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筒仓大豆储存要点

相对小麦、玉米等品种,大豆的保管难度较大。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第七储粮生态区,深粮层、大产量的浅圆仓、立筒仓,大豆安全保管更加困难。

图:中国储粮生态区域规划分

大豆储藏的基本特性

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占60%以上。种皮较薄,孔隙度较大,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等亲水胶体,具有很强的吸湿和解吸能力。

在相对湿度较高(90%以上)的环境中,大豆的吸湿能力比小麦和玉米都强。通常认为大豆的安全水分为12.5%,当水分含量大于14%~15%时,豆粒则会变软,继而出现霉变等现象,使储藏品质劣变,出油率大幅下降。

大豆不耐高温,在较高的温度下,其主要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脂肪的氧化分解、蛋白质变性等。大豆的后熟期较长,生理代谢旺盛,会释放出较多的水分和热量,易出现“出汗”和“乱温”的现象。大豆籽粒表面光滑,散落性较大,种皮组织较坚硬,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和蜡质,又有特殊的豆腥味,抗虫蚀能力较强。

进口大豆的主要特点

来粮温度普遍较高,进口大豆主要产自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大豆收获后,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和气温的不断变化,加上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船舱内粮堆微气流循环,粮堆表层易形成结露,导致大豆的水分积聚增加,给微生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发热霉变、粮温升高。

大豆发热的主要类型和成因

1

整仓发热

大豆入仓前(船舱内)已经发热,入仓后平均粮温超过30℃甚至更高,最高粮温可达40℃,出现大范围或整仓发热。主要原因是进口大豆装船时基础粮温高,入库前要在海上运输长达30d,舱内储存环境差,受外界温湿度影响较大。因此,大豆在船舱内呼吸加剧、菌群活动旺盛,出现发热、霉变和结块等异常,船舱内发热高温可达45℃~50℃。

2

粮堆表层发热

大豆在仓内储存,随着气温的上升,仓温逐步升高并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大豆粮堆表层发热。较高的仓温也将与粮堆内部形成明显温差,从而发生湿热扩散、水分转移、微生物生长导致粮堆表层发热。

3

中心柱状杂质区发热

筒式仓中心单点落料的作业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明显的自动分级。大豆入仓后,粮堆中心形成直径约4m从上至下的圆柱状杂质聚集区,局部杂质、破碎籽粒、粉尘含量超过30%。杂质区带菌量大,呼吸旺盛,微生物发展迅速,造成湿热聚集,极易发生发热、霉变等异常。杂质区孔隙度小,通透性差,一旦发热整个杂质区将很快发生板结,从而进一步降低粮堆通透性,通风降温效果不断变差,谷冷、通风等技术基本无法起到作用。整仓通风过程中,经常可见杂质区不仅无法降温,反而越通风越热,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储粮安全。

大豆安全储存的主要措施

强化基础管理和粮温监控

大豆与小麦、玉米等品种,进口粮与国产粮在仓储管理上没有原则区别。按照仓储管理相关要求,及时规范做好粮堆整理,账卡牌簿建立,粮情检查,日常防护等大豆保管的基础工作。

同时,需要牢记发热是大豆储藏中最常见的征兆,突出大豆储藏的特殊性。储藏期间,除了按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外,要特别加强粮温监控与分析,提高大豆粮情的监控级别,丰富检测手段,加密检测频率,加大分析深度。

高浓度磷化氢熏蒸预防大豆发热

由于磷化铝的吸水性和磷化氢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性,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熏蒸的办法,防虫和抑制发热收效良好。如果大豆水分或粮温比较高,度夏期间可采取高浓度磷化氢熏蒸,抑制霉菌生长,预防大豆发热。

实践表明,高浓度磷化氢熏蒸在一般情况下对大豆具有预防和延缓发热的作用,但不能“治疗”发热。采取高浓度磷化氢熏蒸保管大豆预防发热,需要注意:

一是确保实施高浓度磷化氢熏蒸前无发热现象,粮情稳定;

二是磷化氢浓度需维持在有效浓度以上,提前做好补药准备,视浓度衰减适时补药;

三是应保持足够的密闭熏蒸时间。度夏期间可视需要散气检查粮情,对粮情做到心中有数,但应尽快重新熏蒸。

通风降(均)温提高储藏稳定性

进口大豆的质量以采购合同的约定为标准,其入库质量和来粮时机,承储企业基本无法控制,来粮水分高、杂质大、粮温高等情况时有出现。而温度是影响大豆安全储藏的重要因素。承储企业所能做的更多是降低基础粮温,提高大豆储藏稳定性,以保证大豆的储存安全。在大豆入仓后或秋冬季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适时通风降温,防止储粮隐患,确保安全储藏和顺利度夏。大豆通风降温主要包括机械通风、谷冷通风和单多管局部通风。

空调控温实现准低温储藏

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大豆极易出现吸湿生霉、浸油赤变,如何控制仓温,尽量降低粮温是大豆安全储藏的关键控制点,而低温储藏无疑是大豆安全度夏的最有效途径,夏季实现低温储藏主要通过冬季蓄冷、夏季控温得以实现,控温储藏是大豆安全储藏的基础工艺,主要通过安装空调制冷控温系统,控制仓温和表层粮温,减少粮堆“热皮”,增大“冷芯”体积。控制仓温也将对大豆虫害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

氮气气调储粮防治虫害

大豆虽然抗虫蚀能力较强,不易受害虫侵蚀,但因储藏环境变化也会有虫害发生。为害大豆的主要是蛾类(幼虫),必要时需采取虫害防治措施。气调储粮作为一项绿色储粮技术,已在国内外进行商业应用,随着非深冷制氮技术的发展和储粮充氮工艺的优化,氮气气调储粮成本不断降低,氮气气调被公认为经济成本低、效果好的害虫控制方法。目前,氮气气调已成为大豆安全储存害虫防治的一项主要措施。

图:变压吸附制氮设备

防分级装置减缓自动分级

要从根源上解决或缓解自动分级给储粮安全带来的严重影响,只能通过增加投入,配套相应的防分级装置。2019年中储粮集团公司修定实施的《中央事权油脂油料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筒仓必须安装大豆布料器,房式仓要多点卸料并安排专人清理积聚杂质,最大限度减轻自动分级。

强化有限空间管理防范缺氧风险

有效防范大豆仓缺氧窒息风险,必须要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要求。201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第59号令明确“粮仓”属于“有限空间”。大豆保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颁布的《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和原国家粮食局2016年颁布的《粮库安全生产守则》,防范大豆仓缺氧窒息。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分级审批制度,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确保大豆仓内空间氧气浓度高于19.5%,磷化氢浓度低于每立方米0.2mL方能进仓,否则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建立人员进出仓点名登记制度,落实仓外监护和应急预案。

原文来自:《粮食储藏》2020(3) 施国伟 庄泽敏 向征 张景 南方地区筒仓大豆安全储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