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说是唐诗,其实诗词曲虽有不同,但都是诗歌艺术,所以我不大特意分开。
苏轼有句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我很喜欢,和楼主的举例差不多,虽是刻画情景,但情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在于给你味道,”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也很喜欢,其实在我看来和”缺月挂疏桐“是一个味道,两个字,一曰”静“,二曰”寂”,心情或好或不好,只要这两个味道切合,你都会感慨一句前人知我。这是味道。
还有一种,没有味道,前人不是知你,而是代你。怎么说?还是举例,一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惜君不知。”妈蛋老子暗恋别人的时候整天想着要不要在说说是发这句好吗,二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更妈蛋我想家的时候心里回荡的全是这句话好吗。这是前人代我。
总结一下,前人知你,要给味道,味道大部分不能直白,大部分直白的没有味道,但是写景有味道,写景怎么写?不会用大量的修辞,故而简单。前人代你,那是帮你说你心里话,你心里话同样不会很复杂,只要很简单,“爱你”,“想你”,”想家“。
好吧总觉得我写的很乱,不管了。
唉,“玲珑色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