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专栏】中师——我一生的骄傲 / 作者:张丽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讨论|留守儿童问题
永远忘不了家里收到中师录取通知书的场景:当时我去区里的老姑家串门,家里的大姑和哥哥拿着中师录取通知书兴奋地抱在了一起,眼含热泪地大喊着“考上了!考上了!小丽考上了!”慢慢的家里人越来越多,都来贺喜,堪比农村办喜事了。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这个情景,但每次想到这件事,我都激动不已,看来我能考上中师,这是众望所归,也是我最好的出路,从此我就有了“铁饭碗”这道光环的人了,中师生是我永远的标签和荣耀。
中师三年是我永生难忘的镀金年华,也是最美好的回忆。
师范学校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让我一个未见过大世面的农村孩子很快适应了大城市的快节奏的生活。浓郁的学习气氛培养了我爱读书、善写作的爱好,也夯实了一位小学教师的基本功。和军训的教官抱头痛哭分别的场面,让我知道了有一种情感叫生死离别。和室友吃喝拉撒在一起生活、学习的三年时光,建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友谊。
三年的中师生活如一杯美酒,只要回忆就会让你荡气回肠。每一天点点滴滴的花絮更让人永生难忘,刻苦铭心。
伴儿
刚到一个新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学校,不免心中都有些胆怯。所以同学们一般都会找个性格相投的伴儿来为自己壮胆,结伴同行,出双入对的感觉超好。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用多长时间,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出最理想的“伴侣”。多数都是同性,但是一些前卫的也找到了异性的伴儿,那就为自己的中师生活多添了几分色彩斑斓。
我不仅胆小的出名,最致命的是不敢过马路。因为家里的小路上根本没有几辆车,这大城市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的,所以我不仅需要一个伴儿,还需要一个贴身保镖。三年我的收获是最大的,我不仅有伴儿的朝夕相伴,还有伴儿的历练,让我每天都有进步。
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区县,每年各个地方考上中师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一定会轰动一时,家喻户晓。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总有老生去认老乡。即便原来不熟悉,只要是一个地方的,那就是老乡了,看到老乡那就是格外的亲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之感。
我在村里成绩优异是远近闻名的,自然慕名而来的老乡好多。有一个是我上届的学姐,她只听说过我的名字,不认识我,也来和我相认。那种场面虽有些被动,但有一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这位老乡姐姐还带我这个找不着家的人回了一次家,我知道了回家的路线,让我感动并感激了好久。没想到后来我们还成了同事,无话不谈的闺蜜。这就是师范学校淳朴的校风滋养的浓浓的学生情吧。后来还有两个上届的大哥哥牌的老乡来找我,他们都是校学生会的成员,“有什么事来找我”这句话温暖了我三年,让我感到了被人关照的荣幸。
爱是需要传递的,后来我也去我的下一届认了老乡,也护送她第一次回家,能给人带去帮助自己仿佛也变得高大了许多。
美味早餐
每天食堂的早餐固定的是烧饼和粥,吃来吃去都厌倦了。后来家里条件好的同学,每星期回家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咸菜、肉酱、香肠等,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点缀着我们平淡的生活。我们听说过一个苹果的故事,但是我们寝室每天都上演一根香肠的故事,早上7妹洗漱完毕,很有仪式感的给大家一人一段香肠,我们用勺子把它切碎放在粥里,那真是美味佳肴,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中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令人骄傲的。如今的我们已经扎根于各个学校,成为了灵魂的工程师。虽然我们没有进入大学校门的荣耀,但是我们早早的走入工作岗位,有了自己恬淡的精神家园。虽然我们永远成不了月薪多少万的白领丽人,但是我们有稳定又丰盈的精神世界。
芳华已去,容颜易老,但是我们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和纯洁的心灵。
中师生在平凡的世界里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这将是最为光荣的事业,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476800
(【免费资料】领取方式见下文)
推荐几篇90年代的中师生写的故事:
转载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微信ID:yf476800
作者简介
张丽,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幸福小学 .1999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在农村乡中心校任教三年,后来以全区第一的成绩考入城市一所二类学校任教。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民权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
收稿邮箱:
zhongshisheng2018@163.com
稿酬说明:
请联系微信(Yf131125)领取。具体参见本刊《征稿启事》
本期编辑:茶言闲语
回复索取码图例,见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