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拾珍丨赵之谦刻“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刊头题字:辛尘
第
6
期
赵之谦刻“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印文: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作者:赵之谦(1829-1884)
时间:1862年
尺寸:3.6x3.6x6.5cm
边款:悲盦居士辛酉以后,万念具灰,不敢求死者,尚冀走京师,依日月之光,尽犬马之用,不幸穷且老,亦愈乎偷息贼中,负国辱亲,刻此两言,以明其志,少陵可作,未必恶予僭也。同治元年闰八月十日记。
△赵之谦画像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春,三十三岁的落魄书生赵之谦辞别绍兴的妻女,前往温州讨生活。前一年,太平军入杭州,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缪梓壮烈战死,原在缪梓幕府中的赵之谦一下子失去依靠,不得不回到家乡,重新调整人生的方向。只是怎么都没想到,这次和妻女的告别竟然成永诀:同治元年壬戌(1862),身在福州的赵之谦从久违的家书中得知妻子及两个女儿已先后病逝于绍兴,自此,他仅剩一女,“家破人亡,乃号悲盫”,一段孤苦的人生刚刚开始。
同治元年壬戌应该是赵之谦一生中最为刻骨铭心的时间节点,此时三十四岁的他,除了中了乡试成了举人,实在一无所有。万念俱灰是难免的,但显然他还不准备放弃,他的心中还有太多挂念——这份挂念夹杂着世俗的功名和自我的艺术,都等待着他去完成。这年闰八月,他用杜甫《自京赴奉先永怀五百字》中句刻的“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朱文印,正是这种“不忍”心态的真实反应,在边款中,他将这份不甘心的心迹表达得更加明显。
达人解析
赵之谦的印章是印从书出的典范,他继承邓石如的印学思想,又在邓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是他与吴让之最大的不同。相比较而言,吴让之对于邓石如,更多的是继承,吴让之延续了邓石如的印风,并对邓石如的印风加以格式化,使其更加单纯、规范。明清流派印的形成有赖于吴让之这类的善于继承的篆刻家,使得某一类印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倾向和技法体系。而赵之谦则是属于善学又善变的艺术家,在书法上,他没有简单地复制邓石如的艺术面貌,而是借鉴邓石如以隶书笔法写篆书的思路,独创性地将魏碑笔法融入篆书,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这个角度,赵之谦要比吴让之更胜一筹,故而,在其对吴让之的评价里说“让之于印宗邓氏,而归于汉人,年力久,手指皆实,谨守师法,不敢逾越,于印为能品。”在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赵之谦将吴让之的印定为“能品”,可见是略带鄙夷的态度的。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一印,共十字,分作四行,这四行的字数,作二/四/四/二排布,第一行和第四行均为两字,为了使得文字足以支撑相对较大空间,这四字在结构上进行上下拉伸。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赵之谦的这种文字拉伸,其目的并不同于王福庵等典型圆朱文篆刻家“均匀排布”的审美指向,赵之谦的审美思想在于制造疏密,制造节奏。以“生逢”二字为例,“生”字上方U形线条纵向拉伸,但是开口较小,左右没有撑满字格,让三个竖式笔画紧凑,形成组,这就有意思!而这三个竖式线条形成的组又与第四行“永”字下方的三个竖式的线条形成呼应,可见作者的处处用心。“逢”字重心上挪,下半部分留出极大的空间,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也。上半部分笔画极密,又与“生”字形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字组关系,互相关联。这仅仅是一个局部的分析,算是抛砖引玉,这方印还有不少巧妙之处,读者朋友也可以再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找找,说说你对这方印的理解,可以把你的看法写在评论区哦。
陈维,1988年生于景德镇,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