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 失恋后为什么很难走出来
有一些人,在失恋后会陷入无尽的自责。她们的口头禅,大多是以“都怪我”开头的。
都怪我疑心太重,对他总是不信任。
都怪我经常发脾气,总是对他无理取闹。
都怪我太粘人,让他觉得受不了……
总之,都是我不好。
伴随这些无尽的自责,还有泪水和悔恨。无尽的自责,是一种朝向内部的自我攻击,长久处于自责中,容易使人抑郁、耗竭,严重的甚至导致轻生。
然而,事实往往是不管自责有多么深刻,我们有多悲情,多绝望,却难以再挽回失去的恋情。
失恋后,会经历的五个阶段
《失恋33天》
失恋,失去的是一个亲密的人,一段亲密的关系,一种亲密的生活习惯。
本质上,失恋是一种丧失。这种丧失,带来的是悲伤和痛苦,投入越深,伤痛越深。
自责,是失恋后常见的心理表现之一,可能出现在失恋的某个时间段中,也可能贯穿整个应激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Elisabeth Kübler-Ross 在《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认为,人们在经历丧失的悲痛时,会经历如下的五个阶段:
否认与隔离(Denial and Isolation):否认状况的真实性,逃避事实,“不可能是真的,这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愤怒(Anger):强烈的情绪朝向外部,以愤怒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会是这样”,在关系中会想到反击、报复。
讨价还价(Bargaining):情绪朝向内部,表现为自责,充满罪恶感,“如果我当这么做就好了”。
抑郁 (Depression):情绪低落,跌入谷底,强烈的无助、沮丧、痛苦、自我怜悯,压倒了一切希望、梦想和未来的计划,觉得失控,麻木,甚至感到想自杀。
接受(Acceptance):接受事实,调整好状态面对生活。
后续研究表明,这五个阶段,可以是按照其顺序发生,也可以是颠倒顺序,或者跳过其中的某几个阶段。
除了否认与接受,丧失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朝向内部表现为自责、抑郁、痛苦等,朝向外部表现为愤怒、破坏、报复等。
在正常的应激反应中,自责虽然朝向自身,但是不至于失控而出现偏激的行为,可以算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机制,当负面情绪通过适当的自责,而慢慢被消化时,失恋者将逐渐接受现实。
然而,如果过分的自责,应激反应过度,累计的自责,则可能演变成为抑郁、甚至是自我伤害、自杀等。如果自责未能通过认知或情绪的改善得以调整,而是进一步累积的话,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吞噬性的力量,耗尽生命的活力和动力。
自责,血泪的背后,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指向自我疗愈,也可能指向自我毁灭。
我们都是一面受伤,一面成长
《重庆森林》
“如果当初我不疑心不那么重,如果当初我不那么粘人,如果当初我不是总无理取闹……或许他就不会离开我了。”几乎所有的自责的失恋者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如果”逻辑,一遍遍忏悔,并感慨“多么痛的领悟”。
然而,如果一切能重来,他们真的就能够改变吗?像过于多疑、粘人、无理取闹等,就是问题的根源吗?当他们一遍遍地自责时,看似在向内探寻问题的根源,但往往他们只是触碰到了表象。
多疑是对对方的不信任;
粘人是缺乏边界,渴望完全占据对方;
无理取闹是一遍遍地验证对方是否在乎自己,爱自己……
当我们把种种现象联系起来,能够发现这其中的共性就是:处理不好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安全感的缺失往往才是种种表现的根源。
无处安放的安全感,会指挥着他们一遍遍地自责,质疑自己,否定自己。
从潜意识的层面,或许他们需要时常感受这种痛苦的、受伤的状态,与生命早期的经历保持一种链接,如同上瘾般,满足内心某种安全感的需求。
走出自责的陷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前度》
无尽的自责,像是一个失恋者为自己挖好,然后又自己跳进去的陷阱。想走出自责的陷阱,首先要透过自责这面镜子,看看无尽自责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大部分的自责者所表现出缺乏安全感,缺乏自我价值感,自卑;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使用“内部归因”的方式,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缺乏自我同情。
追溯其人生经历,可能早年间,他们的父母亲没能给予到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可能他们的父母亲的家庭教养方式过于严厉,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否定;
也可能他们在后续的经历中,自尊与自信被多次被挫伤;
而再往深处探究,或许他们还在重复着父母亲一些人生模式,以此来表达对父母的忠诚;
他们通过自我惩罚,承担着属本该属于父母的责任。
过往的经历所带来的种种后遗症,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努力地抓住爱人,以填补内心巨大的安全感缺口,而同时因为这份不安全感,让他们又将彼此的距离拉远,如同两块同极的磁铁。
自责作为自虐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在过往的人生模式里强迫性重复,与过去保持着一种链接。
改变需要过程,觉察是第一步
《情书》
走出自责的陷阱,首先要停止内在的自我责备与惩罚,区分过往的经验与当下的经验。
当我们对当下发生的事情反应过度时,其背后通常是唤醒起我们的在过往经历中的情结。此时,应该保持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觉察。因此,当自责情绪过度宣泄而泛滥时,应尝试去区分这些情绪背后,包裹着多少过往被压抑的情绪。
萨提亚模式治疗心理咨询师Maria Gomori博士认为,我们都不需要成为过去经验的受害者。“可怜我”的受害者角色有其益处,包括不负责任的特权,而放弃这个角色之后,就必须为自己和自己的选择负责。
走出自责的陷阱,最重要的是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和选择真正地负起责任。
现实的是如何去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能够通过对自我情绪的感知与觉察,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
每一段感情都是一次成长,都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关系中更好地看清自己,失恋固然悲伤,但是在伤痛之余,能够敢于正视自我,追求自我的成长,才能下一次打破重复的模式,改变未来的人生轨迹。
当然,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同破茧成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意识到问题本身的存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已经非常难得,每一步的探索,将都是成长。
走出自责的陷阱,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你一定可以做到!探索改变既往人生模式的方式与力量,让自责的“责”,从“责备”的“责”,升华至“负责”的“责”。停止自我责备,为自己的人生真正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