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法门寺(下)——西行散记(47)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从佛光大道到老法门寺要走过一段壁画路,道路一侧是各种商店,另一侧围墙上是长长的壁画,讲述了法门寺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法门寺的前世今生。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先因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建宝塔,因塔而建寺,初名“阿育王寺”,唐武德元年(618年),始称法门寺。宋代法门寺再度辉煌,恢复到最大规模,成为佛教圣地。明清以后,几次大地震导致寺毁塔崩,终毁于晚清。1987年重修法门寺,重建砖塔,重启地宫,佛祖真身舍利得以重见天日。
法门寺保持前塔后殿的格局,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这是中国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进入山门后第一进院落是前殿,真身宝塔就在这前殿之后。前殿西侧廊中,有法门寺的相关历史介绍及地宫开启经过等展板。
前 殿
真身宝塔
钟鼓楼
大雄宝殿
般若堂
来到第二进院落,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的“真身宝塔”矗立在中央,宝塔几经易改,由唐的四层楼阁式木塔到明朝的十三层砖塔,现如今是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筑而成。
地宫按唐朝状况复原。整个地宫用汉白玉和石灰石板构筑而成,内壁和石门上布满雕刻,设置了环绕唐地宫的环形地下室,并设有佛龛。佛指舍利在地宫中央供奉。参观者从宝塔西侧进,东侧出。地宫内不允许拍照,此照系网上下载。
网上下载照
真身宝塔后、道路两侧分别伫立着鼓楼和钟楼。大雄宝殿位于宝塔后,处于同一中轴线上,殿前的一副对联很有禅意:“法非法非非法舍非非法,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
大雄宝殿后面为般若堂,它是法门寺的藏经楼,不对游客开放,环境幽静为佛门弟子清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