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中寻教训

中医书友会第2406期

I导读:小编先为作者勇于分享失败经验点个赞,“记此,以反思过错,以鞭策未来”——共勉!

从失败中寻教训

作者/张书亚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我们提前结束了实习。在家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偶尔翻到那几个病例,内心仍不是滋味。

实习转科到肿瘤科时,幸得郭老师信任,委命我为患者四诊开方。我十分感激与兴奋,终于可以在此大展身手。然而,终究还是尚未临床,单靠纸上谈兵的功力,面对各种情况显得手足无措,心无定法。有迷茫,有失落,有激动,有愧疚。未入医世,已逢败局。记此,以反思过错,以鞭策未来。

一:肺癌患者,50来岁,面色萎黄,两眼凹陷。手术后胸腔积液。

刻诊症见:胸胁部疼痛,喘,呼吸不畅,心悸心慌,汗出如洗,口渴,大便稀溏。四肢冰凉,覆被恶热,掀被恶寒。两手脉微细稍数。(舌苔记不太清了)

首次见到这么危重的病人,我很是紧张、慌乱。症状比较多,一步一步来。脉微细、四肢冰凉、汗出如洗,少阴证;大便稀溏,太阴证;喘、心悸心慌,口渴,饮证。

故辨证为:太阴少阴合病夹饮。处方苓桂术甘汤合四逆汤,三剂。

患者服完两剂后大便逐渐成形,不稀了。而其他症状没有改善。我看心悸、心慌,汗出,口渴,四肢冰凉,而且病人喘的厉害,就辨为肾阳虚,肾不纳气。嘱患者除喝汤剂外配合金匮肾气丸(同仁堂)冲服蛤蚧散。

汤药服完三剂后,大便变得干硬难解。老师说可能用吗啡导致的,患者喘痛的难受,只能用镇痛剂缓解,而吗啡副作用就是导致大便干结。患者服用金匮肾气丸一周,未见好转,遂自停用。

患者喘、压气、心慌、心悸的厉害,汗出如洗,覆被恶热,掀被恶寒,脉微细。我更换思路辨为脱证,遂以茯苓四逆汤回阳,加大量山茱萸固脱:

附子15g,干姜10g,甘草10g,人参10g,茯苓30g,山茱萸60g。两剂。

患者见到药物,拒服人参,谓曾服用人参心慌、心悸加重,煮药去掉了人参。患者服药两剂未见改善。我没了信心,深感无能为力,就此未给方药。患者两周后离世。

思过:

①患者汗出如洗,确如脱证,肺卫功能受伤极重,没了保护层对寒热很敏感,在固脱敛汗时不可忽视固表,此时最易外感。(本例虽无外感却不容忽视,肺系疾病患者肺卫功能低下,最易外感,一旦外感最危险。)

②汗出而心慌、心悸,虽像桂枝甘草汤证,但其阴液耗伤严重,亦为生脉饮证,这两方证须以明辨,或可合方,不可偏执其一,误了阴阳。

③患者一诊后大便干硬,吗啡副作用是一方面,我考虑患者本处于亡阳津脱的境地,津液损失过多,口渴不只是饮证导致,也是津伤的体现。饮证和津伤同现,在温阳化饮的同时需顾及津液。

④在回阳固脱时,运用张锡纯山茱萸固脱的经验,没能收效,颇为疑虑。看到其他医家运用此药的成功案例,我也在寻找着处方的纰漏。看到张志远先生的医话有些启发:“附子属一匹野马,服后有时产生不良反应,同山茱萸、五味子组方,往往获得避免,但二药给予太多,能妨碍附子发挥强心回阳作用,也要了解矫枉毁正的现象。”附子用量不足,患者未用人参,亦是遗憾,配合生脉饮或许能增强缓解心悸,固脱的作用。

⑤在辨证准确的时候,切记不可动摇信心,不可两天一小方,三天一大方。身体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明确守方重要性,不然就会自乱阵脚。

