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蔡元培为何十年七辞北大校长?4

从文科入手:整顿北大三步棋

蔡元培对北大的整顿是从文科入手的。第一步是请人,他聘请了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王世杰等一大批新学方面的要角(在自然科学方面也请了李四光、翁文灏等科学家);同时又保留或聘请了一批在学术上有很高造诣,但在政治上非常保守,甚至主张君主制的学者,像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钱玄同这些人。辜鸿铭在清朝垮台之后,依然拖着一条长辫在北大的讲台上教英文,上课时还有一个仆人在边上伺候泡茶、抽烟。胡适与蔡元培等人合影

有人很不理解,为什么蔡元培又是请新学的,又是请旧学的。但在蔡元培看来,什么叫大学?他给大学下的定义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大学应该是广揽人才,让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想自由发展。针对有人批评他任用辜鸿铭、刘师培,他这样反驳:辜鸿铭、刘师培,他们的学问可以做你的老师,我们尊重的是讲学的自由和学术的自由,刘师培在北大不是来讲他的复辟思想,他是来教国学的,而辜鸿铭教的是英国诗歌。所以,希望你们学生学的是辜先生的英文和刘先生的国学,而不是要你们和他们一样去拥护复辟或者君主立宪。

为了请到陈独秀,他还曾经“三顾茅庐”。当时正好陈独秀到了北京,住在一个旅馆里,蔡元培登门拜访,正式邀请陈独秀做北大文科学长,要这位没有学位头衔的《新青年》主编来主持中国最高学府的文科。之后蔡元培差不多天天都要拜访陈,有时来得早,陈独秀还没有起床,他就招呼茶房不要叫醒,只要给他个凳子,坐在房门口等候就行了。蔡比陈年纪大,他这样诚意拳拳,陈独秀只能答应了。和陈独秀住在一起的安徽同乡、出版家汪孟邹回上海,将这些事讲给侄儿汪原放等人听,他们说:“这很像三顾茅庐哩!”

为了应付北洋政府教育部,蔡元培在上报陈独秀的学历和经历时,略做了一些手脚,比如说他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等。教育部很快就批复同意了。其实,陈独秀虽然多次东渡日本,只是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早稻田大学等短期学习过,但没有在日本任何一所高等学校毕业。他是芜湖安徽公学、安徽高等学校的倡办人之一,不过并没有当过校长,仅仅在安徽高等学校当过短期的教务长。蔡元培聘人有自己的原则,他可以请当时只有24岁的梁漱溟到北大教印度哲学,梁没有学历而且有报考北大没被录取的记录。梁不敢来,他还予以鼓励,你就当作来研究来学习好了。

第二步,是在大学的领导体制上创新,蔡元培在北大开始推行教授治校,由教授自己来管理学校,这在北大包括中国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蔡元培在北大设立了一个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决定学校的大政方针。这个评议会的成员就是学校的教授,是由教授自己选举产生的,任期为一年,年满可以连选连任,而各个系里面的教授会也是这样的情况,选举产生,教授之间互选产生一名主任。学校的教学、教务工作,都是由评议会、教授会来决定的,不是校长说了算。校长其实是起后勤保障作用的,是给教授们服务的。

第三步是北大在他手里有了学生自治,这个传统也是开创性的。蔡元培鼓励学生组建自己的社团,比如傅斯年和罗家伦组织了新潮社、许德珩和其他学生组织了国民社,这两个社团当时都非常有影响。还有其他许多社团,比如毛泽东在北大参加过的新闻研究会。这些社团除开展一些活动之外,还办刊物、举行其他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出书等,都得到了蔡元培的支持。举个例子,当时北大的经费并不充裕,一个月全部的经费预算是四万块钱,但他光是给新潮社办杂志就要拿出2000块钱,可见他对学生刊物的重视。北大在五四运动时期培养了那么多精英,各个领域中许多的第一流人物,都是北大学生出身,这与蔡元培有非常大的关系。蔡元培不在校期间代理校务、后来接任北大校长、领导北大17年的蒋梦麟说自己只是按照蔡校长的既定方针办校。

(0)

相关推荐

  • 蔡元培:18岁割肉救母,36岁暗杀慈禧 七辞北大校长

    他,18岁割肉救母,恪尽孝道,36岁研制炸弹,暗杀慈禧, 52岁接下北大这个烫手山芋,整顿学风. 他,辗转于政治.教育.学术三界,有所不为,无所不容.大事不含糊,待人如己.他,迎难进北大,开创新风气. ...

