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区别。
一.佛、道、儒三家的区别
儒学:以教化为核心。
道学:以治理为核心。
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1.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2.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3.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4.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5.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6.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7.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二.佛、道、儒三家的联系
佛、道、儒'三教合一',道家证修,儒家证守,佛家证悟,所证为心,心为何物,乃为华夏。三教一家,共谋华夏!'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佛、道、儒三家有共同点,三家都认为'心'很重要,佛教的心纯粹是思辩的产物,道教的心比较具有物质的概念,儒家的心学是介于两者之间。
<1>佛教一般被认为是在中国才从原始佛教发展到了顶峰,而中国佛教的顶峰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在明朝时禅宗理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禅宗的佛学理论核心就是关于'心'的理论.禅宗认为成佛实际就在人的心中一念之间,而不是别的什 么.换句话说佛教的“顿悟”就是心的顿悟.所以禅宗认为'心'在实现佛教最高目标涅磐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
<2>中国道教一向认为人的'心'是实现成仙,实现长生不老的关键.道教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是这样说的:'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按照道教阴阳五行理论,人五脏之中的心脏属火且属阳,而人的肾脏属水且属阴,并且心脏属火在上而肾脏属水在下.由此道教断定人之所以寿命不长,就是因为在水面上的火燃烧不久,这个火随时就有熄灭的可能,也就是心随时有停止跳动的可能.那么道教给出的办法就是颠倒阴阳,关键是通过内外丹的修炼改变心的属性.使心属水而肾属火,这样人就可以成仙。
<3>中国儒家理论的高峰是理学,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在明朝以后直到清朝,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理学的核心是关于'心'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正确与否完全决定于'心',如果'心'无杂念,人就无恶行.但人心又是最难掌握的,王阳明最终把理学的认识提炼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