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中医经方治疗
两天前,我在朋友圈里看见一条“轻松筹”的项目,是一个父亲为自己30岁的儿子筹款20万元治病的项目。他说他的儿子是一名初中教师,“于今年9月初因发烧就医,确诊为病毒性脑炎,随即安排住院。到10月11号开始,病情突然恶化,高烧不退,逐渐不能进食,而后不能自主呼吸,经过抢救,于14号进入ICU,一直昏迷至今。病因为人类疱疹病毒1型(hsv1)。病毒进入脑内引起脑膜炎,后面导致脑干中枢压迫到呼吸系统,导致现阶段人体不能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协助,医生也不敢说何时能醒。我儿子好好的一个人,平时非常健康也无不良嗜好,怎么突然这样???……”
这个病患,是我的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的同学,才三十岁,平时很健康的一个人,仅仅因为发烧被送去医院经过治疗后,成了危重病人。我们仔细看他就医的时间,一个发烧竟然治了一个月,而且不但没治好,病情还发生恶化,严重到靠呼吸机来维持!我相信这并不是个案,与医院的设备与医生的水平无关。因为在病毒的面前,再先进的设备、水平再高超的西医医生也完全是束手无策!
但如果换了是中医,而且是经方师的话,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
西医的“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类似中医所说的“痉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其经典中医论著《金匮要略方论》中,就对痉病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开出了结构完美的方剂。
以下文字,大多是笔者根据中医大家倪海厦先生的金匮讲义中的相关内容,所做的粗浅归纳。
我们先了解一下痉病的成因。当一个人外感风寒而发烧(注:仲景医学称之为“太阳病”)时,如果他体内的水分不够,就容易得痉病。那么,为什么水分会不够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这个病人的身体里的寒本来就太盛,致使喝进去的水到达胃里之后就被排出去了,而不能经汽化而进入体内循环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津液(注:当人体缺水时,不是仅靠喝水就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每天八杯水”并非中医的养生观念)。当人体内的水分不够时,就容易产生筋挛。这种痉病难治。《金匮要略方论》中的原文写道:“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二是这个病人本来流汗太多(比如小孩子喜欢到处乱跑,出了很多汗,喝的水又少),然后被风一吹,就得了发烧。这时因为他体内的津液本来就不够,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变成痉病,出现抽筋、整个身体角弓反张起来的症状。《金匮要略方论》的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三是这个病人受了风之后,本来就因为出汗而伤了津液;接着,医生又开错药或是病人自己吃错药,吃了泻药。泻药会把肠胃里面的营养排出去,而胃是生血之源,这样血的源头就没了;再接着,又吃了发汗的药,水分和血就变得更少了,于是病人就会出现拘急的症状,得到痉病。《金匮要略方论》的原文:“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四是这个病人原本身上就有很多的脓疮(可能是平素容易生疮的人,也可能是刚好身上有没愈合的创伤),有疮的人脓血淋漓,津血已伤,这时再给他发汗,结果阴血就更不够了,变成痉病。《金匮要略方论》的原文:“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五是这个病人外感风寒后发烧,他的毛孔紧闭起来,身上不出汗,而小便又少,那这个热就会闷在身体里面,于是热就会往头上冲,病毒就会跑到脑部,病人就会出现头在晃、脸和眼睛红赤、牙齿紧咬、角弓反张的症状;如果这时再给他发汗,就会使病人的血里面的水更加不够,于是他的脉就会变得扭曲起来,像蛇一样。《金匮要略方论》的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其脉如蛇。”
中医认为“发汗”这个事是不能乱来的,在仲景的著作《伤寒论》里,专门有开辟章节来详细阐述不能发汗的好几种情况,所以像“蒸桑拿”这样的疗法,并非什么人都适合的。
综上所述,五个成因虽各有不同,但都有伤津耗液,致使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拘急挛缩,变为痉病。
仲师为痉病开出了三个辩证论治的方子。第一个方子是“栝楼桂枝汤”,针对有汗出的病人,此种痉病称为“柔痉”。第二个方子是“葛根汤”,针对无汗出的病人,此种痉病称为“刚痉”。第三个方子是“大承气汤”,针对本身就有严重的便秘的病人,可用复诊进行诊断。这三个方子的设计结构既简单又完美,且均采用俯拾可得的中药,病人喝完汤药后二、三十分钟,烧就能退下来,诸症状得以缓解,真可谓“立竿见影”——这就是中医仲景经方之魅力!
【附注】三个方剂的配伍及参考剂量、煎服方法如下:
“栝楼桂枝汤”:栝楼根(即天花粉)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三片(约一个大拇指般大小),大枣八粒掰开。用四碗水煎约40分钟,成三碗汤药。空腹温服一碗,取微汗。如汗不出,则喝点白稀粥,发点微汗即可,切莫大汗淋漓。日服三次,诸症状消失,即停药。
“葛根汤”:葛根(先煎)20克,麻黄(先煎)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三片(约一个大拇指般大小),大枣八粒掰开。放五碗水先煮麻黄和葛根十五分钟,去浮沫,放入余药,煮四十分钟,成三碗汤药。空腹温服一碗,服药后盖被子取微汗。日服三次,诸症状消失,即停药。
“大承气汤”:酒洗大黄20克,厚朴(先煎)25克,枳壳(先煎)25克,芒硝(后下)10克。一剂。须特别注意煎煮和服药方法:放入五碗水,先煮厚朴和枳壳45分钟;去滓加入大黄,煮15分钟;最后放入芒硝,微火稍微滚一下就好了。先喝一碗汤药看看,喝完后如能泻下燥粪(烧即可退),就不要再喝药了,把没喝完的汤药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