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金瓶梅》中的歇后语
朱星先生在《<金瓶梅>考证》中指出“善用方言,成语,谚语,歇后语……这也是其他小说所不及的。”确实,仅就歇后语的运用来看,《金瓶梅》的特色也是明显的。
首先是数量多。全书所用歇后语五十多条,这在其他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金瓶梅》摆脱小说取材传统窠白,撷取现实社会中市井人物、家庭日常琐事为题材,开“人情小说”的先河。这样的内容和取材要求它大量使用各种民间口语,当然也包括歇后语。
宋元话本乃至后来《水浒传》等章回小说,虽也杂以民间口语,然并非文人所制。《金瓶梅》的作者可以说是将大量包括歇后语在内的民间语加工运用到小说中去的第一个文人。这就有助于《金瓶梅》语言的多样化,使之具有独特的风格。
万历本
更为重要的是,《金瓶梅》从人物性格出发,在运用歇后语塑造艺术形象上取得一定成绩。《金瓶梅》中许多人物都说歇后语,但张三属张三,李四归李四,很有个性。
例如,潘金莲用猫吓死了李瓶儿的娇子,李瓶儿每日悲痛欲绝,潘金莲“见孩子没了,每日抖擞精神,百般称快,指着丫头骂道:'贼淫妇,我只说你日头常响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你班鸠跌了弹——也嘴答谷了,春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王婆子卖了磨——推不的了,老鸨子死了粉头——还没指望了’。”(六十一回)一连串歇后语,像连珠炮似地发射出来,
有力地刻划出了潘金莲的尖嘴利齿、泼辣狠毒的性格。而应伯爵的歇后语则是诙谐自画像式的,很符合帮闲的身份。
在西门庆家筵席上,应伯爵抢吃抢喝,并且说:“你若心疼,再拿两碟子来,我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哂。”(三十六回)你看,他自比“媒人婆”,何等自轻自贱。他插科打诨,以歇后语手段取悦主子西门庆——这是说话动机。因自己饕餮,索兴以戏谑态度发人一笑,借以解嘲——这是客观效果。这样运用歇后语,不能不说是巧妙有力的。
再如三十六回写潘金莲向孟玉楼讲述自己怎样同西门庆、李瓶儿斗争,末了,说“'你不知道,不要让了他,如今年世,只怕睁着眼的金刚,不怕闭着眼儿的佛,老婆汉子,你若放些松儿与他,王兵马的皂隶——便当你不声响的!’玉楼戏道:'六丫头,你是属面筋的——倒且具有靳道。’说着,两个笑了。”
这段话不仅生动细腻地传达出潘金莲含嗔转喜,孟玉楼嬉笑打趣的声口,更精彩的是通过两个歇后语,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出来了:一个好胜、跋扈、骄横,煽动性话语里蕴涵一丝爽快;另一个则较温和、诙谐。
鲁迅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潘、孟对白正是如此,通过有效地运用歇后语,鲜明地区别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
《<金瓶梅>语言研究文集》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后收录于《<金瓶梅研究>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论丛》(3),1984,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