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兰溪】大美黄店镇
黄店镇概述
黄店镇地处兰溪市西北部山区、半山区,镇所在地离城13公里,位于东经119度,北纬29度,位处风景秀丽的白露山西麓。东与女埠街道毗连,南于兰江街道交界,西南与永昌街道接壤,西北、东北与建德市相邻。总面积135.25平方公里。
本镇属山区、半山区,地处甘溪河谷小盆地。四面环山,森林植被多。海拔51——977米。地势复杂,低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镇范围内有通朱家、芝堰的公路,并有到下潘、白露山及永昌的公路。通村公路遍布全境。镇内有规模较大的初中、中心小学及中心幼儿院。商店林立,摊位济济,形成了黄店、甘溪、殿口、朱家4个小集镇,市场较为繁荣。
黄店镇,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南宋末期,民族英雄唐元璋为抗元将士,壮举业绩,传颂至今。金履祥是宋末元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精于经史之学,为浙东学派的中坚。元代,王镜潭为太医院御医,著有《标幽赋》,他的一生业绩,《金华府志》和《兰溪县志》均有记载。明代聪明过人博学强记的黄傅,弘治三年中进士,历任江阴县令、贵州道监察御史,所作文章有长江大河之势,著有《江阴志》、《白露山遗稿》。
甘溪,旧名干溪。据县志记载:干溪沙铤汀岸阔,骤雨暴涨,浩淼弥漫,霁即干涸,故名。1910年建造甘溪桥时易名:甘溪。甘溪源出建德马目源,经芝堰、甘溪、官堰头至泉湖入兰江。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约140平方公里。是兰江在市境内第二大支流。1979年芝堰水库建成,此河得到治理。
动工于1973年末,1979年竣工的芝堰水库,坝高46.5米,坝顶长293米,库容3640万方,农田受益达10万亩,建有电站三处,装机2920千瓦。芝堰水库的集雨面积58.4平方公里,黄土心墙砂壳坝,坝顶高程151.65米,相应坝高46.5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219米,坝脚长186米。高压泄洪洞长207米,直径5.4米。发电支洞98米,直径1.8米。总库容364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80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840万立方米。配套一条总干渠,三条支渠,计长99公里。受益范围为兰溪市西部的224个行政村,灌溉农田7万余亩。已建电站两座,总装机1920千瓦。工程于1970年设计筹备,1973年12月开始动工兴建,1979年竣工。总投工557.9万个,完成土石方工程140万立方米。国家补助资金2085.34万元。2002年开始向兰城提供饮用水。并为兰城提供生活用水。
黄店得名,查得《龙岩黄氏宗谱》:黄氏发族鼎盛于明。明正统十四年,黄恺、黄大海兄弟两人共输粟2335石而得到皇朝嘉奖“义门双赐”之敕令。其时黄氏兄弟“历田之余兼以负贩,竭力经营,始于行商,终而坐贾,聚积致富”。清顺治间,“黄云龙于里党街市,百货居奇,拓基竖产,坐抵素封”。据此,黄店之得名是因为黄氏家族开店达到“封君”一样的富有而名。
古代,在宋之前,这里属望云乡,在朱家,山脉属千里岗分支,北与建德交界的天雷尖海拔740米,东有蟠山621.9米,山巅有二石岩,相传云气雾腾即雨,岩上有池,水常不竭。旧志曾有望云之说,宋时望云乡正得于此名。三峰山,海拔高627.5米,三峰山得名于境内有大峰,其间三个小峰如三子奉母,俗称“三子拜母山”。峰巅有岩高三丈许,相传葛稚春川曾修炼于此。西北面的尖坞山,高耸入云,海拔997米,是兰溪市西北部最高的高山。三峰山下三峰殿口,有始建于宋政和间的瑞峰禅院,后改名三峰殿,殿口有村,故名三峰殿口村。三峰殿口有凉亭,亭石柱联勾画了芝堰地貌和人文历史:“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江。”“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宋宣和五年(1123年)改名纯孝乡,宋代,该地有陈天隐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宋宣和五年,金华郡守范之才呈奏朝廷,诏恤其家。继后有董少舒和金景文孝子,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县又奏请于朝廷,建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由此,望云乡也改名为纯孝乡。柱联孝子贤孙出于此典。明清村落实行都图制,清此处为十三、十四都。都心之名该村处于都中心位置。古代,芝堰、前方、上王、源心、里王、殿后徐、考坞源、下慈坞、厦王等村隶属建德县建德乡马目里。清雍正六年改称马目庄。民国36年,整编保甲置殿后乡,驻地源心,到1949年驻来芝堰,1950年时为寿昌县所属,先后有殿后、芝堰、新叶之乡名。1958年9月析入兰溪。
