里路,如此不疲不厌四十多年,从不间断。
一天,韩世能梦见金甲神明告诉他说:“你祖父放生,有大功德,从此子孙世代贵显,当先使你荣享一品官位。”
后来,韩世能官司至礼部侍郎,奉命出使朝鲜,蒙皇上赏赐一品朝服,韩家子孙,果然世代贵显。
古人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
父母为孩子留下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银财宝,不是经典书籍,而是福德、福报。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祖有德,福荫后人。
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福报越来越大,必然会福泽子孙。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
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长期下来,这个阴德就会积累的绵厚深长,不但可以让自身远离灾祸,寿命延长,增加财富,而且还会惠及子孙,福泽无尽。
因此,作为父母,要给儿女培福,多做一些善事,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这样,子女慢慢地受到父母的熏陶,自己也会明白这个道理,余生儿女也能够用这个道理过好自己的一生。
给孩子这种立本之道,比给孩子钱财更为重要。随喜转发,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