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乌附——姜桂汤证临床举例
姜桂汤证
流涕案(姜桂汤加味)
韩某,男,21岁。流涕4年,夏季明显。面色晄白,舌淡红、边有齿痕,脉细微、尺弱。
桂枝30g 生姜30g 荆芥穗5g 西砂仁20g。5剂
曾按:此属过敏性鼻炎,多属对寒过敏,治以温散。阳虚者加附子,年老者用四逆汤。此案虽属小疾,但辨证不清,恐亦贻害。此案若从辛凉解散,无疑会伤阳!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感寒流涕,喷嚏,好发于冬季,室外甚于室内,晨起甚于上午……寒则收引,致皮肤闭阻,使肺失宣发,卫气滞而不畅,肺津不固外泄为涕。治则温散宣肺,桂枝、生姜为妙,此为郑氏体会,甚效。加芥穗系考虑此类常因寒滞脏体肺位,且辛温升散,用之无妨。这类病人病史长,用砂仁引五脏之精入肾,且入脾,与桂枝同用补火(凡火)生土,阳虚甚者加附子,常获佳效。
流涕案(姜桂汤合四逆汤加味)
杨某,女,54岁。流涕2个月,按外感治疗不愈,且胃胀,不饥,便溏,项痛,额痛。此上焦阳虚不摄,中阳败损不运,且中损日久及肾,故舌淡,脉沉弱,予以温阳固津。
桂枝40g 生姜40g 附子70g 干姜30g 炙甘草30g。4剂,每剂分3服,每日4服。
服药好转,守方加西砂仁20g,肉苁蓉30g。4剂而愈。
鼻塞流涕案(姜桂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减)
彭某,男,23岁。天阴受凉则鼻塞流清涕,受风则咳嗽已有2年。曾诊断为“鼻甲肥大”而手术治疗未效,时有忽然鼻塞流涕现象,腰无所苦,舌淡白,苔白润,脉缓。
附子80g 桂枝40g 炙甘草40g 菟丝子20g 补骨脂20g 淫羊藿20g 鹿衔草30g。5剂
药后已不流涕,略有鼻塞感,夜间气紧,白天欲寐,身不怕冷。舌淡红,苔白润,脉缓有力。
附子80g 桂枝30g 生姜30g 瓜蒌20g 薤白20g 白酒70ml 淫羊藿20g 杭巴戟20g。5剂
药后诸症进一步好转,偶有气味刺激而鼻塞流涕,舌淡白,苔白润,脉缓。
附子80g 桂枝30g 生姜30g 肉桂10g(后下) 菟丝子20g 补骨脂20g 淫羊藿20g 巴戟天20g。5剂
药后病愈。
咳嗽案(苓桂姜枣汤)
伍丙林,男,45岁。2007年11月20日初诊:咳嗽2个月,常因气逆冲咽则咳,以温阳降逆健脾之法。
茯苓30g 桂枝30g 生姜30g(去皮) 大枣25枚。7剂,每剂分3服,每日5服。
11月29日复诊:药后气逆上冲基本停止,咳亦止。
咳嗽案(姜桂汤加减)
刘某,男,6岁。晨起咳嗽,略有泡沫痰,流清涕,病已1周,略有咽痛。平素夜间多汗,易感冒。面黄暗,纳可,舌淡白,苔薄白,脉略数。
附子15g 桂枝15g 生姜15g 法半夏10g 炙甘草10g。5剂
【按】姜桂汤一方,乃扶上阳之方也。夫上焦之阳,原属心肺所主,今因一元之气不足于上,而上焦之阴气即旺,阴气过盛,阳气力薄,即不能收束津液。今得生姜之辛温助肺,肺气得助而肺气复宣,节令可行。兼有桂枝之辛热,以扶心阳,心者,气之帅也,心阳得补而肺气更旺(肺居心上如盖,心属火,有火即生炎,炎即气也。肺如盖,当炎之上,炎冲盖底,不能上,即返于下,故曰:肺气下降,即此理也。)肺气既旺,清涕何由得出?要知扶心阳,即是补真火也(二火原本一气)。嚏本水寒所作(肾络通于肺,肾寒故嚏不休)。方中桂枝不独扶心阳,又能化水中之寒气。寒气亦解,而嚏亦无由生。此方功用似专在上,其实亦在下也。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或又曰:扶心阳而肺气更旺。夫心,火也。肺,金也。补心火,而肺不愈受其克乎,曰:子不知五行禀二气所生乎。五脏只受得先天之真气,原受不得外来之客气。今所扶者是先天之真气,非外感之客气,既云受克,则肺可以不必居心上也,况此中之旨微,有不可以尽泄者。郑钦安《医学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