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五京文物首博特展金银篇上:石为云根分享
大辽五京——内蒙古出土文物
暨辽南京建城1080年展金银篇上
石为云根分享
展览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分为五京备焉、四时捺钵、南北面官、华夷同风、塔寺巍巍五个篇章,步入展厅,每个篇章风格各异却又浑然一体,仿佛描绘勾勒出一幅辽代全景图,为大家详细解读辽代的历史文化。
此次共展出文物 270件套,分别来自17家文博单位的文物精品,既有精致美丽的金银器、瓷器,也有珍稀神秘的壁画、佛教器具,还有玉器、瓷器、书画、石碑等,特殊的丧葬制度,琳琅多姿的随葬品展现了辽代制度及文化上的鲜明特点,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产生、发展、碰撞、融合、升华,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前言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如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映红。”
契丹,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民族,草绿花红中牵车策马,穹庐毡帐里奏乐起舞;“春水”“秋山”,鹘健鹅肥,相地卓歇,以时捺钵。
然而,在如画的边地风光的另一面,是契丹人一段叱咤风云的历史: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至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兵俘虏,其后耶律大石建西辽,于1218年亡于蒙古,契丹族的政权延续了三百余年。其盛时,曾势压后晋而得幽云十六州,与宋争峰而屡挫对手,四面所及,一时俱服。大辽“五京”也随之次第而建。
五京并峙,见证了契丹人雄踞北国、虎视中原的历史进程。在大辽五京巍峨宫阙、繁华市井的背后,时代更迭中的天下分合之势、王朝盛衰之由、族群融合之情、礼俗信仰之状等无不贯穿其中。五京,不仅仅上演五京的故事……
结语
“京都繁盛谁比矣,十二楼台重重起”,借助考古发现与相关文献,我们得以重见大辽五京重重楼台之一端、烂漫物华之片羽。面对穿越时空、静置眼前的如许美器,历史可资追溯、品味和借鉴的功用悄然而至——有关契丹族的神貌、辽代兴衰的轨迹、历史关键人物的命运、文物的器形纹饰、现存的遗址遗迹等,想必您都会关注、欣赏、沉思甚至追问过。而这正是展览的主要目的。
此外,藉由大辽五京,我们大体勾勒出了契丹族及其政权的生发轨迹,而这一过程无可辩驳地实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不同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一体”,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结合成彼此交融、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
金花银渣斗
辽会同四年(公元941年)
口径18、腹径13、底径9.5、高14厘米,重650克
1992年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鎏金孝子图折肩银罐
辽 口径7.6厘米,高14.8厘米,内蒙古赤峰出土。
贮茶用具。此罐主题纹饰为8幅孝子故事图,说明辽早期契丹贵族已经接受汉族儒家的孝悌观念,器形则是吸取突厥金银器文化的结果。
双狮纹鎏金錾花银盒
口径14.6、通高8.9厘米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银盒方圆形,花式口,曲腹,缺圈足。腹部錾刻缠枝花卉。器盖顶部圆凸,纹饰以模压为主,局部錾刻。正面主体纹饰分两层:中心双狮腾跃,花枝缠绕,外围以凸线、联珠、花朵等为边;外层为飞鸟、昆虫、云朵、缠枝组合纹饰,以宝相莲瓣纹作边框。侧边为奔驰的双狮、双鹿、双羊及花卉纹。
辽代 银蹀躞带、鞧带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辽开泰七年 全长320厘米 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 银蹀躞带1副67件。用薄银片制成,每侧各有5条长带、短带,每带各镶8件马形玉饰,垂挂于鞍座后部左右两侧。银鞧带1组41件,用薄银片制作,由1条长带扣和2条短带连成,带上镶玉节约和马形玉饰,分别垂于马腹、马臀两侧。
带鞘玉柄银锥
锥通长17.8、锥鞘长15、链长23厘米
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银锥锥末端圆形中空, 圆柱形玉柄嵌入其中。配有鎏金银鞘。史料记载称“国主射猎,领帐下骑,击扁鼓绕泊,惊鹅、鸭飞起,乃纵海冬青击之, 或亲射焉。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鹅杀鸭锥。” 史料还记载了锥子用途及擒获天鹅后的宴会场面: “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救鹘人例赏银绢。皇帝得头鹅,荐庙,群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
凤形镏金银钗
赤峰市博物馆藏 征集
它由鎏金薄银片制成,镂空双凤相对,立于如意云纹上。立凤勾喙长颈,芝冠长鬃,翅振而尾卷,双凤之间为四重如意云纹。下部横梁中间錾刻缠枝花叶,左右对称,边缘连珠,两端为芝冠凤首。
作者介绍
邓彬出生于湖南,目前任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他在大学时期的专业是版画,2003年版画作品《掠过城市上空的知了》入选全国第十六届版画展。2004年他来到无锡江南大学任教,他开始喜欢上古代家具,动手拆卸修复古家具60余件,修缮古家具是他研究了解古代家具的特殊方式,通过实践动手他发现了许多隐藏在器物背后的匠心,他认为只有像一个工匠那样去动手的时候才会像一个工匠那样去思考问题。他从中发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知识。古代家具都会用到漆工艺,于是他自学了漆艺,并在研习漆艺的过程中自学了金缮艺术,金缮艺术对他不仅仅是一项修缮技艺,他着力于将自身的审美素养体现在他的修复作品中,他的作品有一种克制内敛,从不掩盖原器物本身的气质,但又能光彩夺目,他将金缮定义为“基于残缺的二次艺术创作”,除了实践以外,他亦进行理论方面的建设,2014年,他关于金缮的论文发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上。通过金缮,他接触了大量全国送来修缮的古瓷器,他用近乎文物医生的身份近距离研究大量的古代瓷器,这也是他如此喜爱金缮的原因之一。邓彬从2013年起用网名“石为云根”在新浪微博上进行金缮艺术推广,迅速有了一些影响,CCTV-1,CCTV-9,北京卫视纪录片频道,东方卫视,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优酷视频《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匠人》纪录片,凤凰卫视和三联生活周刊、瑞丽、乐活等知名媒体均有报道与采访。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张镝的饕餮古代艺术精彩亮相:2018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
计晖:《天国的宝物---十九世纪法国纯银鎏金珐琅镶宝圣体光》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