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故事】“无湘不成军,无永不成湘”你看永州籍湘军有多牛!
【永州故事】“无湘不成军,无永不成湘”你看永州籍湘军有多牛!
陈瑜
走进永州很多县区农村,都能看到保存较完好,规模宏大,雕梁画栋、风格别致的古民居群,就会让你产生对古民居的探究,其中大部分都是湘军将领的豪宅!
在永州有著名的柳文化、舜文化、瑶族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其实还有湘军文化。
翻开一段历史,就翻出一段历史的辛酸,感觉自己的心境也特别沉重,尽管窗外的阳光透进来,但我却感到衣服不遇寒的冷!曾经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却似云烟,消失殆尽,尽管有意翻出来,整理出一点什么来,却感觉不到一丝丝欣喜,几经动笔,几经停顿,一个个身披黄马褂的壮士悲寂的脸上略过阵阵阴凉,是该忘记乎?还是该纪念乎?是让它石沉史海,还是一层层剥露出来?近期看过的电视剧《曾国藩魂断太平》又激起我写这文的欲望,不管怎么样,他们是有魂的,有一种“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精神在支撑着一个庞大体系的形成!也许这就是精神!
湘军,一个特定年代,特别时机的特定产物,本该是一个维护地方治安的团练武装——湘勇,谁也没想到会发展成左右朝廷局势的集团,要求更名为“湘军”,就凭着一群儒生和一伙农民组成的“乌合之众”,后来竟成为老百姓爬升仕途和发财的最好途径,让湖南三湘四水的青壮男人趋之若鹜!
我不想去评价湘军是帮助了满清政府,消灭了农民起义军,维护了专制皇权的统治,也无须去唠叨湘军将士每到一处大肆抢掠、屠杀等恶劣行径,我只想寻觅一种精神,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湘军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动力,至今湖南人对此仍然非常自豪,并把湖南社会各种方面的人才和现象称为“湘军”。如文艺湘军、体育湘军、出版湘军、电视湘军等。这就是精髓!
经查阅大量文史,《湖南省通志》、《永州府志》、《湖南氏族源流》、《湖南人物库》、《清代官员档案全编》以及永州各县民国、清代县志,永州籍湘军有三大家族集团:
一、 席宝田“精毅营”领衔席氏家族。
均为湖南东安县人士,且均多为应水流域的“南、北应两个乡”人士,即今天的伍家桥、芦洪市人士。两乡间又以北应乡——伍家桥人士居多,真印证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也就有后来流传的“打不过东安”之誉。
席宝田(1829-1889),字研芗,湖南东安人,著名清朝将领。咸丰三年(1853),席宝田在家乡举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咸丰十年(1860年),席宝田奉巡抚骆秉章之命,募乡勇千人组建“精毅营”,先后在湖南、广西、江西、安徽、福建、广东、贵州等省,与太平天国和贵州苗民起义军作战10余年,参与剿灭太平天国和独力剿灭贵州苗民起义,战绩显赫。赏赐业铿额巴图鲁、赠太子少保,并赐穿黄马褂。
据光绪元年修撰的《东安县志》记载,席宝田旗下“精毅营”湘东安籍的总兵、提督以上的高级官员,多达10余人,提督6人,分别是荣维善、唐本有、魏玉彩、唐本朋、唐步云、席启昭;总兵8人,分别是兰廷位、唐启大、席世讲、席世显、易景云、席启星、唐寅清、胡兰芳。自此,湖湘子弟满天下,湖南由往昔的南蛮之地成为当今中国最为重要的省份;“无湘不成军”,湖南人能征善战,举世皆知。
仅《东安席氏文史》书中就涉及到的清代光绪年间编撰的《东安县志》诸多席氏族文职从四品知府、正五品同知、从五品知州、正六品通判、正七品知县、正八品教谕、正九品主薄、从九品巡检司官员缺简介如:席启骏、席启恺、席世举、席启榜、席沛霖、席德馨等。席氏族武职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官员缺简介如:席启星、席世讲、席世显、席世铣、席启纯、席启政、席世德、席世友、席世爵等。
精毅营主要将领明细:
精毅营主帅:席宝田,官至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头品顶戴、记名布政使、云南/贵州按察使、骑都尉世职兼一云骑尉、业铿额巴鲁图