黄店集镇有行政管理机构是从1960年11月开始的,当时女埠公社将建设管理区的农建、五星及甘溪管理区的都心、黄店、徐村、肥皂等生产队划出,新建黄店管理区。1961年9月撤消原人民公社党委,恢复女埠区委。1961年10月,黄店管理区另建为黄店人民公社。女埠区公所也相继迁址黄店。1983年5月至6月间,改人民公社为乡政府。1992年6月撤区扩镇并乡,撤消女埠区,将原来的黄店乡、甘溪乡并入,新建黄店镇。2004年4月,进行区划调整,将原来的朱家乡、芝堰乡并入黄店镇。
黄店集镇由原黄店村和都心村组成,黄店村现有人口1331人,412户人家;都心村现有人口796人,249户人家;各单位现有人口549人,126户。有各类商店近百家。现在集镇的单位有派出所、法庭、供电所、电管站、中心卫生院、初中、辅导完小、乡建站、国土资源管理所、信用社、邮电所、电信站、粮管所、供销社等10多家单位。主要的企业有兰溪市博爱纺织有限公司、兰溪市露峰工艺品厂、兰溪市金丰纺织制品有限公司黄店分厂、兰溪市黄店火腿厂等10余家企业。
黄店镇现管辖46个行政村,分别建于唐、宋、元、明时期,地处甘溪河谷小平原,人口有3.64万人。总户数11172户。全镇有耕地面积22454.33亩,其中水田21265.5亩。林地面积156749亩,水果面积9896亩。
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带山。白露峰,景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45米,山下有清澈可鉴的镜潭泉,山间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间有酷似玉带的白岩(白露山因此而得名),岩下有高峻突出的仙人石,山颠还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
白露山自然景观优美,极可登揽。山腰奇岩环抱酷似锦带,山上有巨岩突出,名黄岩,悬空数百丈,惊险奇绝。由此远眺,村烟点点,镜屏清晰,九龙山峰起伏,兰城风光,三江之汇,美不胜收。其著名的景点有:两门飞瀑、玉带环抱、神仙撒网、黄岩龙舌、鹰眼远眺、城门断恒、仙人弈棋、两塔争辉、五族显形、驼峰落日。
白露山的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黄岩下有建筑古朴的乘仙殿,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宰相舒元舆受仁宗之命与李训为除宦官仇世良专权而遭杀身之祸,史称“甘露之变”。宣宗八年(公元854)年昭雪,封“乘仙公”,故建有“乘仙殿”以示纪念。白露山山腰建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慧教禅寺,有赵朴初提写的“浙西第一道场”、“大雄宝殿”等字匾。该寺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北麓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和忠隐庵。周三畏,南宋汴梁人,隐居于白露山,卒葬于此。
宋理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赐匾“忠隐庵”。西南有著名的三相坟景区,该区地势平缓,三面环山,南面有一开阔平地,内有舒元舆墓;有为官清廉,被宋理宗赞为“不与凡花混一流”的“无地起楼台”丞相范钟墓,墓前卵石铺地,石人、石马、石羊依稀可见。
柱竿山平地拔起,壮如天柱,海拔307.6米,因平地特拔若天柱竿立,故名。山岩紫石如珠,可磨以书写,刻有金履祥提“第一山”的摩崖石刻。巅有历阳侯范增庙遗址——齐芳书院遗址。山麓有上、中、下三井。旧志载:内有一井饮其水多生勇士,后人塞之,盖谓中井也。柱竿山下三泉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仕厅,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该厅宫殿式,九鳌三叠梁,柱粗呈菱形状,厅长72米,宽17米,占地1224平方米,门前两旁有一对石鼓。
三峰山,海拔高627.5米,三峰山得名于境内有大峰,其间三个小峰如三子奉母,俗称“三子拜母山”。峰巅有岩高三丈许,相传葛稚春川曾修炼于此。西北面的尖坞山,高耸入云,海拔997米,是兰溪市西北部最高的高山。三峰山下三峰殿口,有始建于宋政和间的瑞峰禅院,后改名三峰殿,殿口有村,故名三峰殿口村。三峰殿口有凉亭,亭石柱联勾画了芝堰地貌和人文历史:“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江。”“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
芝堰村有明清古建筑群30余座,其中建于明洪武三年的孝寺堂,经1985年整修如前而远近闻名。素有“文房四宝”古村落及明清一条街之称。芝堰建村有850多年历史了。在此村共居的1700多人口中,其中1650余人姓陈的都是大经公的子孙。陈氏的后裔经过800多年的苦心经营,不仅拥有衍德堂、孝思堂、承显堂等古建筑近百座,其中衍德堂为元代建筑,孝思堂最大,占地1300平方米,而且元、明、清、民国等四个朝代的各种建筑集于一体,像一座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博物馆。陈氏先祖按照中国风水环境随类赋形的设计原理,以南北相向、贯通村中的街道象征毛笔,以北面陈陀山的“金交椅”象征笔架。街面上明、清和民国期间的店面楼堂比比皆是,其中有安寓客栈、银楼当铺、骑街木屋、碧水一径跨墙而过。以占地1300平方米的陈氏宗祠“孝思堂”象征一块墨。以整座村落所处的平整的田畦象征白纸。以南面的“半月塘”象征砚台。半月形水塘上浮白鹅,冬日的阳光下儿童绕水塘嬉戏,老人晒,太阳谈天说地悠闲之间呈露百年古朴民风。
