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南流 / 作者:胡杨枫渊

黄河南流

作者:胡杨枫渊

1

《东方红》歌出陕北佳县,谓为“红歌”源头。

一条蜿蜒曲直的大河在陕西省府谷县城郊的西头拐了一个大弯,一路欢歌向南流去!大河的名字叫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乘车行驶大约170多公里新修的沿黄公路,到达陕北佳县的城底,爬一道3公里的陡峭山道就进入了山城里,再往北行驶约3.5公里处,有一个叫佳芦镇张家庄的小村庄。

张家庄村里有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坐北朝南一线四孔窑洞,东边两孔是石砌的窑面,西边两孔是原始的破旧土窑洞。大门朝南而开,从正中将6孔倒座石窑平均分隔开来,正对面的那一线四孔窑洞里依然完整地保存着主人当年看过的书籍,用过的书桌、煤油灯、三弦、水瓮、掘头和石制储粮仓等。院内的西头有一副保存完好的石碾。一出大门的西侧还有一盘尚能使用的石磨。几株高大葱翠的槐树从院墙外把树枝伸进了院子里,好像荫护着一些什么。整个院落还是挺干净、挺整洁的,似乎经常有人前来打扫。

颂歌《东方红》就出自这个小小的昔日土窑洞的主人之手——农民歌手李有源。

据媒体介绍,李有源出身贫寒,自幼读不起书,13岁时曾在外婆村庄的冬书房里学习了《百家姓》和《三字经》。后来,李有源利用去县城挑大粪的机会,到县立高等小学主动给学校烧水、扫院、筛炉灰,取得了旁听学习的照顾机会。在课间休息的短暂时间里,由他演唱的陕北民歌和唱秧歌,深得老师们的喜爱。

采用陕北民歌《骑白马》的曲调,1942年冬李有源唱出了最初的颂歌《东方红》。从此,《东方红》歌出陕北,传遍神州,影响了整个世界!

歌曲《东方红》表达了陕北穷苦人民对伟大领袖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当时,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移民去延安,这支歌便从佳县、米脂县、绥德县一路唱到了延安。

1944年,延安鲁艺秧歌队在陕北各地慰问演出,到达佳县乌龙铺(今佳县乌镇)后,刘炽、王大化、张平、贺敬之、王岗等人住进了骡马店里,和移民模范李有源、李增正叔侄二人不期而遇。他们坐在大炕上闲聊,刘炽整理出了李有源为宣传移民而编写的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儿咳吆,他是人民大救星……”到1965年10月,鲁艺宣传队到达东北后将一路修改的民歌《东方红》搬上了舞台,成为大型歌舞剧的开幕曲。据记载,序曲场面之宏大,气势之磅礴,不愧为歌颂一代伟人的伟大颂歌。

1952年,李有源参加了陕西省文艺创作代表会,获得了奖旗、奖章和奖金等奖励,被誉为“人民歌手”。

后来,为了体现陕北民歌的地方特色,《东方红》又把歌词的第三段改写成:“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达儿哪达儿亮,哪达儿有了共产党,哪达儿人民得解放。”

改写后的《东方红》又在沈阳举行了首场演出。由刘炽指挥的大合唱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08年9月16日,李有源故居被授予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是农忙时节的晌午时分,我与同行的马语老师没有惊扰正在午休中的张家庄村民。我们走出李有源故居的大门外,我给马语老师在石磨前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以作纪念。步行了一条30多米长的砖铺下坡路后,来到了我们停车的大路上,驱车离开了这个陕北最最普通的农家小院。

2

由陕北佳县城南向下行走3公里坡路,下到山底再向南行走两公里沿黄公路,就到达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佳县白云山道观”的山脚下了。从这里出发,在沿黄公路上一直向南行驶约40公里,就到达闻名中外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唱作者李思命的出生地了——佳县螅镇荷叶坪村。

李思命生于农历1891年9月10日,逝于1963年7月。因家贫无地,弟兄四人皆以搬船谋生。李思命不但长期从事黄河水运,常年奔波于包头至潼关的黄河惊涛骇浪之中,而且性格豪放、才思敏捷,又有一副好嗓子,在搬船途中能够自编自唱许多歌曲,是当地出色的民间艺人,也是唱秧歌、搬水船的高手,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1920年,在村里的春节闹秧歌中,李思命扮演了一位老艄公,与同伴张士铭共同表演演《扳水船》。他以老船工与陈姑娘对歌的形式,唱出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和《搬船难》,观众纷纷叫好。此曲一出即大受欢迎,并很快在黄河两岸流传开来。

