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后,这2件事一定要停止了!比吃任何东西都补!

秋意最浓的寒露,宜登高,宜赏菊,但也有2件事要停止了:一是露肉、二是宵夜。

此时,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人体的阳气逐渐收敛。所以,寒露过后尤其要避免受凉,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以免扰动阳气。

切记:颈腰腿,不受寒;九点后,不吃饭。

俗语有云「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说明此时的保暖已不仅仅局限于身躯部分了。初秋时只需做好腹部保暖即可,但寒露过后若不注意下肢及脚部的保暖,则非常容易引发胃肠疾病,对小朋友来说尤为如此。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说:「每八月一日已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现在已经农历八月底了,足部保暖,更是重中之重。

对此,大人和小朋友均可在节气前后晚间泡脚半小时左右,以泡至身体微微发热为宜。有风湿痛、老寒腿困扰的朋友,用足浴包煮水泡脚为佳,能更好地拔除掉藏在关节的寒湿,还能顺便调理宫寒和失眠问题。

相关推荐▽
温经通脉、祛寒湿
缓解疲劳

小程序,

道生生活馆 , 交易担保 , 静赫足浴包 小程序

另外,深秋时节若感觉腹部或手脚寒凉,可睡前在肚脐贴敷南师肚脐贴,醒后撕掉;中午11~13点,关元穴贴敷艾草热灸贴,把阳气快速补起来。

夏天的夜晚总是伴随着啤酒撸串,秋天的大排档也有大闸蟹炒花蛤诱惑着你。但从寒露开始,最好忍住诱惑,晚上7点后就不要吃东西了,最迟不要超过晚上9点。

道理很简单,我们把一天24小时,对应24节气就知道了。

0点阴气最盛,阳气始生为冬至,1点小寒,2点大寒,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6点春分,7点清明,8点谷雨,9点立夏,10点小满,11点芒种,12点夏至,13点小暑,14点大暑,15点立秋,16点处暑,17点白露,18点秋分,19点寒露,20点霜降,21点立冬,22点小雪,23点大雪。

你看,正好晚上19点对应寒露节气,此时阳气已经开始敛降,养生重在收藏,不要过于扰动阳气,这时候吃饭,胃阳不得不运化水谷,脾也要劳动起来,输布谷气和津液,阳气就动而不收了。

一项研究追踪调查了721名平均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

寒露这一天过后,夜间进食更伤身,所以晚上7点之后最好就管住嘴巴了。

运动也是同理,不仅扰动阳气,出汗还耗散阴津,最好不要在7点后进行。但多数朋友下班晚,很难在7点前吃完晚饭或者运动完毕,难免会推迟一些,但最晚也不要超过21点。

到了21点,对应立冬,更是不宜进食或运动,应该像动物冬眠那样,准备静养入睡了。

寒露到来,气候转寒。人的活动要适应自然界变化,以确保体内生理阴阳平衡。分享两个进补法,趁着节气把身体调养一下。

1

食补:多吃种子养精气

时至深秋,万物逐渐萧落,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此时,植物也纷纷将精华之气注入种子,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储备力量。所以种子类的食物很适合寒露时节食用。

松子、花生、南瓜子、莲子、白果、榛子、芝麻、燕麦等等,能补肾益精,多吃点,和大地一起储存精气,来年春天好好生发。

2

天补:储存阳气,御寒过冬

寒露秋意已浓,阳光却特别补人,没有炎夏的毒辣,正好借着天时,把阳气补藏到体内。阳虚、气虚、血瘀、特禀这些偏寒体质的人群,还有老人孩子,都应该多晒晒,让阳气滋养滋养身体。
最好的时段是上午7时至9时,下午17时至19时,清晨生机勃勃,傍晚轻松浪漫,阳光不会过于猛烈。哪怕不能登高秋游,平日通勤路上,能抽出十分钟时间,沐浴朝阳和落日,也是一大享受。
只要不是正午的阳光,不必要打伞抹防晒,尽量让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温煦的阳气,有条件的话到户外或宽敞的阳台上趴着晒晒背,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面朝黄土背朝天才是补阳气的正确姿势呢。
此外,晒太阳还有下面的两个小窍门,也要好好记住哦。
快速充电:晒头顶
头顶是「诸阳之会」,晒头顶补阳绝对事半功倍。心情容易低落、冬季怕冷、抵抗力弱的人,最适合多晒头顶。
晒头顶和后颈部10~15分钟,站立于阳光下,头微向下低,脱帽,晒后颈部的风池穴和头顶的百会穴。
温阳养心:晒手掌
手心有个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胸闷不畅、睡眠不好的人,常晒晒手心会舒服很多。
平日晒手心,每次5~10分钟即可。可在日出时,面向东方,两手臂伸长,手心面对太阳,同时做深呼吸,让阳气从口鼻及人体的皮肤肌腠及手心劳宫穴进入人体。
最后提醒下,寒露到秋意浓,白天不露腿,晚上不宵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