桐山后金村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金履祥先生的故乡,学者称仁山先生。明正德间金华知府赵豫在天福山建有金仁山祠,以纪念这位先贤。村有仁山书院,面积600平方米,三进三间,建筑结构宏伟,保存完整,列文物保护单位。仁山书院,一处为金履祥隐居仁山下著书讲学所筑。金华许谦尝草履徒行,冒雪来此问学。历经修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北朝南,偏东10度。三间三进,后进两边有厢房,是丁字型布局。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硬山顶,明间梁架七架括梁式,山面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用材更大。后额枋上竖一木匾,大书“仁山书院”四字,左边落款“中翰林慈溪王斯来书”。建筑结构宏伟、布局得当、保存完整。院旁修竹掩映,泉水潺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四周各100米。金履祥墓,在黄店镇桐山后金小钓山麓。墓坐西朝东,面宽35厘米,高190厘米,八字形墓壁,边宽840厘米。原有明清石碑多块,尚存二块,移藏桐山后金村中。1985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民居始建于明代,现存清代建筑十余处,其中刘氏宝训堂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三开间三进二天井。盛世瑞徵木门坊,建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牛腿、雀替等雕刻仙鹿、花草等,工艺精致。门前有一鱼型塘,造型逼真。敬仁堂为前厅后堂楼,专雕门面,前进明间五架染带前后双步廊,后进楼明间前廊为卷棚式,规模宏伟。
黄店镇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28年1月,中共兰溪县委在三泉村柱竿庙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在这里,改选了新的县委。时黄店甘溪朱家曾有中共兰溪县委下属的20个地下党支部。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的龙王庙(蟠山庙),曾一度是中共兰溪县委的驻地。1942年6月,兰溪县第一支抗日武装游击队在麻坪坞村成立。
全镇拥有各类大小企业200多家,形成了以绗缝、食品加工、机械、纺织、玻璃纤维、茶叶制作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块状经济。以市级重点骨干企业博爱纺织工艺制作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绗缝加工业共有7家,加工点300多个,从业人员8000多人。
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黄店镇党委、政府建立了回归、回报“两回”工程,加强了与在外工作人员的对接,他们纷纷回归黄店投资兴业,回报家乡铺路助学。招商引资,有效带动了黄店工业的加速发展。
黄店镇效益农业色彩纷呈,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石蛙研究和繁殖基地——山宝石蛙;浙江省最大的蚯蚓养殖专业村——柏树园村;有兰溪市最大的葱棍糖生产专业村——徐村麻坪坞;有兰溪最大的双季茭白种植基地——山后塘村;冷水茭白基地——芝堰村;有兰溪市最大的大红柿生产基地——余粮山村。如今,三泉、黄店、金钟等村新引进的白色双孢蘑菇和中药材种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传统的珍珠、养鸭、养猪业均有长足发展。目前我镇已拥有“珠光果灿”、“姐妹香”、“醉民”、“山之源”、“柏树园”“大红柿”等20多个农产品商标。
黄店镇山灵水秀,风景独特,人文古迹遍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是兰溪市西北部中心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生态镇”。风景优美的白露山——芝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景点宛若众星捧月,风光无限。
今天,充满朝气的黄店人民正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吹响了“工业强镇、商贸立镇、科教兴镇”的号角,以崭新的姿态、开放包容的胸怀和跨越式的步伐融入“长三角”、接轨世界,铸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