1942年,经延安鲁艺音乐家李绍华记录整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歌曲发表在《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很快流行于陕北和晋西北各地。解放后,更是多次入选陕北和全国民歌专集,传遍国内外。

李思命不但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更有崇高的道德操守。1963年农历七月,72岁高龄的李思命去山西丛罗峪赶集,过河回家途中,因所乘渡船超载而沉没。危机关头,李思命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年迈之躯奋力抢救落水群众,终因水急浪大、体力不支而溺水身亡。这位在黄河的大风大浪里驰骋了一辈子的优秀船工、著名民歌手,最终因救人溺水而荣归他魂牵梦绕的中华母亲河——黄河。

作为一首劳动号子,《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以其质朴的民歌语言、粗犷的原生态声调和高亢浪漫的男子汉激情,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度热爱,以及对自我的无比自豪。这首歌又名《黄河船夫曲》。因其简练而深沉的旋律,朴素而饱含历史沧桑的词句,成为黄河音乐文化的代表性曲目。

原曲共两段:

(一)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二)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又是一道慢坡,汽车的轮胎使劲儿地扣着水泥坡道盘旋而上,随着沟底里房屋的渐渐缩小,我们终于把车开到了荷叶坪村的北山顶上。站在长满枣树的石崖畔上极目远眺,被陕北黄土高原的大石山和山西吕梁山脉的大石山夹持下的黄河大峡谷,黄河水仿佛一条舞动的黄色巨龙,蜿蜒着向南疾驰而去!

在沿黄公路螅镇荷叶坪村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雕刻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九个猩红的大字是由陕西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先生亲手书写的。字体一如天上而来的黄河之水,气势雄浑遒劲!

3

从《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佳县螅镇荷叶坪村口出来,沿着黄河公路向西南行进大约二十多公里后到达榆林市吴堡县城。穿过黄河岸边的县城石板街道,由北向西再行驶七十多公里沿黄公路,到达了清涧县高家洼村的山顶上。

夕阳西沉,山塬迷蒙。向东远眺,晋西北的群山环抱在苍茫的黛色中。我的脑海里呈现出一代伟人笔下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可惜此时是仲夏。

从高家洼山塬下来,向北行进三十多公里,才能到达袁家沟村。在路上,马语老师问我:“如果不走公路直接爬山肯定会近得多吧?”我回答他说:“毛泽东军事集团应该就是这样行走的吧!”只是那时候这里还没有盘山公路,估计连一条像样的羊肠小道都没有吧?!毛泽东军事集团的将士们就近爬到了山顶上,为了东渡黄河去侦察敌情、勘察地形,其艰险程度非常人所能克服!

袁家沟沟深山高、群山环抱,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横卧在村子的正中,把村子分隔成南北走向的两条沟渠。传说有风水先生说过,这是一架龙山。在两沟离沟口不远相对应的地方,各流出一股清泉,这就是传说中龙的两个眼睛。全村人都饮用这两股泉水。两条小溪一年四季从不干枯,村民们都亲切地叫它“常流水”。

“袁家沟,沟对沟,两条小溪当沟流,四百人口住两头。”当地村民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描述袁家沟村的村貌。白姓家族的人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叫做前沟和后沟的地方。东、西两条沟里的小溪顺势而流,流进了无定河里,最终汇入滔滔的大河——黄河。

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大气磅礴、脍炙人口,这首词的填写地就是陕北袁家沟村——白治民旧居的土窑洞里。

村里的老支书白炳池给我们介绍,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农历正月十三),毛泽东翻山越岭,从川口过无定河,行程三十多公里,于下午到达袁家沟村。随后红军东征总部约一百多人也紧接着到达了这里,前后共有红军三百多人住进了袁家沟村。毛泽东住在袁家沟村白治民家的五孔土窑洞里。同行的红军领导人还有周恩来等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以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伟大的《东征宣言》也是在袁家沟村拟写的。

