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81年11月6日,诗集《 九叶集》出版
最早的《九叶集》是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丁芒和陈咏华为责任编辑。这本书早在1999年世纪之末,就被中国文学界专家学者选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中,成为诗歌的经典。
《九叶集》中的九位诗人都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写出了比较成熟的作品的著名诗人。他们作品的风格虽然相近,但又由于经历和性格的因素而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穆旦在反映现实上有深厚凝重而自觉的特点;杜运燮则以活泼的想象和机智的风趣见长;杜运燮(xiè)的诗的风格并不限于表面的激情,他更多的诗是像冷静的智者一样,观察万物,用隽永的语言,用机智和活泼的想象来写。
唐祈早年去过甘肃青海一带,善于描写边远地区游牧人民的风俗习惯和苦难生活;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杭约赫是诗人兼美术家,善于以不同的语言风格处理社会生活图景,诗歌有画面感;辛笛有多年的旅居海外的经历,诗歌有印象派的风格;郑敏受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的熏陶;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形象和画面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诗人翻译家陈敬容的风格是高速度的以外景触发内感,势头快而猛,诗歌粗犷有力;而诗人唐湜(shí)的诗意象新颖,音乐婉转,有一种清气扑人的感觉;袁可嘉的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较多,也有我国古代诗歌的韵味,他还以写诗歌评论见长,这本《九叶集》的序言就是他写的。
“九叶”诗星唐祈教授
《九叶集》是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忠实记录。九位作者作为有爱国心和正义感、追求民主自由的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解放前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斗中,坚持人民的立场,拿起笔来写出了一批忧时伤世、揭发时弊、歌颂民主革命的作品,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艺术上,结合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优良传统,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某些手法,探索着自己的道路,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有自己特色的一章。当时由于战争环境的限制,这些作品虽在报刊上发表过(如《诗创造》、《中国新诗》、《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大公报《星期文艺》、上海文汇报《笔会》和天津益世报《文艺周刊》等),多数也都出过单行本,但接触到的读者终究不多。
袁可嘉
建国三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作品始终没有机会与广大读者见面。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创作基本上被看作一片空白。他们认为诗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这个现实生活既包括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也包括生活在具体现实中人们的种种思想感情,它的范围是极为广阔,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诗人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的描绘,而要通过个人情感和人民情感的统一写出时代的精神和本质;在诗歌艺术上,他们认为要注重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要探索新的表现手段,要重视艺术感染力,而且要有各自的个性。他们认真学习我国民族诗歌和新诗的优秀传统,也注意借鉴现代欧美诗歌的手法。但他们既不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复活,也不是西方现代派的翻版。他们从历史上作出过贡献的新月派、现代派的技巧上受到过一些启发,但他们注意反映广泛的现实生活,不囿于个人小天地,没有颓废倾向;同样,他们在手法上也吸收了一些西方现代派的因素,但他们作为热爱祖国的中国知识分子,并没有现代西方文艺家常有的那种唯美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虚无主义情调。
他们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从战乱中感知人民的希求,重视诗人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体验;他们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实性、象征性与哲理性的结合,探索诗歌表达的“戏剧性”(主要指诗歌的情思展开以及语言表现都要有矛盾张力,而不是直抒胸臆),让诗歌更深入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生活的复杂性。文学史通常认为“九叶诗派”的艺术探求很有价值,拥有一批艺术水准较高的诗人诗作,对新诗的表达方式以及诗学观念都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