二:男性患者,四十多岁,脐尿管恶性肿瘤,行切除术后化疗。

刻诊:患者化疗过程中腰痛,腹痛,呕吐严重,不欲饮食,反酸,口苦,右胁部叩击痛,大便干,两三天未解,腹部按压较紧张,脉弦滑有力,舌苔厚腻、稍黄。

适逢周末,患者准备回家休息两天,老师让我开三剂中药带回家喝。我辨为大柴胡汤证,处方:柴胡30g,黄芩12g,半夏20g,枳实15g,白芍15g,大黄10g,败酱草30g,生姜5片,大枣5枚。三剂。

患者服完药来,说在家两天没再呕吐,食量增加,大便好点。但是第二天晚上突然反酸、心烧得厉害。患者来继续化疗,于是我把药稍调了下:柴胡40g,黄芩15g,半夏30g,枳实15g,白芍15g,大黄10g,败酱草30g,海螵蛸15g,生姜5片,大枣5枚。

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再次呕吐严重,不欲饮食,服中药后未见改善。患者不信任了,未再处方。

思过:

这个病人的证突出明显,比较典型的大柴胡汤证,由于化疗和中药并行,中药未敌化疗副作用之力,使症状未能改善,不了了之。

①在手术后,身体调理期间,我相信用中药还是比较合适的。一定情况下运用中药可以缓解化疗的副作用,但在中药对证的时候参杂化疗,却会事倍功半,反而影响疗效。

②对于反酸,有很多专药比如蒲公英、败酱草、海螵蛸、瓦楞子等等。有些适合入汤,有些适合入散剂。像乌贝散(海螵蛸、贝母)这样入汤剂效果不太好,入散剂,服下随即缓解。

三:85岁老太太,体型瘦小,以咳嗽为主诉,医院诊为肺部感染。

刻诊:咳嗽,不欲饮食,干呕,口苦,右胁下叩击疼痛。舌红有瘀斑、苔黄稍干,脉弦细虚数。患者自诉有胆汁反流,一直有口苦;凝血机制不好,所以身上血管清晰,有瘀血块。

辨为少阳夹瘀,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处方:柴胡24g,黄芩12g,半夏15g,党参15g,干姜10g, 五味子6g,炙甘草15g,桂枝15g,白芍15g,茯苓20g,桃仁5g,丹皮12g。三剂。

服两剂后,咳嗽减轻,仍然恶心欲呕,不欲饮食。腹诊腹部柔软,揉按有气水声,大便一天三次,便溏量少。舌红苔黄略干,脉弦细虚数。

调方为:柴胡40g,黄芩15g,半夏30g,党参15g,炙甘草15g,桂枝15g,茯苓30g,五味子15g,焦白术20g,生姜5片,大枣5g。三剂。

腹内振水声,合苓桂术甘汤;见舌苔较干,津液不足去干姜,加五味子生津止咳;加姜枣开胃。因自认辨证准确,急功近利的心态,想快速止住呕吐,量开的大。

患者服两剂仍咳嗽,不欲饮食,呕吐,第二天晚上头晕,四肢无力,心慌,出汗。至此四天没怎么吃饭,精神不振,脉弦细虚数无力。腹诊小腹膨隆,叩诊鼓音,问之小便量少而黄。中药停服,给予稳心颗粒,生脉饮,心慌汗出逐渐缓解。我未再给处方,后在医院治疗下一个月后出院。

思过:

①患者年老体弱,看病必先看护脾胃,一诊不宜合用桂枝茯苓丸。虽有瘀血证,但主要治疗咳嗽和脾胃,服用活血药反而耗气,且不益脾胃。或许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理脾胃为好。

②二诊时,我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由于看了大量一剂知二剂已的奇效医案,对病情,疗程判断失误,只想重剂起沉疴,忽视了患者的身体状况。这是极不成熟,毫无临床经验的体现。患者脾胃虚弱,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剂量,而且脾胃重在养,万不可急功近利!

③处方用药当谨察病机,特别是在刚入医门,没有经验的时候,不可仅凭一证妄定处方。万不可主观臆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④在遇到方证相合而服之无效的情况下,既不可一味固执,偏服此方药;也不可妄自菲薄,丧失信心。应当静心细查,思考患者哪一症状没注意到?处方有什么纰漏?在确定辨证无误时,嘱继续服药,并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⑤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失败而气馁,不能自乱阵脚。

我满怀愧疚的记录下这些病例,一次次提醒着自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臆断耽搁了患者的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