二月二十日晚,红军抗日先锋队在高家洼塬下的辛关渡口强渡黄河成功。二十三日早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先后乘坐木船在辛关渡口渡过黄河,踏上了东去抗日的征程。

毛泽东等红军将士前后在袁家沟共住了十八天。到达的当晚,天下大雪。第二天一早,毛泽东等冒着严寒、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毗邻黄河的高家洼塬上察看地形,站在白雪皑皑的黄土高原上,一代伟人极目远眺,晋西北茫茫的高原上同样是一片白雪皑皑。处在那样的情境下,作为诗人的毛泽东怎能不诗兴大发?回到袁家沟的窑洞里,毛泽东当晚填写了这首著名的《泌园春·雪》词。填词时所用的小方桌今天还完好地安放在他居住过的那间窑洞的土炕上。

就在毛泽东填写《泌园春·雪》的陕北袁家沟村里,后来共走出四位中国共产党的省委书记。他们是白如冰,一九一二年生,曾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一九一六年生,曾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白治民,一九一八年生,曾任福建省委书记;白恩培,一九四六年生,曾任云南省委书记,他也是一名在任上被拉下马的贪腐高官。在这个偏远的陕北小山村,还走出了八位副省级干部,二十八位地师级干部和一百多位县处级干部。可谓中国“官员第一村”。

夜幕下,白炳池老支书用他那浓重的陕北清涧方言对我们说:“袁家沟村能出人才的主要原因:一是全村人都‘闹红’;二是毛主席东征带走了一大批革命青年,象白如冰、白栋材、白治民等都是在那一次走出去的;三是留下来的人继续闹革命;四是村里从清朝起就没有停办过私塾,有文化的人,走出去了就会有发展。”

在我们与白炳池老支书握手告别之际,我给打火机给他点燃了一支“过滤嘴”香烟。刹那间,在火光的映照下,佩戴在老支书左胸上的那枚中国共产党党徽犹如一颗耀眼的星星,在寂静的陕北山沟里闪闪发亮!

4

路遥,原名王卫国,陕西省清涧县石嘴驿镇人,生于1949年12月3日,病逝于1992年11月17日,享年43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路遥7岁时被送到延川县的大伯家做继子。曾在延川县中学学习,1969年回到郭家沟村务农。在务农的这段时间里,路遥当过一年的农村小学教师。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过。1970年中期以后,路遥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主要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故事。

1980年,路遥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人生》是他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年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农村的土地上又离开土地,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构成故事构架。讲述了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生艰难选择的悲剧。

1986年以后,路遥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的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不久,英年早逝。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都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中。

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先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着“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因此,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无法承受的生命沉重去感受生活。他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在创作进入低谷时,都是一个人独自回到陕北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无闻的,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清高的一群。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的历史性进程的主流,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路遥如是说。

下午两点多,我们告别文安驿古驿站川道边一个叫做国家沟的小山村——路遥的故居。我的心中起伏不平——深切怀念这位用生命去热爱生活、热爱黄土地、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写作的中国当代作家。

路遥是永远的,因为永远的《人生》、因为永远的!

5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据媒体报道,这里是延安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0户347人,其中在村常住人口42户110人,有党员22人(其中男20人、女2人,平均年龄41岁)。有耕地面积2112亩,其中1532亩山坡地已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水田面积580亩,人均根底面积1.6亩。有“三位一体”的沼气池50座。

195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发出 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千万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伟大号召,奔赴广阔的农村天地,以他们的青春谱写下坚定的信仰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壮歌。据史料记载,2.6万余名北京知青壮怀激烈、群情激昂地奔赴延安去插队!

(2016年6月12日初稿,2018年5月30日再改。)

作者简介:胡杨枫渊,本名武俊祥,男,汉族,七零后,军校大学文化,现转业为一名公安民警,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作家班高级研修班学员。先后在省(部)级和地(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近20万字。有多篇(首)散文和现代诗被收录进不同文集出版。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擅长朗诵或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稿酬规定:主推当日读者打赏金额全部的六成作为稿酬,四成留作平台运作;5元及以下不再发放。无打赏则无稿费。请作者主动联系主编领取稿酬。具体规定参加本刊《征稿启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