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声音要有证据支持

一位五星级酒店老板请客,落座后,上来的第一道菜是果盘。

“这不会是最后一道菜吧?”我开玩笑地问。

老板不无自豪地回答:“餐前水果,有益健康,预防癌症,减少胃病。”

我好奇地问:“有科学依据吗?”

“当然”,老板自信地回答:“这是一位著名医学专家在著名电视台的著名健康节目中讲的,很有道理。”他下意识地插上一块西瓜。

我好奇地询问其中的道理。“很好理解,先吃饭再吃水果,如同将水果放进泔水桶,腐烂发臭,会伤害身体,会致癌。”老板边说边吞下那块西瓜。

我马上拿出手机进行网上搜索,发现此类说法充斥各大网站。但是,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的PubMed,没有找到一篇支持此说法的科学研究文章,更没有“比较饭前与饭后食用水果对健康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

在我为中国专家汗颜,为我国百姓揪心的时候,《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了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Christina Korownky教授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美国及英国收视率最高的两个健康类电视节目“The Dr. OZ Show”和“The Doctors”推荐的健康知识及建议,一半是没有科学证据的。而这两个著名的健康节目均由著名的医学专家主持,影响力巨大,但传播的“科学”信息并没有科学证据。可见,发达国家的人民也被专家忽悠。

其实,不单单是老百姓容易被忽悠,就是高学历的专业人员也会盲从。当几个著名的国外专家在学术会议上解读完他们制定的疾病治疗指南后,许多中国学者便学舌模仿,甚至简单翻译,攒出中国的指南。不难想象,那些人高马大的黑白洋人,与我们在数万年前便分离迁徙,环境及食物促进了诸多遗传及代谢的多样性,照搬洋人 的研究结果对中国百姓可能是种伤害。同时,人类对自然、人体、疾病及健康的认识还很粗浅,科学发现成果的半衰期仅为40年。这一先天的局限性,导致1996年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中一半的推荐是错误的。

科学发现的本质是揭示自然规律,不论是宇宙规律还是生命规律,都埋藏在现象之下,科学家必须对现象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思考,才可能揭示现象之下的规律,即发现真理。而科学发现的成果,需要科学证据的支持,同时,证据的可重复性尤为重要。

然而,几乎所有 的科学研究证据都以固定的格式、用大众难懂的专业术语,发表在发行量极少的昂贵专业期刊上。这类期刊多达万种,但大众几乎没有渠道获得。当文章成为了科学家们晋升职称、申请大奖的踏板后,糟粕文章泛滥已成不争事实。因此,筛选有价值的科学发现及其证据,用大众可以听懂的语言解读,成为了有需求而缺供给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误读泛滥、伪科学盛行。

时代需要科学家大胆地发出声音,特别是对影响社会和人类的重大科学发现,需要准确、及时、恰到好处的解读。科学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要有科学依据,如果没有科学依据,其观点充其量只能成为“假说”,需要今后寻找科学证据去证明。

公众也应该补课,学习如何辨别是非,分辨科学真伪。不要盲目崇拜讲者如何著名、如何权威,应该质询其观点的证据,追溯研究是否设计科学、数据如何获得、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是否科学严谨。

诚然,极少数的天才科学家有超人的眼光及悟性,他们能以超前的思维揭示科学规律。爱因斯坦用他的观察、思考及推理,发现了时间、速度与空间的规律,创造了相对论;发现了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规律,创造了著名的E=MC2的 公式。他受到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热捧,但是世界上只有不超过10个人理解其真谛。由于没有合适的验证方法,更没有科学证据,20世纪初,这两个伟大的科学发现在科学界仅仅被认为是种全新的假说,近十次的诺贝尔奖提名均以没有科学证据而被否决,他获得的唯一诺贝尔奖是更贴近生活的光电转换理论。21世纪的今天,爱因斯坦的三大理论均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人们怀着歉疚的心情给了这位已故天才认可。

看着面前的那盘水果,我很难想象其中隐身着爱因斯坦。世界需要科学的解读者、科学的验证者以及科学的挑战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