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中没个性的人更容易作恶吗?
2003年4月,美军进驻伊拉克,大批巴格达市民与美英联军一起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大派对。在这场“暴力狂欢”中,医院的设备、大学的电脑桌椅、国家图书馆里的珍贵手稿、博物馆里成千上万件珍品都惨遭劫掠。狂欢过后,巴格达城只留下浓烟滚滚、医院里受伤的老人、妇女与儿童的呻吟,遍地的废墟。
2011年发生在伦敦及英国其他城市的大规模纵火和抢劫同样让人迷惑:这些平日里温和友好的人怎么会作出这样的行为?他们的道德感哪儿去了?
上图为:2011年8月8日伦敦一家超市被洗劫
很多骚乱者在事情发生后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很迷惑,自己到底怎么了?在法庭上,一些被捕的骚乱者对自己的行为似乎很困惑,其中有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在混乱中偷了一台电视机,被警察逮捕的前几天就一直在家哭泣,她的母亲对警察说:“她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偷电视,她压根就不需要电视机。”一名工科学生也趁乱抢劫了超市,事后他感到非常羞愧,他感觉自己在那一刻迷失了自己。
社会学实验表明,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个人的责任分散到群体中,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从轻微的失态(在大餐厅里扔掷食物,怒骂裁判,在摇滚音乐会上尖叫)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集群破坏公物,纵酒狂欢,偷窃),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暴力(警察暴力,暴动,私刑),人们都可能干得出来。
这些失控行为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群体引发的。群体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被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吸引住的感觉。很难想象,单独一个摇滚迷会在一个私人摇滚音乐会上发狂地叫喊,单独一个有名有姓的大学生会试图诱劝他人自杀,单独一个警察会暴打一个手无寸铁的乘客。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致忘却了个人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变得去个体化。什么环境会引发这种心理状态呢?
群体能使成员的身份模糊化。尖叫的人群遮蔽了单个球迷的个体身份。滥用私刑的暴徒组织会使成员坚信自己不可能遭到控诉;他们把自己的个体行为看做群体所为,处在人群中而不必暴露姓名的暴动者会任意地抢掠。
经过对21起人群围观跳楼和跳桥事件的分析,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列昂·曼(Mann,1981)发现:如果人群规模小且曝于公众目光之下,人们通常不会诱劝当事者往下跳。但如果人群规模比较庞大或夜幕遮蔽了人们的身份,使其获得了匿名感,那么,人群中的大多数人会诱劝当事者往下跳并且加以冷嘲热讽。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马伦(Mullen,1986)指出,在使用私刑的暴徒中也存在类似的效应:暴徒团伙的规模越大,成员越有可能失去较多的自我意识,他们就更乐于去实施诸如纵火、砍人、肢解等暴行。
从体育观众到滥用私刑的暴徒,所有这些例子中,个体的评价顾及都降到了最低水平。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而非自身。并且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所有的人都会把自己的行为责任归因为情境压力而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我们怎么能断言人群的影响就是更高的匿名性呢?我们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就匿名性设计一项实验,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减少对人们行为的抑制。津巴多教授从他的本科学生那里获得了实验的灵感,那个学生问他,在戈尔登的《蝇王》中,那些本来很善良的男孩为什么会在脸上涂上东西以后突然间变成了恶魔呢?为了用实验考察这种匿名性,津巴多让纽约大学的女学生穿上和三K党(一个奉行白人至上的民间排外组织)一样的白色衣服和帽兜,然后让她们按键对另一个女性实施电击,结果发现她们按键的时间要比那些可以看见对方并且身上贴着很大名字标签的女生长一倍。甚至昏暗的灯光或戴墨镜都可以使人们知觉到的匿名性增强,因而使人更愿意欺骗或做出自私自利的行为。
配图为美国3k党
互联网也提供了类似的匿名性。几百万惊愕于巴格达暴徒掠夺行径的人自己却在利用网上的共享软件制作盗版光盘,因为这样做的人实在太多了。网络聊天室中的匿名性也使人们相互之间敌对和激进的行为比面对面交谈中要多得多。为了自身信誉,Facebook要求其用户使用真实姓名,这有效限制了恃强凌弱、充满仇恨或煽动性的言论。
在最近的几起互联网案例中,匿名在线的旁观者煽动威胁自杀的人,甚至现场录像给许多人观看。社会学者杰弗里·科尔指出网络社区“就像那些在楼下围观跳楼者的人群一样”。有时有爱心的人会试图劝说跳楼者下来,但同时有另一些人却叫嚣着“跳啊、你快跳啊”。科尔认为“在这些场合下,网络社区的匿名特点只会助长人们的卑劣与冷漠”。
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觉察的人,以站在镜子或者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表现出更加的自控,这时他们的行为也能够清晰地反映他们的态度。比如,如果人们在镜子面前品尝各种奶酪,就会挑那些低脂肪的品种。
自我觉察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那些一直坚信自己是独立而与众不同的人也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在日本,不论身边是否有镜子,人们通常都会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这里的原理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更倾向于保持此刻的言论与未来的行动高度一致。
我们能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诸多情境中去。喝酒之类的情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觉察,从而增强个体的去个体化。而能够增强自我觉察的情境,比如:镜子和相机,小城镇的居住环境,明亮的光线,醒目的姓名标签,凝神静思,个性化的着装和房屋等情境都可以减弱个体的去个体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去参加聚会时,父母可能会这样说:“玩得开心还有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这是父母在孩子临行前给出的最佳忠告。也就是说,和大家伙一起享受欢乐的同时要保持自我觉察;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小心去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