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名言三百句》(连载)脏腑理论之二十
”。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1]也,神气之所生也。《灵枢·大惑论》
【注释】
[1]营:四周垒土而居。《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引申为围绕。
【论述】
眼睛是脏腑精气汇聚之处,也是营卫气血、精神魂魄通行之处,同时又是反映人的神气的部位,诚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所以,眼睛既可反映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的活动状况,又能表露人的某些精神情绪变化。如肝血不足,会视物昏花;肺火上攻可见白睛发红;如见白睛发黄,则为黄疸的主要标志;瞳孔散大,多见于肾精耗竭之危重病人;横目斜视,多为肝风内动。精神过于劳累,精气耗损,常引起视觉的异常。人的七情如喜怒哀乐也常可从目中找到迹象,故望眼之神气是医生了解人体脏腑、气血、神志的重要“窗口”,历代医家均对望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三》中说:“目者,一身之精华所萃,色藏于内而发见于外,有神则精明光彩,黑白如常。实则阳光灿烂,虚则阴翳朦胧;若失其神,则昏昧不明,远近不辨。”清代杨西山《弄丸心法·卷三》说:“人之二目,神之门户。目光凝聚,其神清明;目光闪灼,神将外散;目无光彩,神已离舍;神去必死,不可救药。”
目是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的部位,《灵枢·大惑论》还提出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眼的部位与各脏腑的相关性,形成眼科的“五轮”说,即:内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黑珠属肝,称为风轮;白珠属肺,称为气轮;瞳人属肾,称为水轮;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