精毅营的文职官员:正二品布政使:叶兆兰、谢兰阶
正四品道员:席蕙田、席沅生、唐仁东(席宝田四、五弟及四子:席 筠三品衔、席业三品衔用道江西候补知府、席沅生安徽候补道)
从四品知府:席启悌、席启骏(席芝田次子)、席世举(字霞轩,席启悌长子)、易鼎臣、唐丁山、陈金甲唐继善(四品顶戴花翎)、
正五品同知:席沛霖、席启骧(席芝田长子)、席启玉、易题元、谢家玉、叶永清、叶永曜、张晋贤、荣建邦、李树猷(光绪元年同知衔广西候补)、蒋声远(光绪元年蓝翎同知衔)、王声扬(蓝翎同知衔)、蒋径(蓝翎同知衔)、唐 烈(花翎同知衔)、郭步贤(花翎同知衔)、
从五品知州:席芝田、席启恺、席启丰、席克昌、席协恭、蓝宜英、蒋筠(赏五品蓝翎浙江归安市司)
正六品通判:席启榜(席蕙田次子)、罗得藻
从六品州同:胡龙章(从六品衔湖北候补)
正七品知县:席拱南、席德馨、席启馥、席世荣、席启楠(席蕙田长子)、席启侑(席蕙田三子)、易太溥、蔡清泉、陈彝、陈其昌(光绪元年署贵州清平知县)
从七品州判:唐镇山、唐耀松、唐楚翘(光绪元年署四川南川县)、张兆芝(任浙江浦江县)
正八品教谕:席克刚、蒋南枝、唐信准、樊 隽、谢阶玉
从八品训导:唐大铣、王作辅、易兆元、易泽洪、李树猷、蒋声远、陈其昌、唐楚翘、张兆芝、毛羽仪、唐克昌、卿良昭、谢家馨、雷引薰(江西庚午州同考官)、荣赞昭、唐大铭
从八品县丞:唐承周(嘉庆末代理华州分州洋县知县)、唐礼典、唐兆蘭、唐道光、唐自泽、唐继斌、雷秀升、李之芳、荣维扬、蓝豹、廖中南、胡正淮、秦致和、谢肇修、蔡锡伍
正九品主薄:席金聲、唐继善、王声扬、蒋 径、唐烈、郭步贤、夏文基、王家杰、唐信簪、唐信平
从九品巡检:席启甲、席启春、唐采藻、谢树、谢垂鼎、唐向溥、
未入流之府经历:席金声、席克刚、唐采蘭、叶 畹、蒋国瑷、郭步乔、易 巍、易升庭、张澍覃、蒋连元、胡龙章
未入流之布理问:席启甲、席启春、唐大维、蒋荫乔、蒋筠、李秀炯
【清代官制中的未入流】:中央官制中翰林院孔目,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各部院库使,各部院无顶戴笔帖式,内务府库掌、监造各部院寺经录。是品官中的最低一品,是从九品之下的又一个品级。清代地方官制中的县典史的官品就是“未入流”。其本身就是正式的官员。
精毅营的武职官员:
从一品提督:席启昭、荣维善、唐仁廉、唐本有、魏玉彩、唐本朋、唐步云。
正二品总兵:席启星、席世薄、席世讲、席世显、兰廷位、唐启大、易景云、唐寅清、胡兰芳。
从二品副将:席启庚、唐交湖、张君栋、陈光大、唐仁双、唐占元、唐自顺、王太东、夏洪福、夏禹连、胡德魁、胡继凤
正三品参将:席世铣、周家良、夏绍作、唐占寅、宋兆云
从三品游击:席启纯、席世诵、席启芷、席启政、向信玉、唐本兴、罗开榜、卿荣华、胡顺猷、胡应禄、李逢详、李本宜、李声泰、易朝美、尹福柱、宋玉林 正四品都司:席世元、席世德、席启浩、易朝蘭、夏禹增、夏禹体、陶得胜、唐本馨、唐生财、唐一点、唐清宪、唐得寿、魏贤文、李义仁、蒋世耀、胡光玉、陈遇春、廖兆明、荣维锦
从四品副将:胡占相(兰生)、徐家富、夏基洪、金国泰、罗成川、钱敷敬
正五品守备:席世友、席辅廷、席世风、席启昌、魏荣胜、周礼迟、李群顺、罗添登、胡顺逵、胡玉林、唐见龙、郭定魁、郭步青、易沈继、荣贵华、荣维清、荣维清、
六品/七品千总:席世坤、席世爵、席启汉、夏基纲、唐本一、刘恒山
正八品外委千总:廖达生
看着这浩瀚的官名,足可见当时衣锦还乡的荣耀,想象得出骑着马、坐着轿的威武!那高高举起的“肃静、回避”牌匾以及鸣锣开道的气势恍惚如同古戏中的场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个县城竟然有如此多的官员,当时在东安县,人人习武,人人都参加湘军,因为这就能升官发财,湘军每攻克一座城池,大肆抢夺,不仅太平军的财物被没收,甚至连地方老百姓的财物也不放过,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最多有100万人,可屠城之后10多年,到光绪登基时,南京只剩不到50万人。每个湘军将领将抢来的财物运回家乡,大肆修建豪宅和别墅以及坟墓。据研究东安文史的当地人介绍,席宝田解甲归田后,广置田宅,在周边数县以及洞庭湖地区购买粮田、山林数万亩。又在长沙、武汉、衡阳等地开设当铺、购买房产、经营生意,以致至今仍有民谣称他“五里一庄房,十里一当铺”。