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誓死不降被杀,乾隆亲自下旨表彰,墓地显得很沧凉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自缢于煤山,身边仅忠心的太监王承恩一人跟随。两个月后,本家兄弟,福王朱由崧被人拥立于南京,是为弘光帝。弘光帝在位仅仅八个月,1645年被俘,1646年被清廷杀害于北京。

在八个月里,他做了一次重大决定,以左懋第为正使,前往北京与清廷谈判。

看到了弘光帝悲惨结局的人们,往往放马后炮,说当时此去,想要联虏平寇,乃是没有远见,自取其辱。实际上,这有些苛责古人了。李自成的闯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无奈自杀。清军入关之后,替崇祯皇帝发丧。这就是当时的现实。对朱由崧等人来说,农民军于自己有灭国之恨,而清军又与农民军为敌,敌人的敌人就可能是朋友。因此,北上联清,共同杀贼,是很正常的选择。何况,马士英、史可法等重臣,都力主和议,希望能自山东一带分界而治,再不济,也要划江而治。

(左懋第被杀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赫连菀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问题在于,清朝有和议的想法吗?

清廷虽然接受了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北使团前去的要求,实际做做样子而已。因为他们此时不知江南虚实,并无必胜把握,聊一聊也好。

然而,左懋第等人到了之后,清廷完全不给面子。

首先护送的兵马被赶了回去;只允许百余人的使团进京。

其二不让使团将国书直接送交新即位的顺治皇帝,而是由礼部派人去接收,这等于是说南方来人,乃是进贡。

其三,弘光朝廷写给吴三桂等降将的书信,被他们弃之敝履,完全不当一回事。

(乾隆上谕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赫连菀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四,不准他们祭祀祖宗陵寝,不准他们拜奠崇祯皇帝梓宫。还嘲笑他们,“我朝已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甚么,祭甚么,葬甚么?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

其五,宣布南京大臣的三大罪状,不救先帝,擅立皇帝,各镇拥兵虐民。

其六,骂完之后,把朱由崧送来的十万两白银、几千两黄金,还有几千匹绸缎悉数笑纳,既得里子又得面子。

左懋第自然是据理力争,却无济于事。寻找失踪的崇祯太子朱慈烺等人的任务,压根没机会完成。

更可怕的是,副使陈洪范,早就被清廷招募,成了间谍。当多尔衮放诸人南返,陈洪范上书要求扣留左懋第、马绍愉,自己回南京帮清朝搞分化。

结果,左懋第等已走出了百余公里被抓回,洪承畴以及他堂兄左懋泰等前来劝降,都被他骂了回去。唯求一死。

第二年,他求仁得仁,被清廷杀害。继弘光朝廷而起的隆武帝,追封他为兵部尚书。

一百三十年后,乾隆皇帝下诏赐谥左懋第“忠贞”。而当年为清朝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洪承畴等人,则被扔进了《贰臣传》。

(左懋第墓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赫连菀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疾风知草劲,板荡识臣忠。古来谄媚变节之人,或能得一时之利,终会遗臭万年。而那些忠言进谏者,或许被杀身死,或许被斥江湖,却得后人景仰。

左懋第殉国之后,归葬家乡山东莱阳,后人将他与其父其子葬于一处,现在是烟台重点保护文物。去年,一个叫“赫连菀玉”网友,前去祭奠,拍下一些照片,墓里墓外,荒草凄凄,更添苍凉之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