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头开小卖部的四川女人
文:刘旭
图:来自网络
我的老家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在村东头有一家小卖部。小卖部只是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但经过一番整修,变成了粉色的墙,灰色的瓦,别有一番景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子里有一个小煤窑,所以也有很多外地打工的人。我们村子里的第一个小卖部,是一个四川人开得。老板娘大概四十多岁,高而瘦、高颧骨、薄嘴唇,有点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豆腐西施”。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学老板娘说话,一见老板娘我们故意憋着气尖着嗓门说,你要爪子(你要干嘛),搞锤子(没戏了),莫得啥子(不存在)……老板娘听了并不嗔怒,笑了说,瓜娃子!
在哄笑中我们跑了,老板娘也笑了。那时候我就想,老板娘要不是脸上擦着厚厚的一笑就好像要掉渣渣的粉和嘴唇上常常抹着血淋淋的口红,其实笑起来很好看,并且还是个大美人。
小卖部卖一些烟酒糖茶、火柴卫生纸等一些生活日用品。小时候我到小卖部,大部分是给父亲买烟酒,父亲一般抽我们本地产得没有过滤嘴的“延安牌”香烟,一包三毛九分钱。有时候也抽“金丝猴”香烟,一包也是几角钱,不过那时候外地的烟很少。
父亲爱喝酒,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两口。三天两头的让我到小卖部给他打酒,父亲是不喝瓶装酒的,瓶装酒比较贵。那时候的一瓶柳林春或者红高粱就要三四元钱。只有在家里来客人了,父亲才会破例买瓶装酒招待人。
父亲经常喝散酒,小卖部的地上放着一口缸,里面装着酒。每次我拿着父亲装酒的葫芦去买酒,老板娘在高高的柜台后面接了葫芦,拿起瓢从缸里舀了酒给葫芦里灌酒时,我都不忘记对老板娘说,灌满了,俺爸常说酒不够数。
老板娘毫无顾忌的哈哈笑了,然后又往葫芦里灌进一点酒。把葫芦递给我的时候不忘记在我的额头上用一根细长的指头戳我一下说,这个瓜娃子。
有时候老板娘会送我一两颗糖果,那也是我经常给父亲买东西的动力。那时候一角钱十个糖果,我就想不通那时候的糖果为什么那么甜呢?含一颗糖果在嘴里,甜滋滋的,一直舔到心里,好多年了我再没有吃过小时候那么甜的糖果。
每逢下雨天或者寒冬腊月农闲的时候是小卖部最热闹的时候,不大的小卖部里挤满了人。有玩扑克牌的;有喝酒的;有看热闹的;吵吵闹闹的要把小卖部的房顶都要吵翻了,这也是小卖部老板娘最活跃的时候。
她一会儿看别人玩扑克牌,一会儿看别人喝酒。在我的记忆中老板娘最喜欢嗑瓜子,她磕瓜子很特别。扔一颗瓜子在嘴里,“嘎嘣”一声脆响,舌尖儿一挑,瓜子皮就吐了出来。
来小卖部的都是些老男人,老板娘浪声浪语在一群男人中穿梭。有的男人就偷偷地在老板娘的屁股上摸一把,胸部抓一下。老板娘并不嗔怒,只是一巴掌打在摸她的人的手上,骂一声,把臭爪子拿开,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老板娘的男人矮而黑,不爱说话,用老板娘的话说,一锥子也扎不出一个屁来。老板娘和别人打情骂俏的时候,老板娘的男人看见了只会嘿嘿的憨笑。老板娘的男人爱喝酒,他们喝酒的时候喜欢划拳,老板娘的男人划拳的时候常常输。
老板娘有时候看不过眼,一把推开男人说,看你那瓜娃子,看老娘的。她袖子一撸,亲自上阵和那帮男人划拳,六六顺啊!五魁首啊……声音叫的比谁的都高。
老板娘虽是一个女人,但是有着男人的豪爽和大度。那时候村子里的每个家庭都普遍穷,有时候买个块儿八毛钱的东西也要赊账。老板娘从来不催促着要钱,只不过时间长了老板娘会一个人嘟囔着,某某龟儿子,拿了东西快一年还不给老娘钱。
村子里有一个老光棍好吃懒做,经常到老板娘那赊酒喝,时间长了老板娘会向老光棍要账。老光棍嬉皮笑脸的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要不俺陪你睡觉把账顶了吧?老板娘听了会顺手拿起身边的东西向老光棍砸去,笑骂一声,你是梦中娶媳妇净想美事!有时候身边实在没有东西砸老光棍,甚至会脱下脚上的一只鞋砸老光棍。
老光棍涎着脸皮嘿嘿笑着躲开了,老板娘看老光棍走远了又叫住老光棍,有时候让老光棍给她缸里挑水;有时候让老光棍给她地里干活。老光棍听了嘴里哼着一些乱七八糟的荤歌,屁颠屁颠的给老板娘干活去了。老板娘只好无奈的笑了。
老光棍在老板娘那儿跑得多了,村子里就传出了一些绯闻,说老光棍和老板娘他们两个有一腿。俗话说:三人成虎。这事越传越玄,村子里的人是说得有眉有眼,好像有人亲眼看见一样。刚开始老板娘的男人对传言并不相信,可在他耳边说的人多了就半信半疑了。
有一次有人又在老板娘的男人耳边开玩笑说她的女人和老光棍有一腿时,老板娘的男人黑了一张脸跑回去按住老板娘就打。那一架打得可惨,老板娘的男人脱了一只鞋左一下右一下的用鞋抽老板娘的嘴巴。老板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盏,她的男人打死打活不求饶,她把他的男人的脸上也抓出几道血印子。
后来老板娘的男人逼得老板娘让承认她和那个老光棍有关系,老板娘没办法就说他的男人你让老娘承认,老娘现在就和那个老光棍过日子去。老板娘也是个狠人,立马收拾东西就要和老光棍一块住去。老板娘的男人一下子蒙了,反而抱了头蹲在地上像牛一样呜呜的嚎叫起来。
在众人的劝说下,一场闹剧最后不了了之。不过经过那件事后,老板娘的笑声少了,好多时候一个人默默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村子里的那个小卖部也少了热闹,少了欢笑。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小卖部已经几天没有开门了,老板娘也不见了踪影。再后来人们发现村子里的那个老光棍也不见了踪影,人们就猜测难不成老板娘真的和老光棍私奔了?没有人知道真相。没有了老板娘的小卖部,老板娘的男人就把小卖部转让给村子里的另一家人,他也离开了我们村子。
小卖部还在一天天的开着,只不过冷清了好多,人们到小卖部买东西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没有人愿意在小卖部多停留一会儿。
多年以后,在锣鼓喧天中村子里的路通了,人们告别了祖祖辈辈走的黄土路,变成了平坦宽展的油漆马路。人们买东西很少到小卖部了,大部分到小镇上的超市里去买。小镇的东西便宜还东西全,要什么有什么。
终于有一天小卖部关门了,村子里的那个小卖部成了好多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