他和儿子在东安多地修建别墅宅院,晚年在邵阳县塘田市镇建席氏别墅,目前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永州是湖南古建筑群保存较多的地市之一,而东安的数量特别突出,当地人介绍说多达几十处。现在还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席宝田的席家大院、东安都塘村的蒋家大院、东安横塘镇横塘村周家大院,拳不打东安,打不过东安。湘军名将、太子少保、清从一品提督--荣维善庄园群,位于东安县狮子铺。在整个清朝湘军名将中,武功最高的当首推荣维善。荣维善是湘军最年轻、升迁最快的将领,他20岁就投军“精毅营”,不到一年就因俘获太平天国小天王洪天贵福,21岁就升到“精毅营”右营主将。席宝田以荣维善为主将大破苗军,24岁这位巨人般的年轻虎将已名扬天下,直到26岁黄飘之战战死沙场,清廷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荣维善庄园更象山寨堡垒,有碉堡箭楼,有传统风格的小院,还有海派风格的洋楼,依坡而建,黑压压的一大片,虽多以破败,但层次分明、规模宏大。
东安人“打不怕、不怕打、怕不打”。湘军名将、清兵部尚书、广东水师提督--唐元甫庄园群,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石期市镇台凡市洪锦村,建于清同治末年间,规模宏大,构件精美,布局讲究,距今一百余年,历经时局变换及历次破旧行为,至今主体建筑外围墙及各种石质构件基本残存;如今庄园已淹埋在荒草丛中,主体建筑也毁坏严重,但从那破烂不堪的房屋构件和依然决然矗立在杂草中的石围墙、栓马石、镇邪塔、夫妇墓园等建筑物上看,仍难掩饰昔日的辉煌和权势。尤其一提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元甫夫妇墓园,也是一座建筑精美、艺术精湛、内涵精深的清末名人古建筑群,其墓葬整体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清末名人墓葬中的佼佼者。唐元甫,字仁廉,浑号“唐癞子”,湖南东安县人,少年从军,参加过抗英战役,后随彭玉麟镇压太平军。同治年间平捻军及西部农民起义,还率部抗法,战功卓著,升任广东水师提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唐元甫请命要求亲率二十营兵力赴辽东抗日;光绪20年,西太后诏加唐元甫为兵部尚书。
湘军奇才、曾国藩、席宝田幕僚--叶兆兰庄园群,位于东安县端桥铺镇凉水井村,现仅剩一座老屋,窗雕都已不见,大部分建筑已经消失,只有依稀可见的围墙基脚,可以想象其宏大。 叶兆兰,原名叶元桐,字介塘,曾长期作为席宝田、曾国藩的幕僚到处行走,历任保定知府、安庆知府等,席宝田率军镇压黔东苗民起义,启用他综理营务处,他参加攻克荆竹园、香炉山、轿顶山诸坚寨之役,被加布政使衔;苗民起义被镇压以后,曾国藩再督两江,委任他总理湖南督销淮盐局。其诗文书画亦非同平凡。由于席宝田在镇压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族起义军的过程中,大肆杀戮,受到贵州舆论的强烈谴责。因此,在班师回湘后,席宝田称病归乡。他在东安县兴修文庙,主修县志,置办学田,增加县生名额。他还与抗法名将王德榜一道,出资修建蘋洲书院,为永州境内第一所现代中等学校。由于湘军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队伍,在文化大革命自然是“破四旧”对象,不仅后来子孙受到牵连,甚至连古宅也未能幸免,损毁严重。
二、何绍彩“仁字营”领衔何氏家族
何绍彩(1829-1892),字星庭,学子文,清道州(今湖南道县)东门村人,书法家何绍基堂弟。清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提督军门,任湖北宜昌总镇,锡利勇巴图鲁名号。统领湖南仁字营--永州湘军三营之一全军,统领湖北新训马步全军。办理山海关边防事务,分统霆字马步全军。办理闽省海防事务,统领恪清亲军锐营,统领浙江楚军寅字等军营,兼统楚军右营,钦定二等军功。
