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拍马屁第一人(五千年的点滴)
要光看史书记载的大禹登上帝位的过程,那么禹和舜基本上是一样的。舜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禹,没有给自己儿子商均。禹也一样,舜一死,他又把位子先给了商均,但是大伙再一次用脚投票,都往禹这儿跑,于是禹正式当上了帝王,也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拍马屁的也横空出世。
这个人叫做皋陶,是大禹时代的重臣。
说到大禹,您头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治水。顺便说一句,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共通性,就跟前面说的火一样,中外的神话传说都有人类获得火的故事。同样的,中外也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中国是大禹治水,西方就是诺亚方舟。这样的传说表现的是先民们面对大自然所感到的渺小,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能为力,希望得到神明的拯救。中国的传说体现的是一种人定胜天的豪情,西方体现的是一种面对大自然的敬畏。说实话,这个说不上谁好谁坏,各擅胜场。东方的传说让人有战天斗地的进取精神,但是人定胜天说的太多了,难免会对大自然造成无情的破坏;西方敬畏大自然,主动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精神并不强,所以要说农业还得说中国人,不过西方由此而造成商业意识强,这又是中国人达不到的。
这个皋陶恰恰并没有参与大禹治水的工程,大禹治水的两个助手是伯益和后稷,这二位一个是禹后来定的接班人,但是被禹的儿子启干掉了,启从其开始了“家天下”的模式。另一个是周朝的祖先。
皋陶做什么呢?皋陶一出场,《史记》就说他“作士以理民”,就是说他做的是治理民政的工作,主抓内政。先没说他这个工作做得怎么样,后面紧跟着就记载了他和伯益在禹的带领下跟舜聊天。他先谈了自己理政的思路。舜让禹也说两句。禹一开始说我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努力工作。皋陶马上来了一句:“您是怎么努力工作的啊?”这架子搭的,让禹可以舒舒服服地接着表自己的功劳,辛苦地治水,不追求个人享受,艰苦奋斗,勤勤恳恳,夙兴夜寐,宵衣旰食。这些说完了,皋陶马上来了一句:“然,此而美也。”意思就是:“您说的太对了,真是高风亮节啊。”您看看,这马屁拍的多是时候,话跟得多快?
皋陶的马屁不是随时拍的,总说就不新鲜了,他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说。为什么这会儿说,因为他知道禹现在要给自己抬点儿,他后面开始教育舜了,“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就是说:“我说,我的王啊,你坐在这个位子上,一定要小心谨慎,守好你的职责,用自己的德行为天下做出表率,按照上天的意思做事。”
您看这对儿君臣,真有点现在我们开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思。但是舜可是没有过这么跟尧说话的时候。《史记》虽然是史书,但是文学性很强,会进行一些人物性格的塑造。禹和舜就不一样,禹比较咄咄逼人,强势人物。舜觉得禹能力很强,而且舜这个人比较能容人,也就承认了禹说的,告诉禹,我需要有你在我身边帮助我治理政事。这要一般人,怎么着也得谦虚一下。禹没有,直接实受了,接着说自己怎么怎么出色。总的来说就是禹步步紧逼,舜不断退让。皋陶明白今天禹要在舜面前立棍儿,所以才帮这个腔。拍马屁拍到点儿上,这个很重要,是拍马屁第一要诀。
拍马屁的第二个法门是,不光嘴里说的跟得上,实际行动也要跟领导保持一致。后面记载皋陶的行动,“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那意思就是皋陶让老百姓都要服从禹的领导,您注意,那会儿舜还在位,皋陶不说舜,直接把禹放在前面,有点儿只知道有安禄山,不知道有皇上的意思,绝对的以禹为中心,行动上跟得很紧。他看得出来,舜几乎是肯定得把位子传给禹,所以他抱定了禹的大腿。而且说了,如果老百姓不听话,不按照禹的方针去做,就直接动用国家暴力机关,抓人判刑。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到国家暴力机关的使用,可见当时的社会形态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开始逐渐强调权力了。
果然,禹上来之后,皋陶被任命为百官之首,原文是“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跟着禹治水立下汗马功劳的伯益和后稷反而要往后排。当然,伯益是禹定的接班人,但是最后没能接班成功,被启夺了位子。不过伯益之所以能当上接班人,那是因为皋陶死了,皋陶才是禹真正看重的手下,他赢得了禹的青睐。要是皋陶不死,也就没有伯益什么事儿了。您看,从那会儿就是会拍马屁的厉害。
皋陶死了以后,大禹“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许”,就是把皋陶的儿子分封在英、六这些地方,还有在许的。各位,这几个名称都是后来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名称,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英国、六国和许国的国君都是皋陶的后代。英国和六国在安徽北部,后来被楚国灭了。不过也有说周武王分封才有的许国,这个今天就不讨论了,许国的结局也是被楚国所灭。
不过您也别轻看这位中国拍马屁第一人,他也不是个无能之辈。看他在舜和禹面前说的治国方略,还有挺有思路的。这个我不再复制粘贴了,您有空翻翻《史记·夏本纪》说的比较详细,我要说的就是,拍马屁的第三个要诀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光会拍马屁,如果那样,稍微明白点儿的都不会用你。必须还要让自己具备可用性,有能力的基础上再能够察言观色,既赢得上峰的信任,又得到上峰的欢心,这样的人有前途。
上古时期差不多就说这么多,下一段咱们该聊聊夏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