  • 《觉醒年代》之团宠——蔡元培

    为什么说蔡元培在众贤中是团宠? 除了北大校长的身份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元培"三顾茅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元培邀请没有学位头衔的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 ...

  • 辜鸿铭:爱闻小脚,专业骂人,跟胡适对着干,因留辫子被世人误解

    在晚清民初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牛人,号称晚清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晚年曾顶着大辫子在北大教外语. 据说他一生共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尤其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学以及东方华学,曾经用多国 ...

  • 留有余地

    本文导读: <觉醒年代>这部剧,就把蔡元培这份善于留余地的智者风范给演活了. 电视剧<觉醒年代>不仅艺术再现了北京大学在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 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

    以史为鉴,吾辈当自强 赵忠宇 一直想推荐一部剧给大家.工作以来我很少看电视剧了,基本一年一部的节奏,非精品不看.上一次看到这么激动人心的电视剧还是03年的<走向共和>,时值五四来临,有时间 ...

  • 每一辈人都有他们的杰出︱他是100年前的知识“带货”王

    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蔡元培 1916年,蔡元培再次踏进北大校门 一场影响中国近代教育史的 学思风暴将拉开帷幕 一扫 ...

  • “觉醒年代”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ID:dusheme),作者:李星文,原文标题:<终评|<觉醒年代>里最让人稀罕的,是那股救国者的浩然之气>,头图来自:<觉醒年代>截 ...

  • 伟大思想家辜鸿铭

    辜鸿铭--一个真正有文人气质的思想家. 在西方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能不看辜鸿铭",可以看出,西方对辜鸿铭的评价很高. 他从不畏惧思想上.文化上的较量,常与陈 ...

  • 《觉醒年代》再回北大!

    4月,<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大 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相逢 昨晚,北大党委宣传部和喜马拉雅 邀请<觉醒年代>再回北大 在古朴的燕南园以一场网络直播 完成了"有声剧&q ...

  • 语文.读书——北大校长蔡元培

    语文.读书——北大校长蔡元培

  • 他这一生,注定是来改写历史的

    1920,蔡元培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北大校友合影(前排正中者为蔡元培) 世间再无蔡元培 © 徐尔新 / 文 01   1917年1月4日,寒风呼啸中,一辆马车停在了北京大学门口.49岁的蔡元培从马车上下来 ...

  • 《觉醒年代》经典台词整理

    第一集 李大钊:海上风大,保重身体. 陈独秀:船过山东喽 陈独秀:我叫他们礼义廉.礼义廉,无耻啊. 陈独秀:惭愧啊.十多年了,我陈独秀先学康梁,后随中山,致力政治革命.东奔西走,九死一生,光日本就去了 ...

  • 觉醒年代的“关键先生”:他们,改变潮水的方向

    真的很喜欢<觉醒年代>所蕴含的那种气质,能把风云激荡的历史,拍出静水深流的感觉.触之,温润如玉,感之,热血沸腾,既有历史的凝重,又有生活的轻松,大时代,小细节,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很容易就 ...

  • 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往事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蔡元培先生 那年冬天,他与北大的不解深情 1917年1月4日.时为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门口,所有校工毕恭毕敬,迎接新校长的到来. 一位风度翩翩的 ...

  • 牛年第一大剧《觉醒年代》,8.9分,低了

    很多人对主旋律剧,天然不感冒,我也有点. 以为它像呆板的政教片. 直到看到一段鲁迅先生出场的视频剪辑. 混乱不堪的街道,一行士兵押着一位青年人,准备到街口砍头. 围观的人群,"颈项都伸得很长 ...

  • 十七秀才,二十三进士,二十六翰林,难怪辜鸿铭那么崇拜蔡元培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怪杰辜鸿铭是一个眼高于顶的守旧派人物.他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出得门来既有车夫又有跟班,谱摆得很大,无论走到哪里都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觉醒年代剧照 辜鸿铭目无 ...

  • 《觉醒年代》爆火背后:揭示了人这一生,最重要的6种品行!

    作者 | 有书曾小鱼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要说今年最值得一看的电视剧,那一定是<觉醒年代>. 自年初播出,至今五个多月来,讨论它的热度从未消减. 这部剧讲述了我们的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