何绍彩官至提督(从一品),诰授建威将军(正一品),是道州本土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武官。他一生在军中度过,山海关防俄、马尾防法,收服海寇金守龙,跟随曾国藩、胡林翼南征北战,抵御外寇,立下赫赫战功。1892年,殁于上海行营,光绪帝御赐祭文,葬于东门岣嵝岭。恩荫一子赏五品荫生,着礼部带领引见,宜附史官从祀。
何绍彩全家三代共出五至一品武将13名,全村跟随他出征的共有将军13名,一品武官、一品诰命夫人9人,二品至七品武官(含诰封)31人。
三、石焕章“疑勇营”领衔石氏家族
石焕章(1815—1879),字麟祥,号玉清,家名天瑞,湖南宁远人,晚清湘军将领。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和苗族起义。官至花翎三品衔补用道,赠荣禄大夫。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占领全州,永州危急,石焕章奉命回乡招募乡勇1000人,组成“疑勇营”开赴永州守城。致使太平军无法攻克永州,绕道北上进军长沙,于是石家洞湘军在湖南崛起。
咸丰四年(1854),将组建的疑勇营改为鸟勇,布防石家洞,先破义军于小茗洞和柏万城,又于宁远灌斩杀太平军1000余人。于是继则协同王鑫镇压萧元发义军。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率太平军入宁远,石焕章于石家洞设计用滚木、石块打死方银林部700余人。从此石家洞湘军威震永州。
同治二年(1863),又为席宝田往赣皖镇压太平军。同治六年(1867),协助席宝田往贵州镇压苗族起义。
石焕章“疑勇营”和之后的“鸟勇营”,共招募乡勇两次,分别是咸丰二年(1852年),永州危急招募1000余人。咸丰九年(1859),太平军入宁远招募800余人,总共为宁远带出1800人。石焕章兵团有的就地团防,有的从征万里,最远打到中日甲午战争。
根据清光绪元年的《宁远县志》记载,为国捐躯的湘军将士达600多人,其中石姓37人壮烈牺牲。因军功获官的石氏族人21人,合计石家洞湘军记载58人。但是县志只修到1876年,本身县志有遗漏人名的缺失,加之以后的时代还有许多人的名字没有完善。根据宁远《石氏宗谱》、《石氏各种文献资料》上记载预计石焕章为石家洞带出的近100人打太平天国。
湘军集团,前前后后有三四十万人次的进出,转战十余省,影响之广,是湖南从来没有过。于是湖湘文化在最广大的层面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国家、天下、道义等等这些过去只有少数士人关心的话题,开始出现在野老村夫的嘴边;相应地,原先的独自意识被提升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向来的功业追求被提升为忧国忧民救世拯时的忧患情怀,天生的使气轻生的血性被提升到为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祖传的霸蛮任事态度被提升为顽强果毅的坚执定力。这里明显地有着一个方向的转移,即由个人转向群体,由私利转向公义,由小村落转向大世界。
经过这次提升后的湖湘文化,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从此,心系天下、敢为人先、忧国忧民、勇于牺牲、顽强果决、定力坚执等等,便成为百余年来湖湘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永州籍三大家族营在湘军中举足轻重,也在永州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迹,虽然我们不去评价湘军的是非功过,但它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这点不容忽视,无论是政府体制、军队建设、人才培养、社会走向、思维模式的转变都有突出的贡献,湘军留下的古建筑也是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也是永州古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永州湘军文化整合起来,加以系统化,自然就成了古城永州一张很好的旅游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