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26篇:中考试题分析类的论文如何写?

2020年第126篇:中考试题分析类的论文如何写?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考过后,我第一时间买回来了一本《202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汇编45套》,准备边做题边研究,顺便整理心得写成论文。实际上,今年浙江省中考结束之后,我也打印了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题,在做题的同时也进行研究。但是一旦写试题分析方面的文章,总是感觉捉襟见肘,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来是关于考试评价的理论知识过少,二来是对中考试题缺少系统的研究。不过我阅读了江苏省溧水中学诸定国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20年第9期上的论文《中考语文在场情境的创设及教学启示——以2020年浙江中考试卷为例》之后,忽然有所感悟,原来中考试题分析类的论文还能这样构思!

首先,作者并没有对浙江省中考试卷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而是选择了一个观察角度,即在场情境,这本身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我们对“情境”这个概念并不陌生;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在场”这个概念并不熟悉。当论文有了一条脉络或一个支撑点后,整篇文章就像是有了灵魂和生命。什么是在场情境呢?作者的理解是,“在场”就是学习者参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建构,学习者是情境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说白了,就是考生在考场上参加考试,他(她)所面对或置身的情境,不仅仅是严肃的考试环境,而且还要融入到试卷考题所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学生也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个答卷者,而是一个真实情境的参与者和创建者。这样的观察视角,能够发现试题命制过程中的“奥妙”,能够发现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联,无疑是有新意的。

其次,在场情境应该如何具体分析和落实呢?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指向,那就是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了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个维度。在试题分析时,就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不过如果是我,可能只会选择某些题目,来对应这三种情境。这种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可能会导致试题分析的素材不够,写出来的论文可能会比较单薄。作者的做法是,将三种情境和具体的认知维度挂钩,或者说是将三种情境纳入到一定的认知框架中,分析不同情境在认知层次上的特点。例如个人体验情境,突出的是阅读与鉴赏的评价,因为阅读和鉴赏带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社会生活情境,突出的是表达与交流的评价,因为社会生活情境本身就指向了语言交际;学科认知情境,突出的是梳理与探究的评价,因为对于学科的认知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的梳理以及对语文问题进行探究上。2017年的高中语文课标还提到“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也是作者将三种情境与三种语文学习活动对应起来的依据所在。那么问题是,难道个人情境创设中不包含表达与交流的成分?学科认知情境没有突出阅读与鉴赏的成分?我想这三种情境和三种活动之间也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作者这样处理,只是为了突出某种情境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于是,在这种对应关系的框架下,作者围绕“文学类文本阅读”,对个人体验情境进行了解说;围绕“基础知识”“阅读部分”“写作部分”也就是试卷的所有板块,对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了解说;围绕“综合性题目”对学科认知情境进行了解说,而学科认知的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梳理能力和探究能力。经过这样的梳理与分析,“2020年浙江省中考试卷”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更不再是分散的知识点与能力点考查,自然也不是一道一道的题目,而是有了一个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网状结构。甚至,知识点、能力点背后的命题理念的内容也逐渐凸显出来了。

再次,作者对2020年中考试卷中在场情境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如果我写类似的论文,可能在进行试题分析之后,会直接过渡到复习备考建议或教学建议的内容。这篇论文对我的启发在于,在对试题中的情境进行分析之后,还要对情境的特点进行归纳提炼,以揭示情境创设的特点及本质。这也是能够凸显作者理论功底的内容。经过作者的分析,在场情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多元,二是复杂,三是融合。多元,指的是情境的类别很多,当然,这种类别不仅仅是刚才提及的三种情境,还包括“宏观情境”和“微观情境”等分类。复杂,主要是认知与思维层面的综合性,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需要借助高阶思维、综合分析才能实现。融合,主要是刚才提及的三种情境之间的交融。例如杭州市小作文的写作任务是针对某校的规定发表看法,大作文是给学校负责社团的张老师写封信,这些内容包含的情境就很难具体区分是个人体验情境还是社会生活情境,融合性才是这类题目中情境的特点。

最后,作者又从三种情境的对应关系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但如果作者按照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三个维度提出教学建议,未免痕迹过重。作者的处理还是可圈可点的。四条教学启示分别是:优化学科认知情境;联系社会与个人生活情境;注重文化浸润,构建在场真实任务。所谓“优化学科认知情境”,指的就是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仅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科知识和能力,而要注重个人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向学科认知情境的转化。或者说,这三种情境中,学科认知情境是内核,另外两种是外围。教师将课堂提问变为“情境任务”,就是优化认知情境的一种形式。所谓“联系社会和个人生活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向学生传递某种语文知识点或答题模式,而是要将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将知识、能力与学生的个人生活以及所处的社会结合起来。这些内容,自然也贯彻了“构建真实的情境任务”的指向。至于“注重文化浸润”,这一点我暂未从逻辑上理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