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达人秋叶:抓住社群运营的灵魂(结尾有彩蛋)
嘉宾:最有影响力的PPT在线课程《和秋叶一起学PPT》创始人 秋叶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收听本次全程语音分享。
一、从PPT教练到PPT社群核心
我一开始做社群并没有抱着运营社群的目的,而是为了给在线课程的部门学员答疑。做在线教育的困难在于希望学员规模尽可能大,但又没那么多精力给这么多学员答疑。解决这一困难首先要消灭答疑,让学员看了你的课程都能把知识点看明白。
我们遇到的挑战是传统教育是面对面的多维信息传递系统,老师讲课的时候有声音、PPT、肢体语言还有对学员情绪反应的把握,简单的PPT分享或者把教学视频录制下来都会导致教学信息的大量流失。做在线教育就要做微课开发,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微课开发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并不是把课程简单地搞成5到10分钟的微课,然后语音活泼一点、形式多元化一点,学员就会爱上在线学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员在网络学习的时候还能获得线下学习80%甚至是90%的信息量,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大挑战。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整个课程都围绕场景设计。学员有什么痛点需求,直接学习相应的课程就行,不需要学完第一课才能学习第二课,这就是我们场景设计课程的意义。
另外,我们的课程设计都会经过小白测试,老师模拟学员的思维想象揣摩他们会怎么使用,然后提供教程指导他们,课程出来后再发给他们内测,达到要求才公开放出来大规模推广。
清楚课程开发里面要解决的痛点以后,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信息流失。那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教什么,这和你的目标客户紧密相关。我们选择的目标客户是大学生跟职场新人,这个定位的好处是什么呢?
PPT的教学包括功能技巧、设计排版、逻辑构思、演讲演示四个部分。如果我们教功能技巧,网上有很多免费课程,我们没有优势。我们要是教逻辑构思又会遇到很大麻烦,因为逻辑课程要求学员具备大量的知识背景,而且需要连续性的交互式交流,这对在线课程来说是个非常难的开发点,朝这个方向走会难成功。而教授排版技巧却非常适合在线学习,也非常适合我们目标学员的水平。教PPT排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提供标准的参考答案,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答疑量。
选哪些知识做突破口进行教学是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线下受欢迎的内容不一定适合线上教学,即便适合也不是简单的复制线下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从根本上做课程设计。我们不是国内PPT做得最好的团队,但我们肯定是国内做在线课程设计最专业的团队。
二、从培训模式到运营思维的突破
我们一开始是想要消灭答疑,所以从课程开发上动脑筋。但不管问题多少都总归要答疑的,于是我们就建了群。我们是在群建立起来以后才发现建群的必要性。目前在线教育还在破冰期,根本还没有到大卖的时候。网上所谓的找到1000个种子用户就可以把产品引爆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就是个误导。1000个种子用户根本没有传播能量,除非他们都是各个领域有话语权的人,不然能影响的人很少。
但我们建了群以后所有的学员都跟我们保持联系,我们让老学员追加购买并跟着我们交作业。老学员的作业影响了他们身边的人,从而慢慢进行扩散,这时候才形成了所谓的口碑效应。我很少认为自己是个自媒体人,准确来讲我是一个以PPT为突破口做在线教育的服务商,兼运营这个服务的灵魂创始人。
像是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我也会慢慢有商业化的一面,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要通过学习群的运营,发掘优秀的学员,培养他们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小伙伴。然后我们再一起玩,互相吸引。我一开始就借鉴了微博营销大号做矩阵的概念,大号带小号,慢慢把小号养大,有什么事情就一呼百应。
我跟很多人建社群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他们建设群是为了解决微信号粉丝流失的现象,组织各种群分享,把粉丝从微信号里激活,把订阅关系变成群连接,增强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他们当中更有聪明的人发现在一些活跃的群里做分享也是非常好的商品导流机会。
而我们的社群一开始就是围绕在线学习展开的,不是围绕我的公众号展开的。我从2013年运营公众号以来订阅者已经超过45万,但从没有为我的微信号搞过群分享。我们做教育得为学员答疑,建QQ群是最好的答疑方式。学员有问题可以小窗提问,不需要跟微信一样非得添加通讯录,也不会造成微信群那样的无聊话题刷屏现象。
QQ群答疑还非常符合广大网友的习惯,传文件方便,且小窗一对一答疑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学员的口碑满意度很高。QQ群组织群分享更方便,文字、语音、视频等各种手段一个不缺,加群也非常方便,且可以同时管理2000人的大群,管理成本低,学员同时在线学习氛围又好。
有了这么多学员我们便开始组织一期期的群分享,我们大概提供了60期分享给最早的学员。
我们有这么多的一期期群分享,我们的学员还能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学习群跟社交群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要在一段时间里达到某一个水平,天然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所以他们愿意为它花时间。而且我们的分享也不是跟你分享一辈子,你学到了我们就不分享了。
虽然分享结束,但答疑还是可以继续做的。只要学员还跟我们在一起,就可以持续转化,新课程的销售就好做。
群建立起来后会面临的挑战就是活跃度降低,要提高活跃度得让学员动手真正的参与进来,那我们是怎么想到让学员动手的设计手段呢?一开始我们做微信,不知道在微信发什么内容好,后来有一次在微信上发了一份微教程鼓励大家用PPT做创意二维码,竟然有100多个学员主动按照教程做出自己的二维码,并在微博上晒图@我,这一下子就把我点醒。
后来我们坚持在微信里面分享三分钟教程,用户花差不多三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看完我们的教程。手机是一个碎片化小屏阅读的平台,不能指望大家有时间连续性的做深入思考,只好给他们简单的微课程,看完马上就可以动手学会。
作业交到微博上的大好处是可以扩大传播,打通微博、微信之间的循环。因此我们的《和秋叶一起学PPT》课程也一直鼓励大家在微博上交作业,然后艾特给老师看,目前很多微博上交的作业阅读量已经破亿了!
为了保证学生不固守于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来给出标准答案、学会举一反三,我们设置了一个实践性课程——群殴PPT。
群殴PPT网站会在每周四发布新的群殴ppt题目,同时我们也提供一个模仿教程,如果你完全不会做,则可以通过模仿教程来做。随后,我们也把题目发到微博、微信,让更多小伙伴来参与、PK。因为,社群运营光有参与感、成就感是不行的,还得有挑战感。
学习习惯是一步步养成的。如果我们一考试就把大家拉过来准备群殴PPT,相信基本不会有人参与。我们在学员经过三分钟教程的培养及《和秋叶一起学ppt》的课程教学后,为了持续提高他们的满意度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才筹备了群殴PPT。
我的社群、网站跟其他社群有一点明显的不同是,我的社群运营者不是我自己、也不是我的员工,而是我在学员中找的条件稳定(工作、收入、心态等)的小伙伴。他们同样能够在运营群殴PPT的过程中享受回报。首先是获得了成就感,其次有群殴PPT这个传播平台与外部的合作收益,另外,我也经常跟小伙伴一起聚会。
当群殴PPT到达一定水平后,这些优秀学员不满足只做一页页的ppt,而是希望做一个完整的作品。于是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级别的挑战——我们鼓励学员看书然后做成ppt。刚开始我们做读书笔记ppt,老师做示范之后再鼓励职员示范,对于做得好的学员我们也有一些奖励,比如提供一本制作PPT的专业书籍等。
后来发现这样实施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很多人难以坚持不停地看书,因此改成了做一页纸PPT,最后演化成群殴PPT。而针对读书笔记ppt我们是坚持学员要看什么书我们想办法提供的准则,然后把学员的读书笔记PPT进行转发传播,这样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很多出版社主动要求给我们提供书籍。
三、思考:学习型社群和社交型社群的区别
社交型社群中大家的能量都差不多,而学习型社群中的老师必须拥有金字塔顶尖的地位,社群中的学员必须严格遵守老师定制的社群规则。除了老师之外,学习型社群还包括课助、班主任等角色,学员有任何问题可找课助、班主任解决。
学习型社群必须有一个灵魂人物,这个灵魂人物要跟学员之间有足够大的落差,能够将自己的专长、并能传授给群里的每一位学员。除了足够的内容输出,学习型社群的老师还需要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影响学员,让学员真正能够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习成长。
对我来讲,学习型社群最重要的一点是产品开发。一个好学习型社群一定围绕课程,也就是产品开发来经营的。
第二,从学员里面找到优秀的小伙伴作为榜样。传统的教育模式非常简单——树立榜样,我们慢慢的从老师教你,变成让身边的榜样激励你,所以我要把优秀的小伙伴一个个组织起来。我把他们聚集在一个社群中,同时实行严格的群规——群中最多只容纳69个人,有新的人进来就必须有人要出去,整个群成员一直进行着新陈代谢。从69群出来的人我们又重新把他们放到适当的非核心群中,也可以针对他们重新建立一个社群,让学员参与到社群的管理之中。
学员多了之后,我把他分化出去、变成我的合作者,他再按照我的模式来管理社群,影响更多的付费学员。
我们首先有个核心群,由核心群成员帮我管理读书笔记、群殴PPT等等课程,我跟这些人一起再做出更多的输出,然后交给其他群。在按照群规将每一个群调教好之后,我们分裂一部分人来建设新的群,也将原有的社群文化传递出去,最终成熟的群越来越多。
学习型社群一定要跟书结合在一起,爱看书的人才可能真正在线上认真学习。此外,我们支持让学员成为投稿者,也有一套对于投稿者的鼓励机制,在投稿中发现优秀学员后再邀请他来开发课程,然后让更核心的人转移到经营社群,最终形成良好的社群梯队。
对于我们社群的核心成员也有稳定的福利。除了在工作优秀的时候发红包,也包括让他们免费体验我们的课程。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让我们的产品得到更多人的整合,看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第三我也会单独给他们内部做一些专业分享。
互动问答(节选)
房多多-张咏:关于持续学习,每天坚持下来的学习者是个挑战,这方面秋老师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或者说未来还会有些什么措施来激发学员持续学习的动力机制问题。
房多多-张咏:但是现在的收费模式,鉴于规模,费用都较低,学员感觉不太在意。
房多多-张咏:您的意思是现有的针对职场人的社群学习收费偏低,需要达到与他收入相匹配的价格,同时结合作业设计的精心设计?
淘宝大学-张必成:秋叶老师,关于社群运营的内容输出问题,你觉得整个内容输出的频率怎那样更合适?一周一次?还是一周多次?
淘宝大学-张必成:秋叶老师你在社群运营过程中,公众号、QQ群、微信群的功能定位有区分吗?有关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